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寺庙知多少-尚未恢复的寺庙(三)

(2013-04-29 22:13:29)
标签:

风光

旅游

庙宇

寺庙

休闲

门头沟区

门头沟西峰寺

http://s16/mw690/972e3cbcgdb8083a21ddf&690

  西峰寺位于门头沟区永定镇岢箩坨村西。建于唐,初名会聚寺,元称玉永泉寺。寺内有胜泉池。英宗朱祁镇赐额名“西峰寺”。景泰四年(1453)和隆庆六年(1572)分别赐与敕谕碑,明令对西峰寺进行保护。景泰四年(1453)还御赐经卷一藏。在重修西峰寺时,陶容还在寺院东南一里处建了一座茶棚院,为进香朝佛者休憩之所。清乾隆年间,大学士三宝的寡媳乌佳氏出资2万两白银,整修西峰寺并置办供器。当时顺义县民妇张李氏与其子张明德、广月、工匠任五等人妖言惑众,谎称张李氏为菩萨转世,号为“西峰老祖活佛”,骗人钱财,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被查获,轰动九城的“西山老祖”案就此终结,西峰寺也因此而衰落,到了光绪年间,已成废寺。恭亲王奕忻住在戒台寺“养疾避难,选定西峰寺作为自己死后的陵寝之地,由于其死后朝延另赐了墓地,故而未能用上。宣统元年奕忻次子载滢死后,被其子溥伟和溥儒葬于西峰寺,营建了地宫、并将原茶棚院改建为阳宅。民国初期,这里只有一名叫兴安的僧人看守废寺。西峰寺现已建为地矿部疗养院,现存载滢地宫、石碑三通和一棵千年银杏树。

$$$$$$$$$$$$$$$$$$$$$$$$$$$$$$$$$$$$$$$$$$$$$$$$$$$$$$$$$$$$$$$$$$$$$

门头沟禅林大殿

http://s12/mw690/972e3cbcgdb80828c2c0b&690

  禅林大殿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马栏村。始建年代不详,元至正、明嘉靖年间重修。庙宇坐北朝南,依山坡地势而建,分三层,今仅存正殿和庙前隔街的戏台。寺庙为“龙王观音禅林”,供奉龙王与观世音菩萨。大殿三开间,面阔7.2米,进深5.5米,悬山顶,上覆青灰筒子瓦,正脊用琉璃构件砌成,刻有龙、凤、花卉等花纹图饰及佛教故事图绘。殿檐下有三昂十一踩的斗拱,属典型元代建筑风格,出檐异常宽阔,具有地方特色,为乡间建筑中的精品。戏台位于寺庙前方,居村中心位置,坐南朝北,属硬山勾连搭式,顶上覆以合瓦,为村活动中心,村民称之为“茶棚”。属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门头沟朝阳庵

http://s5/mw690/972e3cbcgdb8083f05084&690

  朝阳庵位于门头沟军庄镇东杨坨村内,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朝阳庵临街而建,坐北朝南,前殿硬山,面阔三间,是山门殿,脊上趴着黄琉璃吻兽,为明代的原物,尾部高卷,唇较长,造型生动。正脊用灰砖砌筑,雕刻出“大鹏金翅鸟”以及花卉的装饰。顶覆石望板,灰筒瓦。正殿为释迦佛殿,殿堂古朴庄严,硬山大脊鸱吻,面阔三间,顶覆石望板,灰筒瓦,檐下的飞檩遒劲有力,旋子彩绘。原有东、西配殿各三间,形成一完整的院落。现仅存前殿及后殿,2011年前殿及后殿进行了复建,东西配殿仍未复建。门头沟区政府1985年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

门头沟关帝庙铁锚寺

http://s15/mw690/972e3cbcgdb8082d6d51e&690

  关帝庙铁锚寺位于门头沟区西六环东侧三家村西南、永定河东岸,原三家店有一古渡口,夏秋季靠船摆渡起锚过河。1921年此渡口建钢筋混凝土桥,即三家店水闸公路桥。逐年永定河水少了渡口告废。为纪念三家店渡口的历史功绩,村民将渡船用的大锚供奉在关帝庙内,以示纪念。这关帝庙始建于明代,为一座小三合院,前有门楼,正殿三间,配殿各三间。正殿供奉关帝,配殿供奉关平、周仓、赤兔马塑像。 1921 年民国重修时,把大铁锚供入庙内,并在庙门石额上刻上“关帝铁锚寺”六个大字。现铁锚已无存。重修后称该庙为“关帝庙铁锚寺”,极富特色。是三家店历史文化名村中一处重要古建筑。2005年9月被列入门头沟区第五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门头沟西落坡关帝庙

http://s11/mw690/972e3cbcgdb8083864cea&690

  西落坡关帝庙位于门头沟西六环外王平村,庙为东向三合院落,院内有一棵古柏,为一级保护树木。

&&&&&&&&&&&&&&&&&&&&&&&&&&&&&&&&&&&&&&&&&&&&&&&&&&&&&&&&&&&&&&

门头沟下苇甸龙王庙

http://s13/mw690/972e3cbcgdb8083ce21fc&690

  下苇甸龙王庙位于门头沟西六环外下苇甸村,只有一座小门楼以及三间坐西朝东的正殿,殿内的墙上有壁画,院内有两棵古柏,均为一级保护古树。1996年公布为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

%%%%%%%%%%%%%%%%%%%%%%%%%%%%%%%%%%%%%%%%%%%%%%%%%%%%%%%%%%%%%%%%%%

门头沟琉璃渠关帝庙

http://s3/mw690/972e3cbcgdb8083231372&690

  关帝庙位于门头沟永定河侧琉璃渠大街84号,为门头沟区文保单位。

******************************************************************

门头沟丰光寺

http://s4/mw690/972e3cbcgdb8082b3fbe3&690

  丰光寺位于门头沟妙峰山担礼村,是以前的村委会,始建年代不详,座南朝北,为三合院形制。正殿三间,硬山大脊石板顶,两厢配房各三间并带耳房三间,小门楼一座,前对影壁。院内有古柏两株,西侧柏树上悬挂铁钟一口,钟通高1米,底径0.8米,上有“宝鼎昆仑山”等字,此钟原为下苇甸宝鼎昆仑山极乐古洞寺庙之物,因寺毁而迁到丰光寺。如今,丰光寺已经重修过,门脸已改变。

################################################################

门头沟军庄五道庙

http://s9/mw690/972e3cbcgdb8082ffc5a8&690

  五道庙位于门头沟军庄镇军庄村过街楼北行近百米,路口的西北角处。五道庙为民间宗教建筑,供五道将军神。民间信仰:五道将军为东岳大帝属神,执掌亡灵的接受与送往阴间。五道庙建在各街巷、村镇中,市民或村民新亡,其家人必夜赴五道庙禀报,称为“报庙”。传说报庙以后亡灵便有所依托,不致漂泊无依。只有一间小房,2011年已修缮一新。庙的对面有一棵粗大的国槐树,为一级古树。

&&&&&&&&&&&&&&&&&&&&&&&&&&&&&&&&&&&&&&&&&&&&&&&&&&&&&&&&&&&&&&&&&&&&&&

门头沟军庄南安庙

http://s6/mw690/972e3cbcgdb808367cd45&690

  南安庙位于门头沟军庄镇军庄村过街楼的西侧,是一个古色古香的院子,过街楼也是这院子的一部分,解放后曾做过军庄村小学,现为军庄村委会。


延庆县

延庆朝阳寺

http://s5/mw690/972e3cbcgdb80a1e43fb4&690

  朝阳寺原称太神庙,坐落于延庆县千家店镇东店村两阳之地。它坐北朝南,势同接受前方万山朝拜,是延庆现今最大的寺庙。朝阳寺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清宣统三年(1911年)重建,是延庆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朝阳寺是一座典型的佛道合一的寺庙,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庙外,庙外主要是人们在举办庙会时活动的场所,在寺庙前方建有一座戏台,戏台东,单设一座灵宫殿。每年朝阳寺都要举办两次庙会,人们在庙外可以观看戏曲表演,还能逛集。第二部分是庙宇部分,是由数座供奉佛、仙的殿宇构成。整座庙宇分为前、中、后三层院落,前院用于看护寺院的信士居住,位置低于后两重院落,意为人在神下,人不敢与仙家平起平坐。第二重院落内的正殿为娘娘殿,东西各一座阎王殿。东侧院落内另有白仙殿。后院坐南朝北有韦驮殿,东设药王殿,西为火神殿。整座寺庙布局严谨,供奉着佛、菩萨、仙家共十余位。寺内的众多塑像造型生动,法相庄严,寺内的壁画间绘的佛经故事、神话和历史事件更是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朝阳寺从建寺之初就有神奇的故事和传说相伴。据说他原本是打算在现址西侧的山梁上修建,建寺的石料和木料在一夜之间却转到了现在这道山梁,工人们不敢违背神仙的意愿,便在这儿建成了寺庙。寺庙自建成后香火旺盛,不仅当地百姓常来祈祷还愿,甚至连延庆县城、怀柔、赤诚的人们都来进香。从建寺至今的四百年间,每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和九月初九这里都要举行庙会活动,那些天里寺庙更是佛香缭绕,香客盈门。

@@@@@@@@@@@@@@@@@@@@@@@@@@@@@@@@@@@@@@@@@@@@@@@@@@@@@@@@@@@@@@@@@@@@@@@@@

延庆崇善寺

http://s2/mw690/972e3cbcgdb80a1f6cf51&690

  崇善寺位于延庆县西部下营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辽代,原是辽萧太后女皇姑佛寺,后改为崇善寺,在明朝成化二十年(1484年)毁于地震。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建。2006年县文保单位启动了对文物的抢险修缮。《延庆县编年志》中记载“统和四年(辽代)……九月辛巳十六,辽主……康庄镇马坊村养鹅池为辽萧太后养鹅处。《隆庆志》载:养鹅池“周围二里许,悉用铁石釦甃,外辟四门,中建殿宇,其中作九曲沿流,俱有石坐,台前有白石华表,制极工巧,其水四时不竭,相传辽萧后所凿。”延庆镇莲花池,萧太后植莲处。张山营镇应梦寺,萧太后梦儒州北山有辉煌的寺院,因而建应梦寺。基址及凿石辇道,烧造琉璃砖瓦窑明代犹存。下营崇善寺,原为辽萧太后女皇姑佛寺,占地南北半里。”“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正月庚寅初二,京师地震。天寿山、居庸、密云、古北口等地均遭破坏。居庸关城墙、墩台多摧,人有压死者。二月,调拨京营军兵二千人修缮因地震而崩塌居庸关楼檐、墩台。延庆下营崇善寺大殿因地震摧毁,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建。有碑记之。”


平谷区

平谷三泉寺

http://s13/mw690/972e3cbcgdb80a846321c&690

  三泉寺位于平谷区金海湖北麓中段靠山集乡马各庄村。建于金大定年间。坐北朝南,有山门。正殿3间带东西耳房,有廊,供奉三主佛、两侧为降龙、伏虎等18罗汉。前层大殿3间,供奉四大金刚像,脚踩八怪。东西配殿各4间,有廊,供奉泥塑小佛,亦有石佛。原有石碑两通。一口大钟。泉声汩汩,钟声悠悠,松涛阵阵,美不胜收。民国二十三年《平谷县志》卷一·地理志·名胜部分记载:“邑东鸡足山,中峰南向而高耸,左右两峰若相拱揖,万株翠柏郁密满山。其中古寺建于金大定年间,寺前泉水杂出,而三泉独大,因以名寺。众泉汇流自寺至南山口,弥望汪洋,水石相激,潺潺有声。山之东地名黄草凹,复有泉水一道,与山口之水汇而西流,即成巨川,有水碾数盘。迤南又有横山远照,境异景幽,为盘阴第一名胜也。”《日下旧闻考》第八册、卷142记载:“三泉寺在马家庄东北,寺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侧有三泉,各相去数丈,品列于前,寺居其中,故名。”因年久失修又加上人为破坏早已废败。三泉寺的重修,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2006年5月24日,一位马姓老村民将家中保存多年的三泉寺一通古碑捐给区文化部门。此碑为三泉寺长老故英上人禅师塔铭,金承安四年(1119年)所立,同时捐献的还有一件石供器。金碑在北京地区发现和存量极少,十分珍贵。三泉寺的重修将是顺民意、兴旅游之举。

@@@@@@@@@@@@@@@@@@@@@@@@@@@@@@@@@@@@@@@@@@@@@@@@@@@@@@@@@@@@@@@@@@@@@@@@@@

平谷兴善寺

http://s2/mw690/972e3cbcgdb80a8d85011&690
  兴善寺遗址位于南独乐河镇峨嵋山村东1公里。寺东有灵泉涌出,又名灵泉寺,俗称水峪寺。兴善寺始建于唐咸通三年(862年),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重修。明永乐年间,御马少监朴实令僧泽聚前往寺中住持,并捐资重修灵泉寺。正统八年(1443)二月,朴实出钦差从此路过,看到峨嵋胜景十分高兴,又捐资助寺。月底回京后,上奏皇帝,明英宗朱祁镇赐名为“兴善寺”,泽聚为住持。从此,寺前山门挂上了“敕赐兴善寺”的门额。自上而下,最高处为大悲阁,内奉千手千眼佛,高三丈余,左右立像高3米多,东西墙壁塑诸天神像。北面建悬山十八洞,每洞各塑一座二层罗汉阁,四壁皆塑小金佛,高7寸,三面皆满,名佛山。此外,峨嵋山还建有卧佛殿、真武殿、药王殿、四大金刚殿等。寺东有一眼灵泉,因泉水比地面高出数尺,从上而下,所溅水花似玉,从而得名“灵泉漱玉”,成为平谷八景之一。1942年4月11日,被日本侵略者一把火烧成瓦砾堆,佛像经文无一遣存,只剩下几通石碑及摩崖石刻“三生石”。诗文碑曾寄存在平谷文庙,现收藏在县文物管理所。目前,这里正在开发建设“峨嵋太极神境”旅游区。兴善寺遗址被是北京市平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平谷区知名企业家张书英、奥派国际广告有限公司总裁马文东、兴善寺大师释延行共同商议,决意将该庙宇重新修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