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1月31日影响股市要闻解读
1、险资手握7000亿资金低仓位待机
去年12月底多家保险公司技术性加仓百亿元后,今年以来,险资再度处于观望状态。中国证券报记者综合多家保险公司信息发现,与25%的上限相比,险资目前股票和基金等权益类投资占比维持在10%-12%的中等偏低水平…
解读:宏观经济回落幅度、政策放松力度和时间点以及欧债危机发展情况是市场震荡重要因素,操作上仍要保持一份谨慎,目前股指已经反弹到重要区域,突破下降趋势线的动力和理由依旧不存在,这也就导致股指继续强力反弹面临巨大压力。
2、募资额大幅下调至不超过50亿元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30日拿到中国证监会上市批文,今日披露招股书启动A股发行。此次中国交建主动缩减发行规模,由原计划发行不超过35亿股下调至不超过16亿股,募集资金总额由原计划不超过200亿元下调至不超过50亿元…
解读:新股依旧继续发行,市场资金面补给却跟不上,对市场资金面有负面影响。
3、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布
工信部昨天印发《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称,“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需求将保持一定的增长,但与“十一五”相比,增速将明显放缓。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要取得明显进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
解读:短线利好有色金属股,但是近期的出现反弹乏力的迹象。
4、推进国际板写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
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印发《“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预计到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不含外汇市场)交易额将达到1000万亿元人民币,主要金融市场规模保持或进入世界同类市场前列…
解读:规划明确推进上海证券市场国际板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
5、谨慎情绪蔓延
昨日在欧盟峰会召开前,亚太股市结束本月初以来的上扬局面,普遍下跌,显示市场谨慎情绪蔓延。MSCI亚太指数昨日下跌0.7%,该指数在过去6周连续上涨,是自2010年10月15日以来的最长上涨时间。本月初,欧洲央行向金融系统注入了巨量流动性,加上美国承诺维持最低利率到2014年不变,并在投资者对中国放松银根、美国经济改善以及欧债将得到控制的憧憬下,投资者风险偏好加大,带动亚洲股市在2012年首月呈上扬走势。专业资金流向监测机构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的数据显示,在截至1月25日的一周里,EPFR追踪的各大分类新兴市场股基均吸引了资金净流入,其中,亚洲(除日本外)和拉美新兴市场股基“吸金量”创过去30周新高和自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最高。但是,在欧盟峰会前,投资者情绪快速转换为谨慎。
解读:目前a股也反弹到压力位,短周期顶部明显,调整压力也进一步加大。
6、创业板2011业绩起底近七成报喜
按照深交所对创业板公司业绩披露的要求,截至今日,285家创业板公司已全部披露了2011年业绩预告、业绩快报或年报,近七成公司报喜…
解读:目前创业板处于下降通道中,很多个股也是下降通道中,有的只是反弹而已,短期有些个股由于业绩预喜等因素,会出现一日游等短线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