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Eric三合一发音听力口语全突破

(2024-09-01 22:23:34)

【Eric三合一】发音听力口语全突破 成人0基础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获取课程 ,请 加 徽亻言: 1103074581 长按数字复制徽 到 徽亻言 添 加 好 友!



中国雕塑艺术从远古的原始时代起,一直延绵不断,就像中国 的历史一样,从未间断过。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雕塑以开放 的心态不断地吸收外国雕塑艺术的养分,又在本民族自身文化的发 展中不断地提升雕塑艺术的文化思想品位和艺术水平,形成了中国 雕塑独特的文化品格。中国雕塑独特的文化品格表现为以下几 方面。

一 、自古以来中国雕塑具有混生性特点

从远古时代起,中国雕塑的生成与存在状态都处于混生性状态  中。一方面,雕塑的目的性一直是“为他者”服务,受制于“他者” 的需求和要求。另一方面,从艺术形式的独立性上看,中国雕塑一  直同建筑、绘画、装饰艺术混同、纠结在一起,尚未成为独立的、 自由的艺术形式。原始时代和古代早期直至早期封建社会,中国雕  塑都是巫术宗教的附庸,是承载和传播巫术宗教观念的工具。

巫术活动中的模仿形式是产生艺术模仿的原生态形式之一。巫 术模仿的心理动力是建立在同类相生、被模仿的事物就是真实事物 的信仰之上的。巫术思维的特点是把被模仿的东西认作真正的实 体,把模拟的情境看成现实的真实情境;把虚拟物当作真实物看待 并用它来寄托、实现自己的企望、理想、追求,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和愿望。写真和象征是巫术必然追求的目标。法国文化人类学家列 维 ·布留尔指出:“原始人,甚至已经相当发达但仍保留着或多少原始的思维方式的社会的成员们,认为美术像,不论是画像、雕 像或者塑像,都与被造型的个体一样是实在的。格罗特写道:‘在  中国人那里,像与存在物的联想不论在物质上或精神上都真正变成 了同一。特别是逼真的画像或者雕塑像乃是生命的实体的 alter ego   (另一个“我”),乃是原型的灵魂之所寓,不但如此,它还是原型  自身……这个如此生动的联想实际上就是中国的偶像崇拜和灵物崇  拜的基础。”事实确乎如此,中国古代就有许多类似的,把“画中 人”(画像)、“华山圣母”(雕塑)看作拥有真实生命的民间传说。 直至清代还不断出现《聊斋志异》一类的文学作品,都把人造的无  生命的艺术形象视为真实的生命。时至今日,中国人仍然为死者烧 奠纸钱、纸房、纸电视机、纸冰箱等,这种心理,其实还是把模仿  的东西当作现实中真实的东西来看待,即巫术心理的残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