山西临县方言的声调
(2014-01-19 11:46:20)
标签:
山西临县方言声调罗常培李荣朱晓农 |
分类: 山西方言 |
汉语是有声调的一种语言。在目前一般的结论是:
世界上大约有7000种语言,声调语言占大多数。。。。绝大部分汉藏语、苗瑶语、壮侗语中都有声调,中部非洲的语言也都有,还有美洲印第安语。....西方语言中没有声调,非洲、美洲语言中的声调是所谓“高低平调型”,而不是东亚语言中的“升降仄调型”。
而作为记录汉语的汉字,罗常培先生在《普通汉语学纲要》里说“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系的音节文字。”也就是说一般一个汉字大都代表一个音节。它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
严格地说一个汉字与另一个汉字是否同音,声调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所以李荣先生在《方言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中就强调:“语言是音义的结合,研究语言首先要区别同音不同音。汉字有声韵调,同音字是指声韵调完全相同的字。”
那么声调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声调是能区别词汇意义的音调。”如:临县方言里“钉子”音[ti1
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是四个:1,阴平;2,阳平;3,上声;4,去声。古代的入声字按照一定的规律散入这四个声调了,而临县方言则基本保持了古代入声字,按照一定的规律,分为:5,阴入声;6,阳入声。
声调的种类与其实际的读音即调值在各种方言里是不同的。现在一般的调值描写采用的是上世纪30年代赵元任先生创立的五度制标调法。这是一种基于听感、描写个人相对音高的标调法,即把说话人的音高分为五级,最高的[5]度,最低[1]度。
声调 |
阴平 |
阳平 |
上声 |
去声 |
阴入 |
阳入 |
|
调标 |
1 |
2 |
3 |
4 |
5 |
6 |
|
例字 |
中医初春 |
文人穷寒 |
老马野草 |
四季大树 |
八节热烈 |
学习食物 |
|
临县 |
224 |
44 |
312 |
53 |
44 |
24 |
|
太原 |
11 |
—— |
53 |
45 |
2 |
54 |
|
北京 |
55 |
35 |
214 |
51 |
-—— |
—— |
|
郑州 |
24 |
42 |
54 |
312 |
—— |
—— |
|
南阳 |
24 |
42 |
55 |
312 |
—— |
—— |
|
西安 |
21 |
24 |
53 |
55 |
—— |
—— |
|
济南 |
213 |
42 |
55 |
21 |
—— |
—— |
|
武汉 |
55 |
213 |
42 |
35 |
—— |
—— |
|
成都 |
44 |
21 |
53 |
13 |
—— |
—— |
|
合肥 |
212 |
55 |
24 |
53 |
4 |
—— |
|
扬州 |
21 |
34 |
42 |
55 |
4 |
—— |
|
苏州 |
44 |
24 |
52 |
412 |
4 |
23 |
|
梅县 |
44 |
11 |
31 |
52 |
1 |
5 |
|
长沙 |
33 |
13 |
41 |
45 |
24 |
—— |
|
沈阳 |
44 |
35 |
32 |
214 |
51 |
—— |
—— |
兰州 |
55 |
53 |
35 |
214 |
—— |
—— |
从上表的对比可以看出:
从以上列表可以看出北方各地方言的调类大致与普通话一样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而山西临县与吴语苏州方言、客家话梅县方言一样,是六个调类。与山西太原不一样,太原没有“阳平”。粤语、闽语调类较多,此略。
各地方言调值可谓五花八门,几乎没有一套是一样的。各种方言不同的调值也是决定方言之间的可懂度的因素之一。
朱晓农教授的一句话是一定要记得的:
“对于声调这栋大厦,我们才刚一条腿迈进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