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新任校长的几点建议

(2022-05-26 15:42:28)
标签:

教育

教学

管理

理念

方法

分类: 管理精粹

偶然翻开《成为研究者》,为在教育路上孜孜以求的研究者点赞。结合多年担任校长的经历,我认为做一名校长容易,但做好一名校长就不容易了,如果要做一名有思想、肯创新、敢实践的好校长就更难上加难了,特别是国家双减政策出台后,作为学校新任校长以及学校新到任校长,如何在校长岗位上成为研究者,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1.深入调研,形成全体教职工认同的价值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合格的中小学校长不应只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而且应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深厚的理论素养。


作为一名校长,不仅要制定目标管理细则,让目标落实到实处,科学设置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责任制管理,而且还要科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注重师生的整体参与性,最后还要重视学校特色创建,寻找特色办学的切入口,注重规划和特色成果宣传,兼顾服务师生的发展状况。


一个校长刚到一所学校,必须先保留学校固有的优势,然后精益求精,再次停止一切无意义的行为,最后要开拓创新,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如果学校已经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价值文化体系,新任校长要不断学习,让自己融入到这个价值文化体系,如果学校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价值文化体系,就要新任的校长通过调研、走访对新学校的办学目标、教育理念、教育追求、育人观念、教学模式、德育模式、办学要求、办学措施进行深入的调研,形成大家认同的方案,并加强全体教职工的培训,让大家认同学校的价值文化,并落实到人心,付诸于行动。


2.确立规则,形成全体教职工认同的制度文化。


校长要引领教职工形成规则意识,一所学校没有明确的制度,就没有管理的公平。现在网络上有人提出好的学校没有制度,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心灵鸡汤。社会没有规则、国家没有法律、单位没有制度,哪来的公平。其实,管理就是管住原则,理出思路,就是为了使人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提高,使人、时、事得到合理和谐的发展。健全制度的运行机制,就是要针对管理中的对象、目标、内容、措施、考核的薄弱环节进行精准识别,让制度从墙上落地,付诸实践,在执行中体现效率。


校长在制定制度时要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使制度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如何掌握好学校的价值文化、制度文化、执行文化的火候,就要看校长的人文素养能力了。管理中不仅要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树榜样、作表率,还要明确学校管理部门及其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到思路、职责清晰,做到有责有权,敢于担当。工作中要互相沟通、互相通气,互相协作、互相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校长在设计制度时要形成体系,涵盖校园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档案管理、后勤管理等各方面,要具有操作性,着重“精细实”,做到事对事、点对点,有量化标准,有执行要求,真正将制度的规范管理落实到实处,形成全体教职工认同的制度文化。


3.以人为本,形成全体教职工认同的德育文化。


没有对人的尊重思想,就没有教育。搞教育的人要有想法和做法,一个校长在学校要想尽方法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上来。人与人之间有感情的时候,钱是不重要的,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的时候,钱是最重要的。在绩效管理的今天,校长要改变管理模式,要让教师以校为家,要有主人翁意识,学校的好坏要与自身绑在一起,要让老师有归属感。人贴上什么标签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要考虑老师积极的一面,以善意的眼光看待一切,用放大镜看优点,用哈哈镜看缺点。


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决定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管不好,说明干群关系一定不好。教不好,说明师生关系一定不好。一个校长爱所有老师肯定做不到,要让老师爱校长,这样大家都开心。想办法不是让老师好好教书,而是让学生好好感恩自己的老师,让老师收获最大的人气。当老师最大的成就就是学生感恩,当老师最大的失败就是学生记不住自己。要培养学生关爱老师、感恩老师、感动老师,凡是学生的活动,均要邀请老师参加。


作为一名校长,不仅要把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作为抓手,加强师德教育、师德考评、师德监督与奖惩、师德表现的常态管理,而且还要开展师德典型的宣传教育,科学运用师德考评的手段和表现,弘扬正能量。不仅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依据教师专业要求,规划好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并积极组织好教师的校本研修活动,而且还要让教师快乐发展和幸福的工作着。教书育人是两码事,教好书,不一定能育好人,但育好人一定对教好书有利,因此,学校的工作主要是要通过积极向上的活动和规范的养成教育,先要育好人,然后再教好书。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学业状况的管理,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时间,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更要关注学习压力和负担,让学生快乐学习,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只有这样以人为本的管理,才会形成全体教职工认同的德育文化。


4.勤于实践,形成全体教职工认同的执行文化。


没有对事的行动实践,就没有执行文化。校长要坚持原则,不能武断表态,大事要坚持集体研究,小事学会沟通。如果集体研究或决定了的事情,这就要求所有人员去执行,只有将集体意见付诸行动,才会产生执行力。


从年级特点看,要重视过程管理。中学要有质量管理意识,先要求老师切实搞好教学的“六认真”,关注细节,踏实工作,做个称职的老师。其次要求领导狠抓教师课堂常规管理,让课堂教学出效益,让课堂出质量,做个敢管善管的领导。最后要求学生树立兴趣,形成良好习惯,重视课前预习、课中解惑、课后温故的作用,做个勤学好问的学生。小学要有养成质教育思想,首先要求老师做一个有爱心、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肯吃苦的好老师。其次要求领导做一个有思想、善于为培养学生养成教育活动策划的好领导。最后要求校园要符合学生成长、年龄特点、处处体现育人氛围的文化内涵。幼儿园要有课程游戏化实践,首先要求老师做一个有爱心、基本功扎实、为幼儿快乐成长服务的好老师。其次要求领导做一个有思想、敢于创新、引领课程游戏化教育活动的业务能手。最后要求幼儿家长做一个配合学校、支持学校、做好家庭教育的的好家长。


从学校管理而言,要明确管理职责。校长既是学校的决策者,又是纪律制度的执行者,要学会十个指头弹琴的道理。涉及班主任的班级和学生的德育常规管理(包括班主任管理以及安全、纪律、卫生、活动、评比等工作)就应该由分管德育的校长和德育处、团(队)总支负责;涉及教师的教学教研和学生的学风的教学常规管理(包括教师管理以及教研、课务、考核、实验、学籍等工作)就应该由分管教学教研的校长和教务处负责;涉及师生伙食、物资采购、分发和财务、基建等后勤服务管理(包括教师、学生生活服务、学校勤杂等)就应该由分管后勤的校长和总务处、会计室负责;党支部、工会负责党员干部及职工的思想教育,进行政治业务的学习和职工活动管理,并加强对学校人事安排和行政决策的监督,发挥民主管理的作用,形成全体教职工认同的执行文化。


5.善于总结,形成全体教职工认同的学校文化。


学校教育,就是抓学校管理。管理就是要有计划、有总结、有布置、有落实、有反思,只有这样,管理才会有质量。学校教育就必须加强教学和教研工作的管理,开展多样活动,提升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水平。要想改变教育不均衡的现状,必须先转变观念,真正让教师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校动起来!让教师动起来,就是要求我们狠抓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提升师德师能的水平。让学生动起来,就是要求我们开展各种活动和养成教育,提升学生治学的能力。让学校动起来,就是要求我们加强学校文化和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建设,提升学校办学的活力!


校长管理学校,不仅要学会做事,而且还要学会总结。校长在学校中做事,主要是通过会议进行布置落实的。学校会议形式多样,有校务会议、行政会议、党员政治学习会议、教师业务学习会议、安全会议、职工代表会议、教学质量分析会议、备课组会议、教研会议、后勤会议、年级组会议、团队会议、学生会议、班主任会议、部门工作会议、班级工作会议、各项活动预备动员会议、各项总结会议、各项创建会议等等,这就要求校长要提前备会,要形成会议材料,通过会议统一思想和认识,明确分工和责任,找到工作的针对性。


校长工作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善于总结,要做一名敢想、敢说、敢做的校长。要学会写作,不断整理自己零散的思维,要善于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做一名思考者、研究者。作为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把教学工作作为管理的中心工作,做好“管”“教”“学”的常规管理,而且还要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课堂文化构建。更要求教师把为人师表作为生活的主题,把健康当作快乐的保障,把读书当作快乐的源泉,把课堂当作快乐的舞台,把教研当作快乐的动力,把家庭当作快乐的港湾。也要求学生把阳光和阅读作为学生生活的主题,在追求理想中获得快乐,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快乐,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快乐,在创新创造中获得快乐,在运动活动中获得快乐。


过去的教育是要靠情感来维系,今天的教育就要靠制度来规范,而明天的教育就应该靠文化来引领。我们坚持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把学校文化建设当作校长的追求。一所学校只要有共同的价值文化、制度文化、执行文化、道德文化,才会形成全体教职工认同的学校文化,学校才会发展,这也是新时期校长的使命所在。——转载于微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