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着急,牛市要素三缺一,9月或是重要起点

标签:
财经股票科技牛股 |
A股自1990年诞生以来,已经产生了数次牛市,我们对前两次大级别牛市进行复盘,会发现一些孕育牛市的基本条件,有助于对目前市场进行判断。

2000年之后,A股大级别牛市主要有2005~2007年、2014~2015年两轮,前一次高点6124点,后一次高点5178点。当然,也有不少人被套在曾经的牛市高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07年高点买了中石油”。
首先说2005-2007年牛市。形成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政策保驾护航——股权分置改革提升了风险偏好。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改试点启动,大股东终于高度重视股价了。大盘于2005年6月6日触及998点后开始反转。
第二,贸易顺差扩大带来了超额流动性。2005年全年贸易顺差突破1000亿美元,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1700亿美元( 74%)、2600亿美元( 48%)。
第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利好上游资源企业。2005年底大宗商品价格强势上涨,带动股市继续走牛。上游行业出现了江西铜业、云南铜业等一堆10倍股,赚钱效应开启。
第四,经济强劲增长。2006年开始,在经济增长带动下,企业盈利回升,股市继续上涨。此外,人民币升值吸引境外资金流入境内金融市场,对股市也有正面促进作用。

再说2014-2015年牛市。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深化改革提高风险偏好。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同时全面深化改革。市场走牛一定需要强力政策扶持。
第二,流动性转向全面宽松。央行在14年4月和6月各进行了一次定向降准,同年11月降息,开启了降息序幕。货币政策从定向走向全面宽松的过程中,流动性不断改善,出现储蓄搬家,甚至杠杆资金入市。
那轮牛市并没有经济增长支持,对杠杆资金的清理在2015年6月份引发大调整,牛市行情就此终结。
整体来看,推动和影响牛市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增长、流动性、风险偏好和通胀等。05-07年、14-15年这两轮牛市的共同特点是,这四个因素中至少三因素发生共振才会开启一轮大牛市。
经济增长并非牛市的必要条件,但牛市一定需要流动性宽松和风险偏好提高。对于目前的市场,经济底预期有望在下半年显现,全球宽松背景下带来了流动性松动的预期,估值低等因素带来风险偏好上行,也就是说牛市已经具备了众多条件。
还有两个因素构成隐忧,一是猪价上行可能推升物价涨幅破3%,一旦破3,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会受到压制。二是外部纠纷还在继续,具体如何演变目前尚无定论。目前市场正处于牛市醒悟期的首次卖压阶段,市场整体处于被低估的状态,对于中长期的上涨是有利的,9月或是重要起点。
短期看,指数的全面走牛有困难,但电子、5G、养殖、消费等细分行业结构性走牛已经开始了。以贵州茅台(酿酒)、牧原股份(养殖)、沪电股份(5G)、安图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细分行业龙头股正在不断创历史新高。
我是张雷,每天分享最新的股市热点与个股机会。点击关注,精选文章《惨遭错杀的科技龙头:技术领先,严重低估》即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