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陈热门编舞合集大陈唯舞
(2022-08-12 18:18:18)
2022大陈热门编舞合集 大陈唯舞 下载
书如食粮,有的几口可以下肚,若快餐;有的则如美食,需要细嚼慢咽,
慢慢品尝,回顾学习中国历史的经历,留在脑海深处的多半是枯燥的年份、人名和历
史事件,展现在历史课堂和书籍上的都是盖、死板教条、形似枯槁的记
述。但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历史真的是要这样来学和领悟的吗?
2022大陈热门编舞合集 大陈唯舞 下载
地址 http://www.088022.com/fgg/post/73675.html
作者一改历史书枯燥乏味的风格,引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文章,重现了当时
的风土人情,将读者一下子带到了当时的社会之中,令人兴趣盎然,欲罢不能, 有如穿越时空,身临其境。
樊先生的《国史十六讲》,是他为复旦大学开设的一门精品课“国史概要”
所撰写的讲义,目的是“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一个历史深邃感的启示,激发他们
重新思考中华文明史的兴趣”。作者既提炼百家之言,又构成一家之说,一改以
往历史教材的常规写法,大量吸收国内外的最新历史研究成果,在个案的描述
和史事的评价上,以及清新的文笔、稳健的持论等各方面都给人耳目一新的享
受,开阔了读者的视野,激发读者对历史的独立思考,在欣赏文字的过程中接
受了更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真相。 《国史十六讲》主要以时间和朝代为序,分十六个专题概述了中国自史前
到清朝前期的历史,以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变迁为主线,概略性地介绍从中国
人的起源到清朝最终走向没落的过程。在21万字的篇幅内,作者是从自己的读
史心得中提炼出对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问题的具有深度和新意的解读。在篇章
的安排、内容的取舍、标题的斟酌上“煞费苦心”,独具匠心,澄清了许多被
误导和戏说搅得相当混乱的历史观念,并大胆质疑,理性剖析,融入自己的深
刻感悟。书中吸收了大量最新研究成果,尤其是海外学者的新视野、新观点,
不少地方对传统的历史观念构成了挑战,展示了国史画卷的另一面。无论是对
于历史爱好者,还是对史学研究者而言,都不失为一部好的史学作品。
《国史十六讲》视野开阔、文字优美,把中华辉煌的几千年文明史浓缩在 十六讲里,既“好看”——写法吸引人,也“值得看”——让人觉得读有
所值。 一、 视野开阔,博学严谨
传统的中国古代史教科书,多单纯地以“五种生产方式”的依次更替为框 架,往往被写成生产发展史和农民战争史。在结构上,则是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三大板块的机械排列。与之不同的是,《国史十六讲》将中国历史分为
“大同之世”(史前史与传说时代)、“青铜时代”(夏商周三代)和“中华帝国
时期”(秦至明清);突出文明、文化的作用,淡化阶级斗争,对于农民起义很
少论及;一定程度上打破传统“三大块”模式;釆取“专题”的形式,不求面
面俱到,也不纠缠于历史的细枝末节,用晓畅的语言较为全面地勾勒出中国历 史的发展大势。
《国史十六讲》不是单纯地介绍历史知识和其他学者的学术观点,而是融 合了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来力图揭示历史背后的意义。樊先生对于中国史的
“纵通”有着较好的把握,对于中国史在世界史中的地位和意义也有明确的认
识c除了引用《史记》等经典历史著作外,还有针对性地引用了《世界文明
史》《亚洲史》《宋代文化史》《中国:传统与变革》《中国人口史》诸多中外
历史学家的研究著作和论文,广泛关注海内外学者的研究动态,大量吸取他们
的研究成果,对海外学者尤为重视,显示出作为一个历史学教授博学严谨和深
厚的文化底蕴、学术素养。据初步统计,书中所引中国内地学者18人23次,
海外学者43人74次,海外学者引用人数和次数分别是内地学者的两倍多(人 数)及三倍多(次数)。
中国学者对中国史的认识有时候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弱点(樊先生也深有感慨)。而海外学者比我们更具有全球史的眼光,更注
重历史比较研究的方法,可对中国史开启一些不同的角度或思路。受其影响,
《国史十六讲》经常以世界史为背景来分析中国史。该书在引用海外学者观点
之后常常提示读者:是否可以据此换一种角度思考我们久难解决的问题?开阔
的视野令人眼界大开,显示出的恢宏气势恰是它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