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5月19日是暴雨,而且暴雨始于午饭之后。跟过去的两年相比,这无疑是个好天气。
一直以为广州的学校教室内都会有冷气的,事实上,小学是不允许装空调的,大学也不是所有的都有空调。相比于老牌的大学,那些后起来的民办学校倒是整得像模像样,教学楼,绿化,尤其是运动场那都是标准级。然而新学校也要看是哪家,过去的两个考试日都是高温难耐,考场内只有几个旧吊扇在乌兹乌兹地转着,偶尔抬起头看着似乎都能迷了眼,甚至感觉到一点点晕眩。烈日透过窗户直接烤进考场,靠窗的那一溜考位不得不享受着阳光的热烈。在是是而非的答题中,还得时不时忍受着窗帘拂面的亲昵。
到考点过了第一关,便进入校区,满目都是翠绿的树,尤其在主楼边有几株灿烂的凤凰木,高大的树枝蹭着楼顶,盛开的花朵真的如丹凤之冠。

到旗杆旁的台阶上随意坐下,四周坐满了手捧资料还在继续磨刀的人。为了不显得特立独行,我也将资料翻出来,左看看,又看看,看着乌云开始聚集,看着雨点开始飘洒,纸上的字倒是没有几个进了眼里。雨滴飘飘洒洒带来的寒意冻人,我不禁收齐了资料奔向考场。

第二关人脸识别之后,找到了教室。未到进场时间,我开始沿着走廊踱步,手上拿着应景的资料,仿佛做最后挣扎似的,翻到哪看到哪。
在等得焦急如火的时候,进场的钟声想起,我刚好看完我随手翻到的页面。似乎是迫不及待想进去,完成这一个过程就算给自己一个交代。然而很不幸,通过第三关人证合一的检测发现没有我的考位,我灵光一闪:请问老师,这里不是403?刚验过我证的老师就说:不,402。也许他自己也觉得有点太过大意,赶紧指给我403的方向。其实我一来就找准了403,只是后来的踱步踱久了以至于我忘记最初踱步开始的起点是在哪儿了。好在时间上本就是绰绰有余的。
今次的卷子,咋一看,好像都会。可是真的落笔,发现很多写不到实处,想起前年卖辅导书给我的那个据说是申硕第一人的老师告诉我,不能只看大概,要一个字一个字啃下来。果真是这样,所有题目都貌似会,写出来就像是不会,明明知道有很多点没有写出来,可是昨天甚至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前还在脑子里的东西现在就是不知道去了哪儿,冥思苦想也无法找回。四道论述题,有两道着实被我自己预估到了,就这样,我同样没有拿满分的把握,悄悄给了自己每题8分,留了2分的余地,只盼着能够获取到判卷老师的青睐和怜悯。句读是我唯一花了很长时间的题目,斟酌来斟酌去,又犯了跟第一年同样的错误,把“翻译”写到了“释词”处,不得已划掉。真心希望能够给我一张新的试卷,让我重新来过,我实在无法接受卷面上有修改的痕迹,就如同当年读书时,错了一个字,我一定是整篇作业重来。希望阅卷老师放我一马,毕竟我的卷面一向都是我的骄傲。
时针在笔尖下走过了两圈,还有一个小时,我不知道可以检查什么。坐在那里,脑子里却都是这几年付出的和失去的。我一直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自从自己找着各种爱好来花费时间的时候起,我的关注点就从工作上移开去了,直接的影响,业务下降,管理也下降了。甚至这段时间复习,我连单据审核的频次都减少了很多。在有工地的情况下,我依然还保持着一周只去一两趟南海的节奏,难怪,企业日趋艰难。就如同这焦灼地等待,我看一眼自己手上的表,这只14年买了之后都只是在每次考试才拿出来用的机械表,然后再看一眼黑板上投影里的时钟,监考老师只当我是在看时间,考过多次的一眼就能明白,这是在熬时间。
终于,在屋外的暴雨声中清晰地听到了结束的钟声。我缓缓吐出一口气,等待着监考老师在准考证上做最后的签名确认,自此,2020-2024 结束了。
凡事不过三,无论如何,这一定是最后一次了。过,我之幸,不过,我之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