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人物故事镜,这类题材的铜镜内容丰富,种类众多,从秦汉始至个时代都有。属于神仙故事题材的有东王公西王母、车马人物、飞仙镜、仙人降龙镜、二仙渡海镜、罗汉过海镜、嫦娥奔月镜、月宫镜、龟鹤齐寿人物镜、拜谒人物镜、轩辕镜等。有的可定为人物传说故事,题材就更为丰富,有蹴鞠纹镜、伍子胥、牛郎织女镜、梳妆镜、王质观弈镜、宁戚饭牛镜、气功人物镜等。
http://s12/mw690/002M8aBlzy75nCRaIP18b&690
辽金时期,道教文化和神仙故事在铜镜上流行,这应当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相关,辽金铜镜在宋镜中占了很灿烂的一章,尤其是金代神仙故事镜,很有趣味。此次有幸海淘到这枚王质观棋菱花镜,感觉不错。金代铜镜虽然传世的较多,但除双鱼镜外,品相好的不多。纠其原因估计还是战争的影响,我查过不少资料,也收藏不少金镜,完美的不多,这枚已经算不错的了。
http://s9/mw690/002M8aBlzy75nCGC5m058&690
王质观棋讲的是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两个小孩子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小孩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看了多时,小孩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
http://s15/mw690/002M8aBlzy75KeRULkG8e&690
据梁任昉《述异记》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与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持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烂柯山由此得名。
此典故常被用来表示“人事的沧桑巨变所带给人的恍如隔世的感觉”。由于南宋与金对峙、征战不断、民不聊生、人们需要寄托情怀、也向往世界发生巨变、那个时代催生了神仙故事镜的流行.....
后来也被各朝各代引用在诗画中都有体现,其中较有名的是明代的徐渭的画,徐渭是画家,也是文学家,他的这首《题王质烂柯图》诗历来为人所称道。
“闲看数招烂樵柯,涧草山花一刹那。五百年来棋一局,仙家岁月也无多。”后来,后人就把“烂柯”也作为围棋的一个别名。
http://s3/mw690/002M8aBlzy75BGzWlOO82&690
宋代顾逢写的一篇《王质观棋》诗词,也一样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弈边忘日月,况复遇神仙。石上无多著,人间几百年。
指枰如料敌,落子欲争先。想尔腰柯烂,回头亦骇然。
另外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的诗中"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就引用了这个典故。诗人用王质自比,表达了他遭贬离开京城二十多年后,所带给他的恍如隔世的感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