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情窦初开家长应该怎么办

(2019-06-22 14:22:28)
分类: 教育论谈

孩子情窦初开家长应该怎么办

 

     编者按:

     近期,不少家长朋友在与我沟通孩子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孩子的表现时,普遍流露出,学习还可以,只是有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可能恋爱啦”,并为此坐卧不宁,忧心忡忡.....

     所以,近一阶段本博连续整理推出几篇如何教育孩子度过这一“敏感期”的博文,以安慰、劝导困惑中的家长或同行(年轻的教师朋友),以期让家、校有一个共同而科学的理念,让孩子尽量避免人生“正常阶段”的“不正常表现”,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段,别因“正确时段做不正确的事情”而影响人生前进的步伐。

    今再发表业内资深人士“正论”一篇,奉献与诸位家长朋友。

 

     近日,一位妈妈在网上发帖称,自己读五年级的儿子陷入了倒追门:一个暗恋他的同班女生隔三差五发表白短信,甚至发誓赌咒试图逼儿子认同恋爱关系。这位妈妈为此事坐立难安,无奈上网求助(324日《武汉晨报》)

    在家长的眼里,读五年级的孩子,还是一个乳臭未干,少不更事的毛孩子。因而当看到喜欢”“暗恋之类的字眼后,就有洪水猛兽来了的恐惧,第一反应就是要立即扼杀其于萌芽之中。要我说,这有点存天理,灭人欲了,人吃五谷杂粮,当然会产生七情六欲,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对异性产生爱慕,这很正常。


  或许家长以为孩子太小,这时候谈什么情啊爱啊有点耸人听闻。

    的确,拿我们的标准来看,读五年级的孩子又是表白,又是倒追的确有些太成人化,让人不能接受。但是不要忘了,现在的孩子是怎样长大的:吃着激素鸡下出的蛋,二月肥催肥的猪肉,听着我爱,爱,爱,爱不够的小调,看着充斥荧幕的吻戏,床戏,车站、商家经常上演的吻别”“吻赛”… …如此成长环境,孩子不早熟才怪。这是社会大环境使然,做家长的唯有面对现实,但也没必要过于惶惶不安。

    孩子的身体虽然早熟,但思想却不见得能够同步。这个年龄段所谓的爱情其实只能算是一种对异性的好奇,爱慕。

    更多的是在模仿电视、电影中的表演,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故作深沉。

    别说五年级孩子,我刚上幼儿园的小侄子就对老师说了一句很成人的话:老师,咱俩结婚吧。问他结婚是什么,他说就是一起坐轿子玩,电视上学的。

  所以啊,遇到类似的事情,孩子没慌,做家长的不要先乱了阵脚,手忙脚乱不知所以然。谩骂、训斥、偷翻孩子书包,偷看孩子日记都非良策。

    面对情窦初开的孩子家长要学会情急生智正确引导,平等交流,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总之,不要一看到类似事情就当成洪水猛兽,这些是每个人成长路上躲不过,绕不开的关口,只能和孩子共同面对,引导他们安全度过。

  专家支招:对待孩子早恋的五个秘诀

  1用平常心去面对

  对于孩子早恋,其实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我们自己也是从这个时期过来的,谁的心里没有过美好的向往呢?你没有过初恋吗?只不过你的初恋很隐蔽罢了!但说实在的,初恋应该是最美好的,也是我们一生的记忆。

  2不要粗暴地对待早恋的孩子

  孩子的发育有早有晚。发育早的孩子在上初中时就有可能早恋。这也是很正常的生理发育。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及早就有这个心理准备。不要一发现孩子早恋就觉得面子上过不去,给自己丢脸了等等。于是就对孩子横加干涉,或动用武力威胁孩子。

  3要给孩子讲清后果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能想太多的事情。他们只是在生理成长的作用下,凭着好奇心去做事。但处在这个时期的人是不可能自拔的。所以做家长的要和孩子说清这么做的后果,但坚决不要威胁。那样你只能让孩子感到在你这得不到温暖,这样他也只能去找他的恋爱对象。最后是适得其反。

  4家长要提前做好心里准备

  其实谁家的孩子都得长大。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就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在孩子上初中后就要不时的跟孩子交流这个问题。没事问问他们学校是不是有搞对象的。让孩子在心理上觉得你对这个事不是很在意。同时,说的次数多了,他也可能就不那么好奇了。

  5不要太严肃

  家长在同孩子谈这个事的时候不要如临大敌似的。要很轻松的去说,甚至可以在孩子高兴时跟他开个玩笑,把类似的事情说了。这样,孩子也不会太紧张,对你会很配合。

  其实我们每个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的成长。

    那就先调整好我们自己的心态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