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

(2014-01-10 09:57:36)
标签:

教育

分类: 心理学

    埃里克森认为人生有八大发展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个体都面临特殊的发展任务,要经历一次心理-社会“危机”,或者说矛盾冲突。这些冲突包含着对立的两极,个体只有尝试面对并解决这一冲突之后,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同时发展出某种特定的品质或者“美德”。如果冲突无法圆满解决,那么个体自我的发展就会出现困扰乃至停滞。

    埃里克森人生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1、 信任对不信任(0—1.5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恐惧的特质。

2、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5一3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自我怀疑。

3,主动对内疚(3—6岁)

如果这个阶段的危机成功得到解决,就会形成方向和目的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无价值感。

4,勤奋对自卑(6一12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能力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无能感。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18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不确定性。

6,亲密对孤立(20—24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爱的美德。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导致乱婚。

7,繁殖对停滞(25一65岁)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美德。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的解决,就会形成自私的品质。

8,自我完整对失望(65—死亡)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成功地解决,就形成智慧的美德。如果危机得不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失望和毫无意义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