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语辞汇释 卷四》摘记(1)
(2013-11-26 20:03:29)
标签:
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文化 |
分类: 古典文学 |
《诗词曲语辞汇释
【与】(一)
与,犹如也,比也,共也。韦应物《郡内闲居》诗:“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与一作如,言身虽为郡使,心则如庐山之缁流也。陈傅良《怀同舍石天民》诗:“君貌今何如?孰与我老苍。”张咏《寄郝太冲》诗:“心静易求长世法,气狂难与少年时。”言难比少年时也。韩玉《临江仙》词:“月是银釭溪是镜,云霓与作衣裳。”言比作衣裳也。上句两是字,亦是比字义。晏几道《蝶恋花》词:“一曲啼鸟心绪乱,红颜暗与流年换。”言共流年俱换也。
【与】(二)
与,犹向也,对也。白居易《听水部吴员外新诗》诗:“明朝说与诗人道,水部如今不姓何。”与一作向,与即向也。《全唐诗》京兆女字《题与元明珠亭》诗:“回首池塘更无语,手弹珠泪与春风。”与春风,犹言向春风也。陈师道《登快哉亭》诗:“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犹言城对清江曲也。陈与义《雨中再赋海山楼》诗:“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与山开,犹云向山开也。此从杜甫《奉侍严大夫》诗:“一生襟抱向谁开。”脱胎而来,彼曰向,此曰与,与犹向也。
【与】(三)
与,犹为(去声)也,给也。杜甫《杜鹃行》诗:“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与一作为,与即为也。又《兵车行》诗:“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言为之裹头也。秦系《山中赠张正则》诗:“流水闲过院,春风与闭门。”言春风推送,代为人闭门也。按李涉《竹里》诗:“自有春风为扫门。”句法相同,彼作为,此作与,与犹为也。
【与】
与,犹对付也;发落也。….而最著名者则为漫与一辞。漫与云者,言即景即事漫然对付也。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诗:“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后人多乐沿用之。….
【有】(一)
有,犹在也。涵芬楼本《博望烧屯》剧一:“刘末见道童科,云:道童!你师傅菴中有麽?道童云:俺师傅正在菴中盹睡哩!”菴中有麽,犹云在菴中麽。问者曰有,荅者曰在,有即在也。《五候宴》剧四:“李嗣源云:我唤他从珂,他不应,我如今唤他那旧名王阿三。李从珂做应科,云:阿妈!你孩儿有。”阿妈即父亲。(今满族,父亲称阿妈)又剧三:“老身当初,也有個孩儿来,自小里与了个官人去了。如今有呵,也有这般大小年纪也。”白居易《吟元郎中白发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诗:“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有元家,在元家也。
【坐】(一)
坐,犹自也。《文选》,鲍明远《芜城赋》:“孤蓬自振,惊沙坐飞。”(李)善注:“无故而飞曰坐。”无故而飞,犹云自然飞也,坐亦自也。辛弃疾《浣溪沙》词:“侬是钦崎可笑人,不妨开口笑时频,有人一笑坐生春。”坐生春,犹云自生春也。
【坐】(四)
坐,犹聊也,且也。王维《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清溪忽值人。”坐看云云,言且看桃花,不管路远也。
【坐】(九)
坐,犹因也;为也。古诗《陌上桑》:“。。。。归来相怨怒,徒坐观罗敷。”言亡魂失魄,大家只为看美人罗孚而已。杜牧《山行》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言为爱看红叶而停车也。…元好问《夜雨》诗:“无钱正坐诗作崇,识字重为世所仇。”
【坐来】(一)
坐来,犹云本来或自然也。王安石《和宋大博服除还朝简诸朋旧》诗:“谈论坐来能慰我,篇章传出也惊人。”此犹云本来能慰我也。…吕滨老《好事近》词:“丽华百媚坐来生,仙韵动群目。”
【坐断】
坐断,犹云占住或把住也。《宋百家诗存》,饶节《赠灵岩德云庵主》诗:“借问师庵在何处,巍巍坐断妙高峰。”辛弃疾《南乡子》词:“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中】
中,犹堪也;合也;行也。王建《隐者居》诗:“何物中长食?胡麻慢火熬。”中,一作堪,中犹堪也。罗隐《寄程尊师》诗:“未知朽败凡间骨,中授先生指教无?”中,有合也。《小孙屠》戏文:“净:这谁的是谁?旦:是丈夫。净:怎中?旦:不妨,醉也。”怎中,犹云怎行。
【不中】
不中,犹云不堪也;不合也;不行也;不好也。王建《春去曲》:“老夫不比少年儿,不中数与春离别。”词不堪义。又《荆南赠别李肇》诗:“美人停玉指,离瑟不中闻。”亦不堪义,犹云不中听也。杨万里《白菊》诗:“霜后黄花顿不中,独余白菊斗霜浓。”亦不行义。《蓝采和》剧二:“这言语也不中使,这言语也不中听。”不中使与不中用同;不中听亦常语。《李逵负荆》剧一:“王林云:是哪三不留?正末云:蚕老不中留,人老不中留,呆老子,女大不中留。”不中留,不合留也。《后庭花》剧一:“搽旦云:你则依着我不妨事。正末云:大嫂也!中也不中,我则依着你。”此犹云行与不行。
【分】(二)
分,甘服之辞,读去声。元稹《酬白乐天见忆》诗:“与君皆直憨,须分老泥沙。”言应当老于草野也。白居易《元和十三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诗:“不分气从歌里发,无明心向酒中生。”不分气,犹云不服气也。(不平之气也。)杨万里《夜泊平望終夜不寐》诗:“船中新熟睡难成,听尽渔舟掠水声;不分两窗窗外月,如何不为别人明?”不分,犹云不满或不平。意言不寐之时,嫌恶月色不照别而独照我,使我益难成睡也。《还牢末》剧楔子:“见一个年纪小的打年纪老的,我心中不忿。”牛峤《杨柳枝》词:“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此为不服气或妒忌义。
【道】(一)
道,犹得也。白居易《和高仆射》诗:“鞍马闹装光满路,何人信道是书生。”信道,信得也。吴融《华清宫》词:“绿树碧廉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知道,知得也。郭应祥《鹊桥仙》词:“休言夜半悄无人,那喜鹊也须知道。”《宋百家诗存》,王琮cong《旅兴》诗:“觉道近年全俗了,略无一语及梅花。”觉道,觉得也。《张协状元》戏文:“听道:卖花声到桥西,奇葩争巧。”听道,听得也。杜甫《秋兴》诗:“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道】(二)
道,犹是也。白居易《览卢子蒙旧诗多与微之唱和因题卷后》诗:“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多道,多是也。又《南湖早春》诗:“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不道,不是也。陈三聘《满江红》词:“天豈无情,天若道有情也老。”若道,若是也。….《虎头牌》剧一:“你这个关节儿,常好(畅好,正好)道来的疾。”
【道】(三)
道,犹到也。辛弃疾《昭君怨》词:“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衫都瘦。说道梦阳台,几曾来?”涵芬楼四卷本《稼轩词》作说道,其他各本《稼轩词》均作说到。《小孙屠》戏文:“谁信道得中途,蓦忽娘倾弃。”道得中途,即到得中途也。《合汗衫》剧四:“可怜我每日家思念你千万遭,惦题着有十余遍。”掂题,犹云惦念。
【道】(五)
道,犹知也;觉也。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寂寞江天云雾里,何人道有少微星。”道有,犹云知有也,少微星,杜甫以自况,盖感激严(中丞)之能见过也。李商隐《马嵬》诗:“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若道,犹云若知也。姚培谦《李义山七律会意》云:“若早知尤物之能倾国,何至作马嵬之行。”深得此道字之解。杨万里《秋雨叹》诗:“居人只道秋霖苦,不道行人泥更深。”只道,犹云只知也;不道,犹云不知也。
【道】(七)
道,语助词。或用以发语,或用于语中,衹以加强语气,无意义。《黄鹤楼》剧三:“正末云:道你认的我麽?俊俏眼:我认的你,有些面熟。”《儿女团圆》剧三:“俺姐姐虽不曾道怀躭怀躭十月,哥也,那恩养你处何曾道倦怠了些。”《神奴儿》剧一:“你可便情也波知,谁敢道是欺负你。”
【不道】(二)
不道,犹云不知也;不觉也;不期也。李白《幽州胡马客歌》:“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言不知朔雪也。李商隐《赠歌妓》诗:“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独自,无伴之意,言只知我瘦,不知我为无伴而相思也。
【到】(一)
到,犹道也。
【到】(二)
到,犹倒也。到为倒指本字。韦应物《送元仓曹归广陵》诗:“旧国应无业,他乡到是归。”薛涛《赠远》诗:“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
【倒】
倒,犹移也;换也。与今用之调字、掉字义合。《诚斋乐府
【大小】
大小,估量大小多少之辞,其用法与偌及这样、那样字同。《西厢》四之三:“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着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此犹云偌大车儿。《蓝采和》剧四:“出来的偌大小年纪:这个道七十,那个道八十,婆婆道九十。”此犹云偌大年纪。《酷寒亭》剧一:“我待揪扯着他,学一句燕京厮骂,入没娘老大小西瓜。”
【长短】
长短,犹云总之或反正也。薛道衡《夜作巫山》诗:“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言总之听猿声也。白居易《即事寄微之》诗:“饱暖饥寒何足道,此身长短是空虚。”言总之是空虚也。
【左右】
左右,犹云总之或反正也,义与长短同。《荐福碑》剧一:“我左右来无一个去处,天也!则索阁落里韞yun匵藏诸。”言总归安身无处也。岳阳楼》剧三:“左右茶客未来哩!他又疯,我又九伯,俺大家耍一会。”言反正茶客尚未来,他也疯,我也疯,大家疯一会也。
(《论语》韫椟而藏诸。韫椟而藏比喻为才不为世用)
【好歹】
好歹,犹云总之也,与长短及左右义相近。《罗李郎》剧三:“我舍了半个家私,好歹搭救你。”言总之搭救你也。
【白甚】
白甚,犹云平白地为甚也,语气与着甚接近。《董西厢》剧一:“这世为人,白甚不欢洽?”欢洽与快乐同。
【选甚】
选甚,犹云管甚也,论甚也。杨万里《阊门登溪船》时:“选甚天时晴未晴,舟行终是胜山行。”此犹云管甚,意则不管也。《乐府群玉》一,刘时中小令,《折桂令》:“莫辜负田家瓦盆,且流连茅舍窑尊。选甚清浑?论甚朝昏?”
【当甚】
当甚,犹云算甚也。赵长卿《一剪梅》词:“睡又不成梦又休,多愁多病,当甚风流?”《词林摘艳》七,无名氏《集贤客》套:“虽然你送了人,当是麽便宜?”《雍熙乐府》十四,作“算甚麽便宜?”是麽与甚麽同。
【不当】
不当,犹云不算也;也犹云不该也。苏轼《此韵田国博部夫》诗:“深红落尽东风恶,柳絮榆钱不当春。”言不算春也。《杀狗劝夫》剧三:“不须兄弟相送,我今日不当十分醉,我自家去。”《西厢》二之三:“你那里休聒!不当个信口开合。”....不当,不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