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哲学小史》冯友兰

(2022-09-17 07:18:35)
标签:

中国哲学小史

冯友兰

小书馆

分类: 人文社科
《中国哲学小史》冯友兰

冯友兰写的一本小书,其中主要的文章《中国哲学小史》只有百页,其它是冯老先生和其他人的一些文章附录。冯友兰将中国古代思想按照现代哲学的思想体系进行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哲学史解释体系。这本《小史》是“把中国哲学简洁地给一般读者以普及而生动的解说”。这本书和另一本由英文版翻译的《中国哲学简史》都是冯友兰的代表作。《简史》用英文写作,目的是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哲学,所以需要主要一个“化”字,而《小史》是给中国人看的,不必说很多背景,所以更加精炼。金岳霖评价:能把很复杂的事情说的很简单。这个就是高明之处了。冯老先生把哲学思想归类成了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三大部。中国古代的思想,天道之部分就相当于西方哲学中的形而上,即世界观;性命之部分,相当于西方哲学的人生哲学,即人生观;方法论在中国古代思想中讲的并不多,更多的则是修养的方法而不是为学的方法。从目录看,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孔子(必不可少),墨子,孟子,老子,惠施和公孙龙(名家),庄子,荀子,五行八卦(阴阳家),佛教和道教,还有就是周敦颐和邵雍,张载,二程,朱熹,陆象山和王阳明。诸子中的法家可能不是属于哲学家的就没有出现。这个和我看过的《中国哲学十五讲》的编排是类似的,这里就不赘述了。附录中有一篇文章《人生成功之因素》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冯老先生认为人的成功有三种:学问上的成功,事业上的成功和道德方面的成功。学问上的成功是有所发明与创作,比如大文学奖,大艺术家,大科学家。事业上的成功如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实业家等。道德方面的成功就是所谓的圣贤。按照孔子的说法就是立德立功立言。成功的因素呢,冯老先生认为是才,力,命。“才”就是天才,就是天赋的才能,教育的功用只能使天赋的才能充分地发展,就像园艺家种植种子,只能使种子充分发展,却不能在种子之外使之增加。“力”就是个人的努力。“命”就是机会,或者环境。一个人如果没有机会,即使天赋才能发奋努力,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冯老先生把成功和因素联系起来,认为学问的成功,天才成分占的多,没有天才,怎么用功也是无济于事。事业的成功,机会的成分占的多,做学问可以一个人做到,而事业的成功需要许多人的帮助,还要与人竞争,所以机会的成分较多,“莫以成败论英雄”。而道德的成功,努力的成分占的多。不需要天才,不需要机会,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成为道德上的圣贤。这里冯老先生还指出了道德成功的方法:就是“尽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能尽到,就是一个道德上的圣贤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每个人在他的岗位上,做他应做的事。”冯老先生的这篇小文章这两天细细品味,觉得很有意思。一方面能让人心平,即使学问没有成功,事业没有成功,也大可不必忿忿不平或者苛责自己,毕竟每个人的“才”和“命”是不同的,所谓“世事我曾抗争,成功不必在我”。而另一方面又催人努力,在道德成功方面是否做到了?这个不是自己做不到的,也不是可以找到借口的,就是自己是否努力了。自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