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古遗址之齐长城遗址
(2019-01-16 14:53:27)
标签:
文化 |
(1)、齐长城遗址(泰山段)
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修筑的军事防线,属古遗址中的军事设施遗址,始建于齐桓公元年(685),经齐灵公、齐威王不断增修,至齐宣王时基本完成,先后历经400余年。现存于泰山的齐长城,分布于泰山管委巴山管理区、桃花峪管理区及大津口乡境内,是山东齐长城遗址的一部分,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山段齐长城遗址分西、中、东三段。西段始自泰安城西北15公里处,西起大南北沟(万德镇铁路道东山岭),沿泰山山脊线向东延伸,经冈门、马蹄崖子、仙人桥、春榆口、西瓮城、东瓮城至钉头崖,为随山势升降的分水线南侧斜坡上的石筑城墙,全长约1.25万米。现存部分高2.5米、底宽5—5.5米:中段经钉头崖东北的老鸹尖山、高山尖子、摩天岭、牛山口至药乡林场北山一带的“泰山北岗”,长约1.5万米,此段没有修筑城墙,而是利用山险代之;东段经药乡林场北山向东南至黄尖山防火瞭望台,全长约2150米,石筑墙体宽5—6米,现已坍塌。泰山段齐长城墙体构筑多是就地取材,只靠石楔垫、添、塞等办法,用乱石干垒而成。目前,西段尚存部分墙体,保存较好;东段坍塌严重,墙体石块散落,仅存墙址遗迹。泰山段齐长城遗址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建筑工程,虽历经2500余年,依然可见其当年风采,具有重要的军事、建筑、旅游和历史考古研究价值。
位于泰安市郊区、泰山区境北泰山山区分水岭上。西自窗户岭入郊区道 朗乡黄巢寨山,沿山脊折而东北,再入长清境。自界首北顶山又入泰安境,沿岱阴 泰历边界线崇山峻岭,经摩天岭、牛山口西北、马跑泉村北、讲书堂北、大药乡北、 长城岭、水泉子村、西门台、天马顶、梯子山、南天门,至四界首与泰安、章丘分 界线长城岭相接,长82公里,残垣断壁处处可见。其中东段最清晰,自大津口经黄前镇水泉子村西北的济泰公路山口,至下港乡谷山村一带,遗址绵延不断,长34公 里,高2-4米,底宽6-10米,顶宽2-4米,石筑,间以夯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