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略说荇菜、莼菜

(2014-09-07 16:47:33)
标签:

美食

荇菜

莼菜

家常野菜

西湖莼菜

分类: 植物世界

略说荇菜、莼菜

从小知道有荇菜,这是源于父亲的启蒙教育“关关睢鸠……君子好逑”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脑海中早已存在一幅窈窕少女在溪边摘采荇菜的清新画面,知道这是一种夏日开小黄花,叶浮在水面上,随水流动的水生植物,可入蔬菜。但总与莼菜混淆不清,以为至少是两种大致差不离的水生植物。直到上世纪80年代在杭州定居后才看到了和吃到了真正的莼菜,知道这两种植物完全不是一码事:莼菜属睡莲目莼菜科莼菜属,而荇菜则为龙胆目菜科菜属,连“目”都不相同(植物学分类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

我是大错特错了。但以后知道虽然两者在外形上相似,仔细辨认还是容易区分开的:荇菜的叶在靠近叶柄处有缺刻,而莼菜是卵形的,荇菜开的是黄色花,而莼菜则是紫花,一目了然。荇菜原产中国,叶片小巧别致,黄色小花浮出水面,花期又长,点缀庭园水景,作成小品相当不错。世界各国多有引种,徐志摩在“别了,康桥”一文中所提到的“软泥中的青荇”即为荇菜,像英国这种注重园艺的国家在伦敦都有引种。荇菜之受欢迎可见一斑。http://s8/mw690/002LMLVigy6LUEiVxXhb7&690

http://s2/mw690/002LMLVigy6LUEjhySZ01&690

自古至今,荇菜只是一种家常野菜,远不及顶顶有名的莼菜,有词为证:《摸鱼儿 莼》(清宋革)“露葵生处春洲远,翠叶紫茎铺水,轻摘起,参差荇菜浑难比。”

莼菜是杭州的名优特产,西湖莼菜更是名扬天下。有典故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每到杭州,必以西湖莼菜调羹进餐,回京后每派人定期运回宫廷食用,可见喜爱之程度。莼菜鲜嫩滑腻用以调羹作汤,清香浓郁,实为宴席上的珍贵食品。古代诗人也无不赞叹之:

唐 白居易 “犹有鲈鱼莼菜头,来春或拟往江东。”

宋 陆游 “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莼丝滑欲流。”

宋 东城 若问三吴胜事,不唯千里莼羹。

近代的教育家 叶圣陶先生还专文写“藕与莼菜”称颂,见《叶圣陶选集》第五卷。

莼菜本身并无特殊滋味,特别之处在于口感,其嫩茎叶背面有类似琼脂的胶状透明物质,与鲜汤配伍,更突出了汤的品位,如在杭州有一道名菜叫“宋嫂鱼羹”,其中便常加莼菜。有次儿子带我们去苏州东山吃“水八仙中,也以莼菜调羹。在国外人们也喜欢在汤中加入“增稠剂”如加羊角豆(黄秋葵)已经是了不起了,其效果往往也只是“浓汤”,那里比得上我们用莼菜作羹,即滑嫩又有“清爽”的感觉,美哉!http://s16/mw690/002LMLVigy6LUEiYNH1ef&690

http://s4/mw690/002LMLVigy6LUEj8vd113&690

莼菜植物学小贴示:

莼菜为睡莲目莼菜科莼菜属(Brasenia purpurea,Casp),英文名Water shield。李时珍谓:其之叶形似马蹄,故古人称之马蹄草,别名蓴,老百姓有叫水荷叶者。

它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水生植物,长于池塘静水中,其根/匍匐茎沉埋于淤泥中能无性繁殖,茎从埋于水中的根茎中长出。沉水叶细裂;飘浮叶具卵形,直径约5-10cm,主叶柄上会长出若干个不等长的叶柄,联结于叶中央。浮水叶的叶面上常被有角质/腊质,以防止组织受潮而下沉。其茎与嫩叶的背面常覆有透明胶状物质。人们常于4月下旬至10月下旬,摘其未透出水面尚未展开的卷叶之嫩梢作珍贵菜肴的配菜。莼菜的花不大,1.3-2cm之间,狭窄的3-4片幅射状排列,含浅红色的花青素,在接触空气后转为紫色。小型果实呈棒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