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寺庙知多少-无踪迹的庙宇(一)
标签:
文化古建旅游庙宇寺庙 |
北京无踪迹的庙宇太多了,北京有上千年的历史,几经战乱和天灾,又经过人为的破坏,有的只留下了地名,有的留下了老照片,有的连地名和老照片都没有留下,仅仅从历史资料上得知,这里仅介绍少部分近代能查到庙宇。
东城区
蟠桃宫
http://s3/mw690/972e3cbcge0bf7f251432&690
灶君庙
http://s6/mw690/972e3cbcge0bf82e2c0f5&690
大佛寺
http://s1/mw690/972e3cbcge0bf88620090&690
大佛寺位于东城区美术馆后街76、60号(原大佛寺大街50号),坐北朝南始建于清光绪年,原有建筑,从山门起至后殿共三层院落,山门一间面阔5.8米,进深3.2米,砖砌大式歇山筒瓦顶,上带吻兽及垂兽,排山沟滴,黄琉璃瓦剪边,石阶一出四阶,门额上有横式石匾为“敕赐护国普法大佛寺”。 山门两侧各有一旁门,为砖砌小式硬山筒瓦箍头脊,亦带排山沟滴。面阔2.6米,进深1.4米。前殿为天王殿,三间,面阔13.5米。进深8.2米,大式硬山筒瓦调大脊。中为接引殿,五间面阔19.4米,进深12.4米,大式硬山筒瓦黄琉璃瓦顶,旋子彩画,前出廊,带月台。两侧有耳房各三间,面阔10.5米,进深6.6米,大式硬山筒瓦吞廊。东西配殿各五间,面阔19米,进深11米,大式硬山筒瓦调大脊,前出廊。明间额枋正中悬光绪十一年“觉苑慈灵”木匾。中殿前有石碑两座,一为“皇帝重建大佛寺碑文”,螭首方座,座雕流云,碑高3.9米,厚0.3米,光绪十一年刻,惜碑文模糊不可辨。另一碑与之大小、年代均相同,为集善粥厂子碑记。额阳文“集善粥厂子”,额阴文“共成义举”,阳文为:“赐进士出身都察院左副都史稽察右翼觉罗学子加三级英晦题额……光绪十一年七月。”碑阴为集善粥厂子首事同人姓名,民国时,大佛寺东配殿做了佛经流通处(卖佛经),仍为西域寺下院。寺内庭院变成练武场,可供老百姓练习摔跤。解放后,该庙前半部为聚华铁工厂,后半部为美术供应及私立实馨职业补习学校。但佛经流通处的和尚仍在庙内。1957年,和尚开始集中,寺庙即开始被拆除。现在还存一大殿及东西配殿。所拆部分建成大楼,为某单位使用。近年又曾发现明代断碑,已由文物部门保存。
镇海寺
镇海寺位于崇文门外东侧,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寺内有一镇海铁龟很著名,铁龟直径约一米,造型古朴独特,在铁龟下面有一海眼,为保百姓平安设铁龟镇之。 寺庙早已拆毁,原址为公共汽车公司占用,是108路和111路无轨电车总站。在《北京寺庙历史资料》中记载:镇海寺(系比丘僧)坐落崇文门外外一区东月墙八号,明募建重修。不动产房基地三亩零四厘,佛殿、菩萨殿住房供二十九间……。据传说北京原来有龙王和龙子经常发水,朱棣夺权后要迁都北京,先命刘伯温和姚广孝来建都,刘姚二将来京后先制服了龙王父子,将其封在泉眼里,北京城修完后刘伯温回南京汇报时,京城只剩姚广孝一人,由于龙王父子的功力深厚,顶开了海眼跑了出来,在北桥一带吐水淹城,姚广孝听到消息后立刻前来擒拿,由于一人难敌二手,眼看要败阵,这时只听龙王哎呀一声倒在地下,原来是岳飞岳元帅来帮忙,姚广孝趁机又将龙子拿下,在北桥修了一口井,将龙王拴上铁链赶下井内,龙王问姚广孝何时能放他出来,姚广孝指着北桥说:什么时间此桥变旧了你就可以出来了。姚广孝为了感谢岳元帅来帮忙,就在井上修了岳元帅的塑像,修了一座三间大殿,就是后来的宝公庙,将北桥改为北新桥,从此龙王永远的锁在井里。姚广孝将龙子带到崇文门外,在门外东侧挖了一眼井,将龙子放入井内,龙子问何时能出来,姚广孝说:只要崇文门城楼一打“钿”你就可以出来了。龙子一听很高兴,进入井内等待打钿,姚广孝在井上盖上一个铁乌龟,又修了一座庙,取名镇海寺,又下令崇文门打更不许打钿,改为打钟,从此北京就有“九门八钿一口钟”之说。 宝公庙位于北新桥十字路口的东北角。
圆恩寺
圆恩寺位于东城区南锣鼓巷你圆恩寺前街东口,建于元至元年间,后多次重修。寺西有广慈庵,庵内碑碣有句:“建立十方院,圆恩是比邻。”在《北京寺庙历史资料》中记载:“圆恩寺(僧庙)坐落内五区前圆恩寺胡同二号,建于清咸丰十年闰三月二十六日,署募建。不动产土地四亩,房屋九十七间。……庙内法物有佛像三十五尊,礼器三十六件,法器二十九件,经典十二套……。”圆恩寺今已拆除,在旧址上建原铁道兵干部休养所。
崇真万寿宫
崇真万寿宫遗址位于东城区美术馆后街23号位置,是元世祖为玄教大宗师张留孙所建。在元代,崇真宫与长春宫(即今白云观)齐名,为大都最著名的两座宫观。据元代赵孟頫《上卿真人张留孙碑》所记,张留孙为皇后祷病有验,世祖于至元十四年“乃诏两京(大都、上都)各建上帝祠宇,皆赐名曰崇真之宫,并以居公(即张留孙),赐平江、嘉兴田若干顷,大都、昌平栗园若干亩以给其用。”崇真万寿宫,因元世祖忽必烈封张留孙为“天师”(张留孙坚辞不就)而又称“天师庵”。张留孙生前不仅掌管集贤院的道教事务,而且“升大真人,知集贤院,位大学士上”,俨然当朝宰相;死后又被追封为“道祖神德真君”。所以,崇真万寿宫在元代不仅具有“道教第一丛林”的典雅和清幽,而且,应该具有相府的威严和热闹。因为,张留孙虽然没有接受“天师”的封号,但他的地位和权势远在“天师”之上。其时,张道陵嫡传的“天师”只是奉旨掌管江南道教而已。但崇真宫在元末即已呈衰败之象,入明后,逐渐废圮。
正阳门关帝庙
前门关帝庙遗址位于原正阳门瓮城内西侧,坐北朝南,始建于明代天启元年,到清朝经多次修缮,当年香火旺盛,庙内有石碑五座,庙内供奉有关帝像、赤兔马及关公用的大刀三把,最大的长两丈,重四百斤,一柄一百二十斤,另一柄八十斤,均为清嘉靖十五年由陕西绥德城守营都司马镒在打磨厂三元刀铺订铸的,故每年五月初九举行磨刀典礼时,必请三元刀铺派工举行磨刀仪式。庙中的铁磬百余斤重,是崇祯三年由山西太原府孟县信士萧天仁所献。1956年扩建天安门广场时拆除。
正阳门观音庙
正阳门观音庙遗址位于原正阳门瓮城内东侧,坐北朝南,始建于明代崇祯时期,原来是为祀经略洪承畴,后得知洪承畴叛明降清,改为观音庙。清乾隆九年重修,内有石碑一座,每逢朔望日香火极圣。俗称北京九门十座庙,只有正阳门瓮城内是两座庙,西侧是关帝庙,东侧是观音庙,这两座庙1956年扩建天安门广场时拆除。
崇文门关帝庙
崇文门关帝庙遗址位于原崇文门瓮城内西侧。坐北朝南 ,建于明朝,是坐小的三合院,1901年修建铁路时被拆除。
.
朝阳门关帝庙
朝阳门关帝庙遗址位于原朝阳门城楼瓮城内北侧,坐北朝南,建于明朝,是坐小的四合院,山门里的山门殿因失火烧毁,只剩下东西两个山墙。二十世纪 初修建铁路时被拆除。
东直门关帝庙
东直门关帝庙遗址位于原东直门城楼瓮城内东侧,坐北朝南,建于明朝,由于庙太小只能供奉关羽牌位。“九门十庙,一庙无神”无神说的就是东直门关帝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修建二环路和环城地铁时随同城门一起拆除。
安定门真武庙
安定门真武庙遗址位于原安定门瓮城北侧,坐北朝南,建于明朝,真武庙里供奉的是一位海下三绺长髯、披发黑衣、腰佩宝剑、脚踏龟蛇的神像,他就是北方玄武的化身——“真武大帝”。明初朱棣封为燕王,朱元璋死后,燕王南下夺取皇位,声称有真武大帝保佑,即位后自虚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迁都后大建真武庙,使崇奉真武的香火臻于极盛。又因朱元璋建北京用的是道人姚广孝,道教离不开的是八卦,在八卦中北方为玄武,让这位“真武大帝”看守京城北大门,要比关老爷更牢靠,所以安定门和德胜门两门都是真武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修建二环路和环城地铁时随同城门一起拆除。
法藏寺
法塔寺位于左安门内天坛的正东,体育馆的东南,京广铁路西侧,法塔寺原名叫法藏寺,建于金朝大定年间,寺内后院有一座七层八面,高有十丈的弥陀塔,明景泰二年(1451年)更名为法藏寺塔。法藏寺庙在修建精神铁路时拆毁,可塔还在那里站立着,这座高十丈、共七层的空心塔,可供游客顺着楼梯攀爬。站在顶层,可以直视无碍地望见香山,此塔到1971年 苟延残喘的古塔还是被拆除了,因其岌岌可危,布满裂痕,而且像比萨斜塔一样站不直了,人们再也看不到了,法藏寺早就不见了,人们顺口叫成了“法塔寺”,“法塔”又叫成了“乏塔”。民间传说:原来北京东城一座塔也没有,西城却有双塔寺两座塔、万松老人塔一座塔、白塔寺一座大白塔、北海山上一座小白塔,一共是五座塔,住在北京西城的人,就自豪地说:“说北京吗,西城五塔,东城无塔啊!”好心的鲁班爷,逛了一趟北京城,对这东城没有塔很不高兴,这一天,鲁班爷云游到了西湖,一眼就看见雷峰塔,就动手仿雷峰塔造了一座七层八面的玲珑塔。当下,鲁班爷对塔说:“你记住!一路不要休息,二更动身,四更到北京的东城,不到五更可就要找好了地方,过了五更,你就永远走不动啦!”塔应了应声,登时变了一个尖头顶,灰布袍的黑大汉,辞别了鲁班爷,转身往北,嗖嗖嗖就不见啦。几千里地只走了一个多时辰,在还不到四更天的时候,就到了北京外城。塔走在一座大庙(就是法藏寺)的后面, 听见院里有人说笑声音,他探头往墙里一瞧,原来是庙里值更的火居道们,正在墙角边上赌钱呢,他想:我半宵走了好几千里,也太累啦,歇息歇息吧,好在路也不远啦,看看耍钱的也有意思。他就在墙外,直着眼睛看赌钱,再也舍不得动身啦。看了一局又一局,正赶上这一局是大家都输给一个人,赢钱的人,是哈哈地大笑,输钱的人直嚷霉气,他看了很觉得有趣儿,就瓮声瓮气地喊了一声:“好!”这一声好,仿佛天空打了一个霹雳一样,大伙回头一看,墙外站着一个比墙还高的大黑人,大家顾不得再敛钱了,就往庙头里跑去啦。正在这个时候,庙里的钟楼的晨钟响了,远处的公鸡叫了,大黑人是一步也走不动啦,只听唿的一声,大黑人显了原形,成了矗天矗地的十丈高的大塔,七层八面好看极啦。又听哗啦啦一声,原来庙的后墙,叫塔挤塌啦。这时庙里的老方丈,带着徒弟们赶来,瞧见这样一座大塔,惊的都说不出一句话来啦,赶紧叫一声:“徒弟们,快随我给宝塔磕头!这是天上赐给我们的宝塔啊!”大家刚一跪下,就都惊叫起来:“师傅,看,看,地上 哪儿来的这么些铜钱哪?”可怜那些赌钱的火居道们,谁敢说一句:这钱是我们的。老方丈也看见钱啦,就笑着说:“这是随着宝塔带来的,给我们修墙用的。”墙修起来了,塔就永远立在墙里啦。
安华寺
安华寺遗址位于广渠门内大街南侧安华北里内,现在是保利蔷薇苑所在位置。在《北平市志稿》中记载:“安化寺在广渠门内安化寺街。寺建于明代,释昙蕴开山。正统六年赐额,清咸丰十年重修。”在《北京寺庙历史资料》中记载:“安化寺(僧庙)坐落外三区广渠门内安化寺街二号,建于明,属私建。不动产房基地约十亩,耕地约二十亩,殿群房一百零一间,铅棚灰房七十二间;附属房基地约一分四厘,耕地三十亩……”
文昌帝君庙
文昌帝君庙是北京五坛八庙之一。位于东城区南锣鼓巷北城帽儿胡同。又名文昌梓潼庙。文昌宫,又称文昌庙。文昌帝君是文昌星与梓潼帝君合而为一的文教之神。文昌本为古星官名,是斗魁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周、汉、晋以来,将文昌配于郊祀。梓潼帝君本为雷神,宋、元道士声称玉皇大帝命梓潼帝君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文昌星和梓潼帝君都被道教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元仁宗延?三年1316将两者合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故称文昌帝君。现在是帽儿胡同小学。
谢谢浏览!下集发布西城区无踪迹的庙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