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是全社会的事情,不能全压在学校、教师身上!
(2022-03-25 21:21:40)
标签:
教育教学双减 |
分类: 政策声音 |
“双减”是全社会的事情,不能全压在学校、教师身上!
“去年‘双减’政策提出并且落实以后,很多人想当然以为‘双减’就是学校的事,甚至说‘双减’就是老师的事情,这种认知是非常要命的。其实,‘双减’一定是全社会的事情。”
—— 特级教师王崧舟
01.首先是政府的事情
王崧舟认为,“双减”,首先是政府部门的事情。
“市长、省长首先要负起责任来,最起码要给学校增加生均的公用经费,生均公用经费不增加,课后服务怎么办,老师们不能白干,这么辛苦。”王崧舟说。
02.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要
王崧舟认为,“双减”政策的施行,教育行政部门也非常重要。
“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去协调各种社会资源,不要让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学校、老师身上,长久以往是要出问题的。”
王崧舟建议教育行政部门主动协调各种社会资源。
比如周边的高校、团委、妇联、政协、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青少年宫……这些社会资源动用起来,让他们介入到“双减”服务中去,承担相应的服务责任、管理责任和指导责任。
03.借助各种社会团体的力量
“双减”之下,王崧舟认为各种社会团体也要积极地参与进来。
“现在社会培训机构,很多老师都下岗了。其实这些老师有相当一部分原来就是从公办学校出去的,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着非常强的教学能力,课后服务可以借助这些老师的力量、挖掘他们的资源。”王崧舟说。
04.校长要为教师着想
王崧舟特别提到,“双减”之下,校长也非常重要。
王崧舟认为,校长首先不要给教师下达所谓的晚托率指标。他也提到,有不少校长,1个班级40个学生,非要40个学生都参加晚托才满意。
王崧舟建议局长不要拿晚托率去要求学校,校长不要拿晚托率去要求老师。因为有些家庭本身就有条件,孩子不需要参加晚托。
“我觉得真正有担当有良知的校长,首先不要给教师下达指标,并且不要动不动把各种晚拖的事情跟评职称跟评先进挂钩。”王崧舟说。
同时,王崧舟还提到,要拒绝非教育的、非专业的社会事务进入到学校来。不要动不动让教师去做志愿者、去做服务、去整理档案……
“要为老师着想,因为为老师着想就是为孩子着想,最终就是为人民服务。”王崧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