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改进的十条建议

(2012-03-13 14:47:24)
标签: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1.牢牢把握教学目标并以此来组织活动就会让我们的教学不迷失方向。

     课程目标—教材—教学目标—问题设计

2.坚决杜绝教师在课堂上——自问自答。

教师直接讲答案将使所有问题的思维含量趋于零。讲会与学生自己学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思维层次。

3.过程启发直接指向——思维与方法而不是具体的结论。

为什么要让学生讲,就在于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为教师的教学找到切入点,让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

4.问题的来源:选题高于一切。

(预设性问题与生成性问题)

n      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解释)

n      用考试题目检测中发现的知识缺陷与漏洞;

n      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n      教师自己最想讲的知识。转化成问题

n      师生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更有价值的问题

在当堂预习中让学生通过自学与合作交流解决基本问题。

n      当堂检测证明:学生通过有效的预习与合作交流可以解决80%甚至更多的问题。剩下的20%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启发与点拨。一旦学生说:“我知道了”,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而不要试图包办代替。

n      教师的提问只是一种引导与启发,学生学会发问才是学生学习能力质的飞越。

n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自己对教材阅读的方法与感悟、提出的问题作为基点,引导学生与教材进行深层对话,生成学生学习中更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并尝试、探究去解决。

n      学生什么时候学会阅读教科书了,学生也就学会学习了。

5.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内核与来龙去脉在对话与交流中激活、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思维方式,是教师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教师要把自己如何研读教材的方法教给学生。

6.当堂预习抓得松,复习抓得紧是本末倒置。

n      复习的关键在于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会学生运用知识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n      识记出现障碍,复习基本低效。

7.认真是一种能力而不是态度。认真的标志:“会做得不错,能得的不失”。

       平时不认真,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认真不了。打击浮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重做”!

8.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善于表达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9.学生教学生永远比教师教学生容易。独立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交流的本质是分享,最高的境界是探究——追问。

10.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反思机制——举一反三

       精选典型题目,凡做题必反思,反思思路与方法,建立模型,拓展运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