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蔡邕论文《篆势》《隶势》《笔论》《九势》今译

(2016-04-25 08:20:50)
分类: 书法

        蔡邕

      (133/132年——192年)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通经史、音律、天文,善辞章,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能总结前人用笔经验,结构严整,点画俯仰,体法百变,有“骨气洞达,爽爽有神”的称誉,在当时及后世影响颇大。熹平四年,与堂谿典等写定《六经》文字,部分由邕书丹于石,立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石始立,观看者的车马填塞街道。又传说他曾与鸿都门外见工匠用帚写字,得到启发,创“飞白”书。

        蔡邕不仅是东汉的大书法家,而且是汉代书法理论的集大成者。传世书论有《篆势》、 《笔赋》、《笔论》、《九势》等,尤其是《笔论》和《九势》,在中国书论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其《笔论》开篇就提出“书者,散也”的著名论断,论述了书法抒发情怀的艺术本质 ,以及书家创作时应有的精神状态。随后则论及书法作品应取法、表现大自然中各种生动 、美好的物象,强调书法艺术应讲求形象美。《九势》首先提出了“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的重要思想,揭示了书法美的哲学根据,阐发了汉 字结构本身所蕴含的美感因素。接着,他又阐述了八种运笔规则,要求通过运笔来表现生 动有力的笔势。故亦有题作《九势八字诀》的。蔡氏的这些重要思想和观点,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笔论》和《九势》都被收入宋代陈思的《书苑菁华》一书,才得以保存流传至今。

 蔡邕因负盛名,所以后世把一些碑刻和论著附合成蔡邕名义的伪作也不少。据说其真迹在唐时已经罕见。

      《篆势》

字画之始,因于鸟迹,仓颉循圣,作则制文。体有六篆,要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纡体效尾,长翅短身。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緼。扬波振激,鹰跱觯鸟震,延颈协翼,势似凌云。或轻举内投,微本浓末,若绝若连,似露缘丝,凝垂下端。从者如悬,衡者如编,杳杪邪趣,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蚑蚑翾翾。

远而望之,若鸿鹄群游,络绎迁延。迫而视之,湍漈不可得见,指撝不可胜原。研桑不能数其诘屈,离娄不能睹其隙间。般倕揖让而辞巧。籀诵拱手而韬翰。处篇籍之首目,粲粲彬彬其可观。摛华艳于纨素,为学艺之范闲。嘉文德之弘蕴,懿作者之莫刊。思字体之俯仰,举大略而论旃。

《隶势》

鸟迹之变,乃惟佐隶。蠲彼繁文,崇此简易。厥用旣宏,体象有度。奂若星陈,郁若云布。其大径寻,细不容髪,随事从宜,靡有常制。或穹窿恢廓,或栉比针列。或砥平绳直,或蜿蜒胶戾。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修短相副,异体同势,奋笔轻举,离而不绝。纤波浓点,错落其间。若钟虡设张,庭燎飞烟。崭嵓嶻嵯,高下属连。似崇台重宇,层云冠山。远而望之,若飞龙在天;近而察之,心乱目眩。奇姿谲诞,不可胜原。研桑所不能计,辛赐所不能言。何草篆之足算,而斯文之未宣?岂体大之难睹?将秘奥之不传?聊俯仰而详观,举大较而论旃。

《笔论》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九势》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画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横鳞,竖勒之规。
  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一  篆势   
    ......
    
   
 远而望之,若鸿鹄群游,络绎迁延。迫而视之,湍漈水边  漈,水涯也。——《玉篇》  不可得见,指*(撝) huī 不可胜原。研桑不能数其诘【jié释义追问;责问:盘诘|反诘】屈,离娄不能睹其隙间。般倕chuí揖让 【揖让yī ràng  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而辞巧。籀zhòu诵拱手而韬翰tāo hàn 韬翰 犹韬笔。谓不写作。。处篇籍之首目,粲粲【粲(càn),形声,鲜明的样子。】彬彬其可观。华艳于纨素【wánsù精致洁白的细绢 】,为学艺之范闲。嘉文德之弘蕴,懿 作者之莫刊。思字体之俯仰,举而论旃【zhān文言助词,相当于“之”或“之焉”】
   
  
 远远地观看这些书作,像是一群鸿鹄在天空翩翩飞舞,来不绝。靠近细看这些书作,(其笔势)又有如湍急的流水源源不断,不知其所来何处。(善数的)研桑(即计研和桑弘羊)也不能数出这些书作中笔势的曲折,(有眼力的)离娄也看不出这些书作的结体的间隙。(有名的巧匠)般倕(即鲁班和倕)对也要推让而辞去巧名,(创制文字的大师)史籀和沮诵也要拱手搁笔了。我安排书籍的篇目,感到鲜明美好极可观赏。华艳的(字)展示在洁白精致的细绢上,是(我们)学习书法艺术的典范。(我要)宣扬礼乐教化的丰富意蕴,赞颂篆书创制者的莫大手笔。考虑到文字形体的各种情形,这里就只举其大略说说而已。
二  笔论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写字,是闲散的事。要写字先要放开胸襟,放纵情性,然后去写。如果是迫于事务(而书写),就是有中山兔毫(这样的好笔),也是写不出好字来的。大凡作书,先要默坐(下来)静静地思考,任情适意,不与人交谈,心气平和,神情专注,有如面对皇上,(这样)就没有(写)不好(字)的了。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写字的准则是心里要有字的形象。像坐像走,像飞像舞,像往像来,像卧像起,像愁像喜,像虫子吃树叶,像利剑长戈,像强弓硬矢,像水火,像云雾,像日月。纵横都有物可象征的,才可以称之为书法呢。
三  九势 
     
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矣,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国在其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这文字产生于自然,自然既然在文字中确立,阴阳也随着产生了,而阴阳产生后,文字的态势也就出现了。(书写时)起笔要藏锋,收笔要回锋,笔锋要落在(笔画)之中,书写有力,字才会有如人的肌肤一样美丽。所以说:势来不可阻止,势去不可遏制,只有笔毫柔软才会产生这样奇异的现象来啊。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笔(要注意)字的结构,上部要覆盖下部,下部要承接上部,使字的间架结构能彼此照应关联,不要使形势相背离。 
  
  
 
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
转笔,应使笔画左右相互呼应,(笔断意连),不要使间断处孤立地显露出。 
  
  
 
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 
   
 
藏锋,表现在笔画的起笔和收笔的笔迹上,(书写时)笔画向左则先向右行笔,到笔画写到左端时,又要向右回(锋收笔)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藏头,笔毫逆入藏锋后,顺势按捺下去,平铺纸上,使笔锋总在笔画中心运行。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
 
护尾,书写笔画到最后时,用力回锋收笔。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疾势,出现在短撇和波画之中,又在那竖画的紧趯之内。
 
   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 
  
 
掠笔,在长撇的趱锋和峻趯中用到它。
 
 
  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涩势,(犹如)在紧张快速战斗向前推进的办法之中。
 
 
  横鳞,竖勒之规。 
   
横画有如鱼鳞,看起来平而实际上不平,竖画如勒马缰,放松中又时时紧勒,这就是写横画和竖画的规则。
 
  
 
此名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上面)这些叫做九势,知晓它们,就是没有名师的传授,也能与古人相妙合。只要笔墨功夫深厚,就可进入(书法的)妙境的。

 

 

http://www.ps123.net/Art/UploadFiles/200904/2009040213354157.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