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分钟解读思考中的快与慢!

(2016-03-23 17:49:38)
标签:

杂谈

如果说人的一生除了行动之外想成长最快的方法就是思考,那么我们就要思考一下大脑运转的快慢,那快慢的思考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呢?这是我关注到这本《思考,快与慢》时候的思考,也是读完之后感悟到的东西,真正的思考,是多样化的思考,是在思考背后找寻到属于自己人生的真正意义。

为什么我要读这本书?

初见这本书是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的言几又书店,是在畅销书的那个台板上呈现,我过去翻了几页,然后就没有了然后,后来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多次看到好几篇文章里有提到,于是我就开始好奇这本书,但此时依然没有点燃起我要读这本书的烈火,直到后来遇见一位老师的分享,在感受到思维和思考的重要性之后我才真正的静下心来想要读这本书了,因此也就有了现在的这篇文章。

而在读书之前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和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和推荐,猛然才发现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社会思想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堪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相媲美。如果你今年只能读一本书,就读这一本!

这本书讲了什么?

从心理学和认知学的角度来看待,从理性和幸福的研究层面来突破,这本书使得我们能够在作者的带领下完成一次思维的创新之旅。

我们大脑的思维,究竟有哪些系统,对于这些系统我们又能够做点什么东西呢?这是全书在诠释和讲解的内容,也是最核心的观点。

而为了使更多的人理解这两个观点,作者又使用了一系列的例子来进行验证和探讨,这样的内容使得我们阅读起来更加的容易了,也便于我理解分享了。

我们的大脑有快慢两种决定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做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我是如何读这本书的?

在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采取了这样几种方法:

1,便签拆解法;

这个方法更多的是来自赵周老师的拆书的方法里,但是我又不局限于此。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会将好的句子直接摘抄到便签上,然后用另外的便签来写读后感,还有行动计划,当然最好玩的一个就是通过三四个便签来搞定一章的内容,这样的抓观点法效果是特别好的。

2,目标导读法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是读目录和书的介绍,还有把作者介绍以及序言读了不下五遍,因为这样的了解之后我可以更好的开启对于这本书的目标导读,直接找到属于自己要了解的内容,然后来阅读。在这里有人提醒各位小伙伴在读书的过程中不妨思考一下自己的阅读目标和目的,然后带着目标和目的来读这本书。

3,精读

这里的精读就是一种举一反三的读法和举三反一结合起来的状态,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于目标内的内容就是要不仅仅自己举例子来验证,也要能够在书的各个地方找到更多的验证,然后在反复的阅读之中理解透彻,从而更好的去行动或者实践。

4,分享

除了以上的三种方法之外我还惯用的一个就是分享,这个分享主要是指把自己每次收获到的内容分享出去,一方面通过写作的形式分享,一方面通过和小伙伴聊天的形式分享。这样的方式也可以使得我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收获到更多的内容。

5,行动验证法

对于书中的部分内容,能够马上用行动验证的我会马上去实践,然后对比自己的和书中所写的结果,看看有哪些差距,然后思索为何有这些差距。

读完这本书我收获了什么?

1,系统思维和思维系统

这是在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最深的一个感受,尤其是在对系统1和系统2进行对比学习的时候,我头脑里冒出来了这样两个关键词,我们的系统思维是什么?我们的思维系统又是什么呢?带着问题读完书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系统思维和思维系统是如此的重要呀!思维系统指的是我们大脑里所具有的很多个思维的一个系统,而系统思维更倾向于是一个系统的思维,也就是思维层面的系统。所以两个关键词的不同,也导致了完全不同的含义。

2,延迟满足

看了书中的那几个例子,我其实是吃惊的,对于延迟满足的孩子长大后竟然能够做成更大的事情,或者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些孩子的自控力比较好,而成长和成功很大程度上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自控力,能够控制自己的人不一般,不一般的人也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

而延迟满足也使得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不仅仅说是思维层面的,还有一些类似于像我们的目标和物质层面的东西,我们究竟该如何来掌控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学会克制,能够懂得延迟满足的人未来才能够做成更多的事情。

3,直觉可能是错觉

最怕的就是人说我是凭着直觉来的,但是这个直觉错了,那么我该怎么办呢?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伙伴,太相信自己的直觉,也因为相信直觉而丢失了很多的东西,在很多时候,我们做决定也好,还是听安排也罢,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仅凭直觉就可以搞定的。

所以我总是习惯在大事上去理性的分析,至于小事情我会凭着直觉来就好。

4,验证和例子

书中提到的各种各样的实验和例子,说白了就是有些是已经成功了的,有些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而这些也都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要去用自己的行动来验证这些东西,然后使之成为例子,那么不妨看看我们究竟能够创造多少个例子。

5,自信和决策

一个人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得我们能够走得更快,也能够使得我们在做事方面会更快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这个时候的决策也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当下的时期是快速决策的时刻,很多时候的机会和趋势都是因为我们所做的决策,而这些决策都是由于我们的系统思维和思维系统来决定。因此在自信和决策方面,我们还是要多多的突破一下。

6,选择与风险

直觉和理性,自信和决策,这些背后都是因为我们的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是有极大的风险的。从另一个方面和角度也告诉了我们自己在做的其实就是风险管理,这样的管理也能够使得我们在成长和发展的层面能够跑的快一些。

7,两个自我

通过实验展现的我们,通过验证可以使得我们看到更好的自己,那么这些如何整合到我们最终要呈现到的生活里呢?其实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8,思考生活。

这是最后我要表达的一个观点,其实如果拿思考人生来说的话可能会更好懂一点,但是重点在于我们应该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个场景或者所发生的事情都来考虑一下,反思一下,去挖掘更多的更深层次的东西。

思考生活的价值在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维系统和系统的思维,这样的思考,与其说是想,还不如说是我们在思索。

思考的快与慢,各有差异,只要找到自己的就是好的,但是这种说法好像偏差很大,只是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懂得这份思考背后的价值。因此我们要习惯去探寻思考背后真正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