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英语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的研究》课题方案

(2015-06-26 14:17:01)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徐州市教育局针对当前基础教育进行研究实践,提出了“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从本学期开始,我校高效课堂在“学讲方式”的学习中又得到了充分的落实。从上到下都认真学习和领会了“学讲方式”的精神,为更好的贯彻计划精神,我校利用有效的学习形式,开展了多种学习交流形式并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老师们可以说收益颇丰。

小组活动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活动,是“学讲计划”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中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促进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方法,观点与别人分享讨论,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活动。   

    2.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小组活动是通过生生参与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使每个学生平等的参与学习讨论,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小组活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垄断课堂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得到充分发挥,我校教师也纷纷尝试这一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我发现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大多流于形式,不少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操作存在偏差,致使小组活动的有效性不高。小组讨论表面活跃,但大多都是组长或个别学生积极参与,其他小组成员只是消极被动的听,并没有对问题进行实质性的探究,没有融合小组的集体智慧,失去了小组合作的真正意义,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都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针对小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寻求一种有效地小组活动探究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小组活动氛围,提高各小组成员参与度与积极性,已成为我们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我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小学英语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  课题研究内容:

    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形式,树立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为核心的教学宗旨,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增强群体意识。

    1、优化分组,提高效率。

    多种组合方式交替使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时,从儿童身心发展需要出发,尽可能合理的进行组合,要注意各小组成员的成绩、性别、性格等方面的差异。

    2、任务明确,合作探讨。

    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上课伊始,教师首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并对关键内容加以点拨,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干什么,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没听清讨论的主题就围坐在一起,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3、形式多样,增添趣味。

   (1)任务型。角色扮演,自编对话,改编歌词,自编chant,互相检查练习等。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和启发,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全面提高英语素质。

   (2)竞赛型。组内活动,组际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办法,比如:小组单词接龙比赛,单词拼写比赛,会话表演比赛,英文歌比赛等。

   (3)游戏型。游戏可以使单调乏味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猜谜语,做动作猜单词,袋中猜物等。

    4、适时评价,给予鼓励。

    教师要及时对小组内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看他们是否积极参与,并进行鼓励。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 课题研究方法:

    1、自然实验法

    以调查分析的结果为依据,探索在学科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充分发挥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2、调研法

    以问卷调查方式或个别交流,调查我校学生小组活动的情况,对遇到的问题提出有效地改进措施,培养孩子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团队意识。

    3、教育经验总结法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进行教学经验总结,在各年级和本校推广教学经验。

    4、文献法

    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5、案例研究法:

    教育案例大多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选读书目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以及工作之余进行阅读,不断地从书中汲取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教学内化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素养,为做好课题研究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

    具体书目及时间安排:

    2014.72014.8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钱爱萍  

    2014.92014.12  《徐州教育科研》               何振国

                   《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 鞠勤

    2015.12015.3   《课程理念与小学英语课程改革》 禹明

                  《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英语》

    2015.42015.5   《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官步芳 卢焕玲   

                   《江苏教育—小学教育》         张俊平  

    四、完成读书心得与案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2014.82014.9    完成读书笔记和教学案例或(教育故事、随笔)各一篇     

    2014.102015.1   完成读书笔记和教学案例或(教育故事、随笔)各一篇

    2015.22015.4    完成读书笔记和教学案例或(教育故事、随笔)各一篇

    2015.52015.6    完成读书笔记和教学案例或(教育故事、随笔)各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让烦恼隔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