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精神》钱穆
标签:
中国文化精神钱穆 |
分类: 人文社科 |

钱穆的一本小书,是他给军官开设中国文化讲座的记录稿。想来有趣,军官还需要开设文化讲座,似是和常识不合。不过在这本书里,虽是对武夫的普及,钱穆仍旧一如对文科学生般仔细,也多有想法的。其一便是对中国文化的推崇。也许那个年代,中国落后挨打以致于失去了文化自信,不是欧美便是苏俄,仿佛自己几千年的文化都是糟粕一无可取。钱穆却不以为然,相反,几千年未失却其文化的根基便说明有可取之处。在这本书里,钱穆没有说中国文化是什么,而是比较了中国文化和欧美文化的差异,并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差异的来源。钱穆认为,文化就算长时期的大群集体公共人生,而中国文化则是中国人经过了四五千年的长时期变化蕴积而到今天之所成。文化就是传统,没有传统就没有文化。所以那种想要抛却所有传统全盘西化的思想是不对的,抛却了中国文化,也就抛却了中国民族的生命。西方的文化更多的是追求物理,而中国文化追求的是做人,践行人道。所以中国的文化传统,一是在中国人,二是中国的家,三是中国的国,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务虚的文化是通过传承一代代留下来的。钱穆说了一个故事,说每个南北战争期间有个将军脾气特别大,家里的佣人都跑掉了。后来他落难了,有一个中国人跑回来帮助了他。他觉得很奇怪,中国人说我也不喜欢你,但是你落难了总是要帮助一下的,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这个中国人不识字,但是这种文化却是潜移默化地传下来了。后来这个将军专门在哥伦比亚大学成立了研究中国文化的讲座,取名“丁龙讲座”,就是以这个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在钱穆看来,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却胜过坚船利炮,让中国人几千年仍旧存在着。西方文化重视物质,而中国文化重视内心,“当下的满足”和“无穷的希望”;西方文化讲究“变”,而中国文化讲究“化”;西方文化专注于外露的事业,而中国文化专注于内蕴的性情;西方文化走的是偏反的曲折路线,而中国文化选择的是不偏不倚的中和路线;西方文化对自然采取的是科学和宗教的方法,而中国文化对自然保持着谦恭,并由谦恭而引出的无欲;西方文化因了狭小局促而重视创新,而中国文化因了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而讲究积累。所以在钱穆看来,中国文化相较于西方文化,不仅完全不同的,而且更佳优越。为了复兴中国文化,钱穆提出了七个心理条件,是为信心,决心,坚定心,诚心,虚心,耐心,牺牲心。其实世上任何事情不是需要这七个心理条件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