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俗与迷信》大家小书

(2020-02-08 08:58:16)
标签:

民俗与迷信

江绍原

大家小书

杂谈

分类: 人文社科

《民俗与迷信》大家小书

大家小书丛书的一本,主要是江绍原关于民俗学的小品文。江绍原是20世纪中国民俗学五大核心人物之一,是中国最早系统科学地研究我国迷信的学者。在江绍原的介绍中,我注意到在1931年前后他持续发表了关于民俗的小品文550余篇。对于民俗的研究,需要一种广泛的接触和深入的分析,才能达成科学的研究。我不喜欢那种理论上的社会民俗分析,抓住几个小事情反复理论,有点哗众取宠的味道。而江绍原在这本书中讲述的几个民俗方面,没有很晦涩的理论名词,却是有很广泛的调查基础。比如关于姓名的民俗研究。我们中国人对于姓名是有忌讳的,不喜欢自己的名字随便被别人叫的,感觉经常被人叫是一种不太吉利的事情,这也可以说成是一种迷信吧。所以皇帝的名字,在一个朝代里面都有忌讳的,要用别的字代替,而明州在明朝的时候也被改了名字。我想这个迷信有一个文化的基础,就是做人要低调。又比如传话。古代历史中经常会有市井小儿传唱的歌谣暗示了朝代更迭之类的事情,迷信的说法就是老天教给小孩唱的这些歌谣为了提示众人。我想这是迷信,没有道理的,终归是有人教给小儿的。然而通过这种迷信来传播社会主张,带上迷信色彩,就会更容易被人接受了,这也就是舆论的一个方法吧。再比如那种传信的把戏,我也收到过。高中的时候收到一封信,上面写着只要将这封信抄写十遍,发送给是个我熟悉的人,就能得到好运。还写到某某人因为抄写发送了十遍就遇到了什么好事,而某某人收到这封信没有抄送别人,结果遭到了不幸。刚收到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紧张的,一方面是因为似乎收到上天眷顾,被遴选而收到这样的信,有机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气,另一方面是因为惧怕不按照信中所说的做,会给自己带来坏运气。惴惴不安了好一阵子,然而后来收到这样的信多了,也就无所谓了的。迷信,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是谨慎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其实这种谨慎也是必要的,对不可知的事物的一种敬畏总比无知者无畏要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