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怎样上好文学欣赏课
(2014-04-30 15:52:19)
标签:
一杰早期教育老师课程欣赏课幼教教育 |
分类: 今日分享 |
儿童文学的欣赏是指孩子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艺术形象感受、体验、抽象的一种精神活动、审美活动。
这是由欣赏客体和欣赏主体之间建立起一定审美联系而造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它的过程是感受形象、体验玩索、审美判断的过程。
儿童文学欣赏所涉及的内容广泛,不仅包括诗歌、童话、散文,还包括寓言、神话、科学幻想故事等。它是幼儿园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老师们应该如何上好文学欣赏课呢?
文学欣赏课可以和情景游戏、课堂表演、口语交际、环境沉浸等相结合,以下有一些具体的方法进行。
提问法
提问法是儿童文学欣赏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主要在以下几种情形中运用:一是活动开始时,以提问引出作品,为欣赏作品内容做铺垫。二是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时,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层层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应能引起幼儿对作品内容的回忆、帮助幼儿领悟作品的主题,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将自己对作品的内心体验表达出来。三是在欣赏活动结束时,我们往往会用启发性的提问语言引导幼儿理解体验作品,迁移作品经验,进而扩展想象和讲述。如散文《假如我是老师》,我启发幼儿学习用“假如我是老师……我要……让……”的句式来仿编,幼儿都编得非常出色,如“假如我是老师,我要教小朋友们学画画,让每个人都成为小画家。”“假如我是老师,我要和小朋友们玩好多游戏,让每个人都快快乐乐的。”通过提问创编,使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过,创造性提问较适合年龄大点的孩子,对小班孩子,一般采用回忆性和体验性的提问。
在使用提问法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多听少问,尤其不要过多地运用回忆性的提问。因为这种提问很容易千篇一律,容易造成幼儿的厌烦心理。二是要注意提问法使用的时机和技巧。不可随意停下来进行提问,这样会破坏故作品的完整性,降低幼儿兴趣。也不可以连珠炮似的在同一时间向幼儿提出几个问题,而要按顺序统筹安排。
讨论法
讨论法也是文学欣赏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一般在中、大班使用。讨论法一般运用于理解作品阶段和创编作品阶段。在幼儿已基本理解作品内容后,为进一步调动幼儿情绪,以深入理解作品内涵,教师一般可采用讨论的形式,让幼儿积极动脑筋思考作品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而在创编阶段,教师运用讨论法是让幼儿对作品做一个简要的分析,然后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合理性的创编。这种讨论有助于幼儿在表达自己看法、了解别人想法的基础上拓宽思路,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师在运用讨论法是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幼儿讨论后,要引导他们进行归纳、总结。二是讨论中要充分发挥所有幼儿的积极性。尽量采取分组式讨论,对那些不擅长言辞的幼儿,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关注,鼓励他们将内心的感受讲出来。
中断法
中断法可运用于中、长篇作品的欣赏中。这些作品由于篇幅较长无法一次讲完,因此,教师在情节扣人心弦处有意停下,且每次中断时巧妙设置疑问、悬念,让幼儿猜想,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短篇作品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以引导幼儿进行思考、联想。如:让幼儿猜一猜接下去会怎样,在幼儿简短议论后继续讲述、欣赏作品。
教师在运用中断法时,要记住中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因此,中断法的运用要适时、适当,要少而精,不宜频繁使用,切忌随意中断。
文学欣赏课可以帮助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和文学熏陶,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幼儿知识,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所以说文学欣赏课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以上的内容可以帮助老师上好每一堂文学欣赏课,培养出更出色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