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人厚道,天不欺
(2022-04-03 22:14:27)
标签:
转载 |
分类: 感悟人生 |
人厚道,天不欺
严循东
左宗棠说:“做人精明不如厚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从不是精明的人,而是厚道的人。
厚道的人,为人忠厚、实诚不会欺骗别人,待人诚诚恳恳而不尖酸刻薄,做事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这样的人,不仅能赢得别人的好感,还能获得更多人的帮助。
1.厚道,是一个人的最大底牌
人最大的底气,源于自身的品德.就像《周易》中那句话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道,是看不见的道德;厚道者,能沉得住气;在人际交往上,厚道是基石,它并非一时一事的犀利,是别人经过回味的赞赏;厚德载物,厚道的人有主张。
春秋的鲍叔牙与管仲一起做生意,结果管仲拿走比较多的钱。人家跟他提醒,他不仅没有计较,还说管仲家里比较穷,体恤他的情况。
厚道的人不占人家的便宜,无论在什么境遇下,都活得明白、轻快、洒脱。
孔子参加人家的丧礼,在有丧事的人身边,他都能感同身受,自己替他们悲伤,连吃饭都不会舒服,那种时时都能体恤别人的心情也是一种厚道。
明朝杨荣,他的祖父和曾祖父以摆渡为生,刚好遇到大水,他的祖父跟曾祖父“惟救人”,所有的货物都没有拿,当地人还笑他们愚笨,这么好,发一笔横财的机会都不要。
体恤到人家有生命的危险,就拼了命的去救,这就是一种厚道。厚道的人懂得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能做的,就尽自己努力去做,所有与厚道之人相交,无需设防,他会想着你,帮着你。
老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若愚。”厚道的人,并不是真的愚笨,而是他们有更高的德行,不让自己去做错误的事情。
他们表面看着温和似水,实则是抱朴藏拙。厚道之人,厚德载物,仰不愧天,俯不怍地,以诚相待,赢得人心。
这样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更能获得长久的成功。
2.做人,精明不如厚道
《老子》中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红楼梦》中宝玉至太虚幻境看见一首形容王熙凤的曲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做人不必太精明,太会算计的人,往往会失去很多东西。和坤年轻的时候,只是一名小小的侍卫,但是因为天资聪颖,在乾隆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才学后,被提拔为军机大臣。然而,当官后的和坤,并没有踏踏实实用自己的才学给自己谋出路,而是一直耍权弄奸,利用自己的聪慧,疯狂敛财。和坤一位,做人精明一点,才能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富裕,让自己过得更好,却没想到,最后他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仅被嘉庆皇帝抄没全部家产,还丢了性命。
苏东坡聪明一世,不过却因聪明而宦海沉浮,他曾经写诗云:“人皆养尔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宇宙乾坤,生生不息,日日夜夜,辛勤运转,没有因故而停歇,没有因寻找理由而停止。正因为天道如此之厚道,所以,地球上的人类,亦是崇尚天道自然,以厚道而为荣。
3.人厚道,天不欺
地厚养万物,人厚载物鸿运来。有句话说:“小人处事,于利合者为利,于利背着为害。”厚道的人,不会精于去算计自己的利益,更多时候是为了他人让利。
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秦穆公最喜爱的一匹良马,被岐下三百多个乡下人偷偷杀掉吃了,虽然心痛,但当官吏抓到这三百人,打算严加惩处的时候。秦穆公却说:“我不能因为一匹死去的马,去让三百人收到伤害,听说吃了良马的肉,如果不喝酒,就会对身体有害。”于是,他不仅没有惩罚他们,还赏他们喝酒,最后放了他们。后来,秦国与晋国鏖战,就在秦穆公的战车陷入囹圄,形势十分危急的时候。忽然有一群人奋不顾身地冲上去与晋军死战,最后晋军被打败,穆公得以脱险。
后来秦穆公才知道,帮他杀出一条血路,救他于水火的,正是当年吃了他的马的那些乡下人。正是秦穆公的善良和宽厚,深深感动了那些当年偷食他爱马的乡下人,也给了他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候,能够拼命杀出重围,救出当年恩人的胆量和勇气。
厚道,不论作为人品还是作为德行,都是最能打动人的。好人会有好报。厚道之人,必有厚福。厚道,是一种做人的境界,是一种处事的智慧。
厚道的人,不会欺骗、使坏,让人更放心。与厚道之人相处,如沐春风。人若欺你,天会护你;人若欠你,天必还你。
所以,人厚道,天不欺。余生,愿你做一个厚道的人,得厚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