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附件

(2012-01-08 12:21:06)
标签:

杂谈

 

单位

2005

2010

2010年比

2005年提高比例

学前教育

 

 

 

 

幼儿在园(学)人数

万人

29.34

57.90

97.34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

22.56

59.59

37.03

九年义务教育

 

 

 

 

小学在校学生数

万人

214.38

193.58

-9.70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

97.70

99.78

2.08

小学毕业升入初中阶段升学率

%

99.33

100.53

1.20

初中在校学生数

万人

120.01

100.33

-16.40

初中学龄少年入学率

%

87.72

97.15

9.43

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

%

52.97

82.97

30.0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45.00

69.14

24.14

在校学生数

万人

50.37

65.24

29.52

    其中:普通高中学生

万人

38.78

41.91

8.07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

万人

11.59

23.33

101.29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18.60

24.99

6.39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

万人

18.87

26.4

39.90

其中:研究生

万人

0.69

1.30

88.41

普通本专科

万人

18.18

25.10

38.06

附件1

自治区教育事业“十一五”时期主要成就


附件2

 

单位

2010

2015

2015年比

2010年净增比例

学前教育在园(学)幼儿

万人

57.9

74.3

28.32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

59.59

70.0

10.41

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

万人

293.9

310.2

5.55

九年在校生巩固率

(%)

93.70

98.0

4.30

初中学龄少年入学率

(%)

97.15

98.0

0.85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69.14

88.0

18.86

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

(%)

82.97

95.0

12.03

高中阶段在校生(含技工)

万人

70.22

92.65

31.94

其中:普通高中

万人

41.91

46.0

9.79

     中等职业教育

万人

23.33

40.3

72.74

     技工学校

万人

4.98

6.35

28.54

其中:南疆四地州高中阶段在校生

万人

16.8

37.7

124.4

四地州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

(%)

50.8

88.0

37.2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24.99

32.00

7.01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

万人

26.4

33.0

25.00

其中:研究生

万人

1.3

1.8

38.46

         普通本专科

万人

25.1

31.2

24.30

自治区教育事业“十二五”目标一览表


附件3

自治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工程

 

用5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实施民族团结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基地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明显提高。

一、民族团结教育工程。实施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在乌鲁木齐市建立自治区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实施“感受祖国之旅”项目,每年组织1000名优秀学生赴内地参观学习。为每所学校提供以民族团结教育、中华优秀文化为内容的图书。民族团结教育工程预计投入资金5亿元。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按照各类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为重点,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培训项目。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工程预计投入资金5亿元。

 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建设工程。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制作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内容的影像资料。新建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预警系统,开发少数民族语言网络互译软件,增强维护校园稳定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工程需投资5亿元。

以上三项共需投资1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亿元,保障运行投资10亿元。拟申请中央财政和自治区财政解决。

 


附件4

自治区学前幼儿园建设工程

 

一、项目背景。2008年起,国家投资建设我区七地州及九县市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大幅度提高了当地适龄儿童入园率。为满足全区学前教育发展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大自治区幼儿园建设力度。

二、工程建设必要性。2010年,自治区有幼儿园2374所,在园幼儿49.8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59.59%。由于我区学前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偏低,在七地州及九县市以外幼儿园布局不到位,其他地区的幼儿教育未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三、项目依据。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自治区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精神,需要建立学前三年教育的服务体系,并确立了到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0%的目标,以满足74.3万名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四、建设内容及资金筹措方案。

(一)学前双语幼儿园二期工程。为进一步扩大学前双语教育成果,在七地州及九县市以外的地区有效推进学前双语教育,计划建设双语幼儿园290个,按每平方米建筑1500元测算,需基建投资7.29亿元。

(二)全区学前三年幼儿园建设工程。在完成学前两年双语教育基础上,填平补齐学前双语三年教育的不足部分,计划新建幼儿园2017所,改扩建幼儿园890所。按每平方米建筑新建1500元、改扩建650元测算,需要基本建设投资32.25亿元。

以上两项工程共需投资39.83亿元, 拟在申请中央投资基础上,所需配套资金申请自治区和县级财政按比例配套。


附件5

自治区农村双语寄宿学校建设工程

 

一、项目背景。2010年,全区有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1005所,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21.12%;有中小学寄宿学生55.30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18.82%。为有效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计划实施农村双语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为提高全区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农村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双语教育的优质资源。

三、项目依据。根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的目标,改善农村地区、边境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满足学生接受双语教育的需要。

四、建设内容及资金筹措方案。建设一批双语寄宿制学校,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现象,完善农村学校图书、仪器设备的配置,有效扩大寄宿制学校办学规模。

(一)双语寄宿学校建设工程。计划改扩建双语寄宿制中小学114所,按单方造价1500元计算,计划投入资金18.75亿元。

(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为消除城镇“大班额”现象,完善农村学校图书、仪器设备的配置,计划投入资金16.9亿元。

(三)边境县国门学校建设工程。为32个边境县的130个边境乡镇,各改扩建1所义务教育的国门学校,为国门学校的每个教学班配备一台电视机和教学播放机,计划投入资金15.7亿元。

以上三项工程共需投资51.35亿元, 拟在申请中央投资基础上,南疆三地州所需资金由中央和自治区承担,其他地县所需配套资金由自治区财政与县级财政按比例分担。


附件6

自治区民汉合校普通高中建设工程

 

一、项目背景。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我区普通高中教育处于落后的位置,为加快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步伐,计划实施民汉合校普通高中建设工程。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为有效扩大普通高中教育的办学规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010年的69%,提高到2015年的88%;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由70.2万人,增加到95万人。

三、项目依据。为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关于“重点新建、改扩建一批民汉合校双语普通高中”的精神,以南疆地区为突破口,以县级民汉合校普通高中建设为重点,扩大普通高中教育的覆盖面,满足高中阶段学生接受双语教育的需求。

四、建设内容及资金筹措方案。“十二五”时期计划重点改扩建民汉合校普通高中59所,按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0平方米、生均生活用房5平方米计算,新建工程按每平方米1500元计算,计划投入资金25.88亿元,其中:以建设教学用房为主需投入资金15亿元,拟申请中央投资解决;以建设生活用房为主需投入资金7.5亿元,仪器设备需投入资金3.38亿元,拟申请自治区财政投资解决。


附件7

自治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一、项目背景。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任务艰巨。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全区现有中等职业学校249所(含技工学校,下同),在校生数为28.3万人,其中,南疆三地州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为50.8%,低于全区、全国32.2和36.7个百分点。以改善南疆等地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为重点,切实提升全区职业教育服务当地跨跃式发展的能力,计划到2015年新增中职在校生17.8万人生;每年为南疆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0万人次。

三、项目依据。根据建设“重要能源基地、矿产资源生产加工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向西出口加工基地的需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培训一批技能型人才。

四、建设内容及资金筹措方案计划实施基础能力建设的中职业学校65所,具体实施新建或改扩建教学楼、实验楼、学生生活用房、购置专业实训设备及加强师资培养培训项目,计划项目总投资为18.73亿元,其中:第一批重点建设南疆四地州和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经济开发区的8所中等职业学校,计划投入资金13.00亿元;其余56所学校按每校投资1000万元计算,计划投入资金5.55亿元。


附件8

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一、项目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增强高等教育服务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到2015年全区将净增普通本专科在校生7万人,按照“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的战略需求,实施高等学校质量提升工程。

三、项目依据。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为20平方米。2010年全区有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5.12万人,本科高校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为13.91平方米,低于国家标准。

四、建设内容及资金筹措方案。

(一)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拓展高等教育办学空间,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计划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基础条件建设项目、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院校信息工程建设项目、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项目、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等。五年计划投资23.5亿元。

(二)高等教育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工程。为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重点学科与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项目、科研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等,五年计划投资1.88亿元。

(三)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为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学历层次,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优秀学者和学科领军人才,实施天山学者项目、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项目、高校少数民族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计划等,五年计划投资3亿元。

以上三项工程共需投资28.38亿元, 拟在申请中央投资基础上,申请自治区财政承担相应的配套投资。


附件9

自治区特殊教育资助工程

 

一、项目背景。教育部、国家发改委批准我区新建和改扩建30所特殊教育学校,明确了特殊教育学校的投资方向。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为提升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能力,基本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各类教育的需求,提升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水平,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项目依据。依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项目方案》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新政办发〔2010〕156号)。

四、建设内容及资金筹措方案。

(一)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建设概况。30所特殊教育学校已经下达建设资金1.52亿元,其中2008年批复建设9所,7所竣工并投入使用,2所在建;2010年批复建设19所,2所竣工并投入使用,17所在建设;2011年批复建设2所。

(二)提高特殊教育补助和公用标准。自治区每年从福彩公益金中为残疾学生筹措助学金150万元,按照生均1031元为残疾学生提供资助;残疾学生生活补助费标准由每生每年1000元提高到1500元;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岗位补贴,在现行15%基础上再提高15%;按照国家规定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要有明显提高。


附件10

新疆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程

 

一、项目背景。为进一步发挥地缘优势,以中亚地区和周边国家为重点,依托上海合作组织平台,积极参与教育双边、多边教育交流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对外开放的整体效益。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新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把新疆建设成为面向中亚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周边国家学生留学中国的目的地,增强我区在周边国家教育和文化的影响力。

三、项目建设依据。根据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四项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程。

四、建设内容及资金筹措方案。

(一)实施汉语国际推广中亚基地建设项目。即:实施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建设、汉语教师培养、多语种汉语教材研发、汉语奖学金、汉语国际推广宣传等项目,每年预计投资4000万元。

(二)实施高层次人才出国留学培养项目。即:公派出国留学、西部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新疆籍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等项目,年预计投资3250万元。

(三)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即:高水平外国文教专家聘请、教育科研国际合作、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来疆等项目,每年预计投资600万元。

(四)实施留学中国新疆项目。即:周边国家留学生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基地建设等项目,每年预计投资900万元。

以上四个项目五年累计投资4.37亿元,每年预计投资0.87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每年投资0.26亿元,自治区财政及办学单位每年配套或自筹0.61亿元。


附件11

自治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工程

 

一、项目背景。为加快双语教师培养、培训步伐,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新疆双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教民〔2010〕8号)精神,拟订了自治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规划。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我区现有学前、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14.96万人,其中双语教师4.96万人,到2015年,仍需补充双语教师7.74万人,为提升双语教师培养、培训能力,需要进一步改善6所师范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

三、项目建设依据。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及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工作要求。

四、建设内容及资金筹措方案通过中央支持、自治区和高校的共同努力,构建以新疆师范大学为龙头、以6所师范院校为主体的双语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集中力量改善师范院校双语教师培养培训所需的教学楼、实验室、实训基地以及学生食堂、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强化办学基础。

2011—2015年6所师范院校计划投入资金16.25亿元,新建、改扩建建筑面积65.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42.5万平方米,生活用房23.1万平方米。项目资金拟申请中央投资解决。

 


附件12

自治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

 

一、项目背景。全区有农村中小学教职工19.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将增加教师编制1.8万名,同时为每年1400名援疆教师提供食宿条件,计划实施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建设教师周转宿舍,有利于改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使教师安心从教,有效推进全区双语教育战略的实施。

三、项目依据。根据《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推进新疆双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教民〔2010〕8号)精神,为切实解决制约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使广大教师居有定所。

四、建设内容及资金筹措方案。按照小学、中学教职工编制总数的50%至60%比例,配备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以县为主,由县级政府统一建设、统筹管理教师周转宿舍,按每套35平方米,单方造价1500元/平方米测算,为2.8万名农村教师新建教师周转宿舍。

2011—2015年计划投入资金15亿元,新建、改扩建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项目资金拟申请中央投资解决。

 


附件13

自治区中小学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工程

 

一、项目背景。自治区中长教育规划纲要确立了“建设教育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实施中小学计算机普及工程”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实施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是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求,为师生提供资源共享的学习平台,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三、项目依据。依据财政部对《新疆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规划》的批复(财教〔2010〕466号),编制了新疆中小学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规划。

四、建设内容及资金筹措方案。

(一)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项目。为全区854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1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建设计算机教室,每个计算机教室建筑面积为7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及教学设施,并具备宽带互联网接入条件。分年度共实施854所学校计算机教室项目建设的任务。

(二)中小学“班班通”建设项目。全区中小学有3.4万个教学班,为每班配备一套“班班通”设备,优先满足民汉合校教学班、双语教学班的项目建设,兼顾配备少数民族普通班和汉语言教学班的“班班通”设备。分年度共实施34605个教学班的“班班通”项目,为学生提供网络条件下的远程课堂教学。

两个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78亿元,其中计算机教室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71亿元,“班班通”建设项目计划投资4.07亿元。已申请中央财政投资解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