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说品茶

(2012-10-16 00:03:50)
标签:

云山

冲泡

神农草经

名茶

茶叶

杂谈

分类: 散文

           http://s11/bmiddle/977c5b22ncc1b3c21fc8a&690

                     浅说品茶

 

    中国的茶文化和其它传统文化一样,有着很深的底蕴。

    古代《神农草经》中记载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当时的“荼”,就是指茶,虽说茶能治百毒不可全信,但茶的药效可见一斑。而茶的保健作用更是人人皆知。“神农食经”上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之说,我想是很有道理的。

    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生活必需品,所以古人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之说。茶传到日本后,他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 竞然称茶是“圣药”,“万灵长寿剂”,并发展成“茶道”。由此可见,每日一杯绿茶,对人身体极有脾益。尤其是女士,饮茶能预防各种妇科病,还有美容瘦身之功效。

    据有关专家说:茶叶中有咖啡碱,能兴奋神经。在茶中的肌醇、叶酸、氨基酸等等物质的作用下,能调节生理机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消化。更能促脂肪代谢,有减肥之功力。老人长期喝茶,能降血糖、血脂、预防心血管病,还有不同程度的抗癌作用。茶叶所含维生素和有机化合物也是没有任何东西可比的。

    常喝茶还能修身养性。唐代的刘贞亮就以“十德”给茶极高赞誉:“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说到茶,似乎与文人墨客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大凡文人都有三大嗜好:烟、酒、茶。“一壶茗茶道禅味,半塌茶烟养性灵”。烟在一呼一吸间,思绪缥渺云山雾照间笔下也升花;而茶却只会沉淀郁浓,它助人心静进入万事该空的最高道家思想境界;而酒能让人放纵情感,豪迈洒脱驰骋挥洒出豪放的名作佳句。

    但烟酒无论对文人创作多么推波助澜,却不可避免地多多少少摧残文字把玩者的身体。因此,终是贬多褒无,茶无疑更被文人所认可。喝茶除解口渴之饥,祛病解暑。更深进一层有高雅之气,能让人气定神清。茶由此也身价倍增,甚而远离俗尘。

    古代的许多的文人如茶圣陆羽、诗人卢仝、苏东坡、陆游、李渔、杨万里、郑板桥,都是喜茶而又对茶研究深广之人。陆游光咏茶之诗就有二百多首,让人叹为观止。文人们在品茶中,更注重是那泡茶的过程,重在把玩中而一步步地悟出茶的内涵。

    古人说:要吃茶,先要会品茶;会品茶,先要会泡茶;会泡茶,先要会识茶;要识茶,先得懂茶。可见茶也不是一般人可随意便品的,有道:“一杯为品,两杯为喝,三杯就是牛饮了。”所以就有“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之说。

    茶吸大地之精气,择良地而生。越山涧阴坡,越云山之颠,茶便越有自然香味,保一方特色。所以,茶产地不同,采撷时间不同,它的价值也不同。但再好的茶也不服浊水之污,一方茶灵服一方水冲。

    中国有十大名茶之说,极大多数都是得到皇上亲睐,被定为贡茶后而摇身一变身价大增的。平民百姓怎受用得起?

    黄山毛尖,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热气缭绕碗边一圈,转到中心直线升腾而起,约摸一尺来高,然后空中再转一圈,化着一朵白莲花。曾有人为讨皇上喜爱,冲泡一壶表演给皇上看,却并未见其观。原来,它也必须是黄山泉水冲泡才出其奇景的。茶的灵性就是,本方水土养育,需本方水土浸润才显它精妙之处。

    又如龙井茶,传说乾隆下江南时,看茶女采茶一时兴起也采了起来。后闻太后病恙,心中一急便将所采茶叶放至口袋匆匆而回。太后见到皇上,突闻一股异香扑鼻,乾隆想起放在口袋的茶叶,冲泡送至太后饮下,只觉精神一振,病体痊愈。杭州龙井狮峰下胡公庙那十八颗茶树,便摇身一变被封为御茶,专贡太后。

    铁观音茶产于福建,冲泡后汤色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之气,滋味醇厚甘甜,回甘有悠久带蜜味,“音韵”音高而持久。所以,铁观音享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传说君山银针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几千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后唐明宗上任,侍臣为他精心捧杯沏茶一壶。开水往水一冲,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化着一只白鹤。白鹤对明宗点三下头,朝天翩翩而去。再看杯中茶叶齐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如一群破土而出的新笋。只一会儿工功,又慢慢地下沉,如雪花坠入大地般,悄无声息。

    茶也有为纪念人而命名的,如碧螺春,就是为纪念碧螺姑娘而得名。所以有“从来佳茗伴佳人”之赞。

    有的名茶我却说不好了。

    十大名茶因身份的提高,虽出自平民之手,首先就在价格上与平民拉开了距离,非一般平民所受用得起。再就是与“品”字更相隔甚远了。一个“品”字,包涵了多少意蕴。另外,茶与佛家、道家神秘相联,使茶更是蒙上了一层深远而哲学的面纱。

    常常遐想古人们品茶时的情景,是不是会坐在一山之颠,小亭阁中,就着清风,就着松涛,手执一小壶,慢饮细品。春看百花争艳,夏任绿浪翻波,秋听红枫抒怀,冬傲白雪纷飞。或吟诗,或作画,极细致地品尝,品出花茶的浓郁,品出绿茶的清香,品出挚友间的氤氲。夜来邀明月,晨前对朝霞,他们还有何求呢?知音难觅,此景难寻,人生得一回便可享用一生。

    而我等粗俗之人,是不大讲究茶道的,能在口渴之时饮上一杯便心满意足,还奢谈什么名茶?

    我倒是常想:人生就如一壶茶,只需宁静淡泊的心态,喝下人生给予你的所有幸福、磨难、快乐、忧伤、痛苦。坦然接受这杯清茶时,入口也许最初有苦涩,只要耐心而细致地慢慢品味,人生定有别一样的滋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