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用21年读完《百年孤独》
(2011-11-19 18:56:50)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化谈评 |
莫言:用21年读完《百年孤独》
2007-07-24
●农村故事征服香港读者
作为第18届香港书展上分量最重的作家之一,莫言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明星型”的于丹和易中天。
莫言对香港读者的征服,在于他一肚子的关于农村、关于高粱地和关于饥饿的故事,给了香港读者以完全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莫言此次在香港书展上有自己的作品《檀香刑》推出,他还在书展上作了《我的文学创作道路》的演讲。
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莫言自爆了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一直被誉为中国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莫言其实是直到今年7月3日,才完整地读完《百年孤独》,并发现这部伟大的作品存在着不少问题。
●四大关键词解读莫言作品
记者:你的长篇小说都非常庞大,动辄就是数十万字,而且在风格上又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那么在阅读上究竟有没有什么途径,可以使读者在理解作品时更容易一些?
莫言:我的小说有几个关键词:
第一是“饥饿与食物”。我出生于1960年,在5岁到10余岁的时间里,最关心的就是食物的问题,村子里到处都是被剥光了树皮的树,为此我写过三篇散文,其中一篇就叫做《忘不了吃》。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学校拉来了一些闪亮的煤球,他们比那些不发光的煤球要轻一些,里面有一些植物的化石,一个同学就开始拿着煤球吃,并且说很好吃,然后我们就都开始吃,包括我们的老师也开始吃。其实煤球也没有那么难吃,当然,最后的结果是校长怕我们把煤球吃光了,所以把它们都锁进了办公室。在我的小说里你可以找到大量的关于寻找食物的情节描写,这些描写有些是高尚的,有些是卑下的,比如在《粮食》里,我写到一个母亲,将食物囫囵吞到肚子里带回家,然后呕吐出来,煮给婆母和孩子吃,一直这样,最后导致她一看到瓦罐,就会习惯性地呕吐不止。这听起来很恶心,但这表现了一个非常女人的伟大和牺牲精神,我一直都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电影情节,还曾经建议张艺谋拍成电影,由巩俐主演,但没有成功。
第二是“儿童苦难史”。在我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中,我写黑孩子跟石匠在一起时,用锤子将手砸出了血,也不吭声。这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象征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但孤独的儿童和儿童的孤独也是了解我作品的一个途径。
第三就是“梦境和幻想”。《透明的红萝卜》就是我由一个梦而受到的启发,我梦见一片胡萝卜地里,一轮红日东升,一个女神从地里冒出来,我从梦中醒来,然后抓起笔把梦写下来,再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实的素材,创作出了这本小说,这也是我很多小说的创作基础。
第四是“动物和植物”。我小时候有5年的时间是跟牛群和草木虫鱼在一起,所以对它们充满感情,当我在写作中写到草木虫鱼的时候会常常跳离主题写得很远。比如我写一个爱情故事,写一对恋人站在树下,我就会开始写这棵树,写了几千字后才发现,爱情只写了200字。我最新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则令我几十年来累积的对动物的感情得到了极大的释放,我写一个地主死后不断地经历着轮回,一世为牛、一世为驴、一世为猪、一世为狗,最后才为猴。有人说我写牛和猪的那段最好,这跟我的经历有关,我小时候就是放牛的,而我在生产队的时候喂过猪,所以对它们的习性非常了解。
记者:很多人可能会忽略一点,在沉重的主题之外,你的写作其实有很大的幽默成分,是吗?
莫言:幽默是农民的天性,刚才我讲了那么多的农村的苦难,但在日常生活中,农民依然有很多乐趣,苦中作乐是中国农民在艰难的环境下生存下去的一种调剂方式。在累得动不了的时候,还有人讲笑话,在饿得动不了的时候,也有人讲笑话。
我的《生死疲劳》就是一部我所有作品里少有的能让人喷饭的作品,你一定会笑出来,当然,也一定会哭出来。这是我写作最快的一本书,49万字,43天时间,我是拿笔写的,我虽然年纪比较大了,但是一坐到电脑前我还是很贪玩,不是浏览网站就是玩游戏,有时候一个游戏玩完就该睡觉了。所以我这次抛开了电脑,用笔写作,用那种一次性的软毛笔,一下子用了80多支,写了900多页手稿。一气写完后我发现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是字写得还不错,结果这个手稿被我一个朋友用10条中华烟换走了,所以我现在建议那些写作的朋友,还是用笔写,因为手稿还可以换烟抽,可以换钱。
●看完《百年孤独》意识到重复不是耻辱
记者:很多人拿你跟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相比,将你的写作风格称为“东方的魔幻现实主义”,你对此怎么看?
莫言:我第一次看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在1985年,一个冬天的晚上,看了第一页之后我就拍案而起,心里想,没想到这样的东西也可以写成小说,这样的东西在我们农村不是到处都有吗?这彻底粉碎了我旧有的文学观念。但从1985年冬天开始,这本书一直放在我的床头,我不时地翻一下,每看到一个情节都觉得其实可以发展为一个长篇。可我从来都没有看完,只到2007年7月3日,我下了决定,一定要把这本书读完,否则就太对不起加西亚·马尔克斯,因为明年2月我在东京可能会跟他会面。所以我就用了整整6天的时间,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读完了。读完之后的感觉就是,即便是马尔克斯这样伟大的作家也有败笔,我认为整部小说只需写18章,而他写了20章。他的小说中有大量的情节重复,我就经常被批评把在短篇里写过的情节写到长篇里去。通过看《百年孤独》我意识到,重复并不是一个问题和耻辱。(笑)
记者:明年见到马尔克斯,你会对他说什么?
莫言:首先我要告诉他你把我们都害苦了,害我们很多人读不懂你的书。然后我要感谢他,感谢他哺育了无数的中国子孙。
记者:以后你的创作方向是什么?
莫言:我已经到了一个开始回忆自己的前半生的年纪,在我回忆过去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地方我必须像避地雷一样地绕过,这些地方就是我的过错和罪过,我决定要用文学的方式忏悔。
记者:会是自传体方式吗?是不是受到王蒙最近写自传的启发?
莫言:我不会像王蒙那样,我要这么写的话,没什么意义,我一写要么是猪圈,要么是高粱地,没什么好玩的,也不会有人看。我不会用回忆录的方式写,而是用小说来写,在我看来,每一个小说家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他的精神自传,而每一个小说家的自传都是当小说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