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性在不同时期出现的抑郁症

(2018-03-21 12:00:03)
标签:

郭潇赢

厦门心理咨询

厦门心理治疗

厦门心理咨询机构

厦门心理医生

杂谈

厦门心理咨询-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著名心理学教授郭潇赢

女性在不同时期出现的抑郁症

小英正在上初三,一上学就觉得肚子疼,有时候还喘不上气。“我突然觉得老师讲课速度快了,一下子讲那么多内容,我记不住,也跟不上。”小英说,学习成绩下降了,就不想和以前的朋友在一起了,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研究发现,青春期女性抑郁症有其特殊表现,主要反映在人际关系的损害和学习功能的下降上。此时,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躯体症状,除了小英的症状外,通常还包括偏头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此外,有些女孩还会感到极端无聊、和家长对着干以及故意学坏等。


目前有研究显示,生理变化和社交发展是女性青春期抑郁症两大诱因。在生理上,女孩进入青春期后,雌激素和孕酮激素急剧增加,研究表明,青春期女孩激素的分泌紊乱就可能导致抑郁症。在心理上,社交发展成为导致抑郁症的一大主因。研究证明,青春期女孩将她们大部分的自尊都放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上,因此,此时她们对自己是否属于某个团体、是否受到同伴欢迎更敏感。一旦感到人际关系紧张或消极,极易让她们感到压力,可能因此引发抑郁症。


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的支持很重要。我建议,家长首先要带她们到医院就医。而在家中,父母不要硬逼着孩子上学,更不要板起脸教训她们。在医生确诊后,最好告诉孩子真实的病情,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孩子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鼓励她们配合治疗。此外,旅行是最好的家庭治疗方法,如爬山、游泳、远足等。


青壮年期看不到前途


马女士是某出版社的图书策划,加班加点已是家常便饭。35岁的她经常满眼血丝,脸色也不再红润。她老担心被淘汰,经常超负荷工作;然而巨大的压力让她感到沮丧,觉得自己没有前途,开始失眠、体重下降,甚至感到悲观厌世。


抗抑郁组织beyondblue进行过一项调查,在被调查的7500名职员中,近10%的受访者称自己有中度或重度抑郁症状。而罹患抑郁症的全职女性的比例就更高一些,她们除了一般抑郁症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外,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对生活失去信心、把未来想得很糟糕、对工作失去热情及对家人冷漠等。而全职女性患上抑郁症的具体原因仍在进一步探索中,目前比较统一的看法是,一是外源性、激烈的竞争让她们无法达成既定目标而长期压抑;或是既要精力充沛地挣钱养家,又要拖着疲惫的身体照顾一家老小,双重压力易引发抑郁症。二是生理因素,如遗传、内分泌变化、免疫力下降等,还在进一步探讨中。


其实,除去遗传等因素外,全职女性可以通过自身调节远离抑郁症的困扰。首先,8小时之外多谈诸如服饰、育儿、美容等话题,以便从工作压力中抽身。其次,做放松活动,如跳舞、健身等,每周最好做3次,一次坚持15—20分钟。最后,平时如果心情烦闷,最好主动找心理咨询师聊聊。此外,氨基酸和维生素对精神健康有益,因此要多吃鱼和粗粮。


更年期管不住脾气


年逾五旬的杜女士遇事就急躁不安。因小事和老公争执后,就认为家里不需要她了,自己是家中最没用的人。自此,她动不动就发脾气,还半夜坐起来发呆或哭泣。后经诊断,杜女士患上了更年期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多发于40—55岁的女性中,全球范围看,发病率大约在5%—8%左右。女性在更年期时卵巢开始萎缩,绝经后雌激素分泌锐减,影响到垂体前叶、肾上腺、甲状腺等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的活动,诱使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从而降低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增加交感神经的应激性,这便成为更年期抑郁症发病的生理基础。另外,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经济压力等因素也可引发更年期抑郁症。


杜女士表现为遇事情绪急躁和自我评价低,是更年期抑郁症的突出症状。此外,她还常伴有紧张、嫉妒、疑病的症状,总感觉家人会遭遇不幸、搓手顿足、坐卧不安等。出现了这些现象,如果不伴有自杀观念或行为,一般不用住院。在家中,家人要宽容,尽量不刺激患者,并创造安静的环境,以保证她们获得良好睡眠。家人还应多带她们去做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不剧烈的运动,并鼓励她们与人多交流。最后,一般医生会选择稳定情绪的药物加以治疗。


老年期忍不住撞墙


60岁的罗大妈要么整天在床上躺着唉声叹气,不跟家人说话;要么不停地来回走动,自言自语“我这是怎么了?”、“浑身难受”、“以后可怎么办?”;更严重的是,她老说头疼,疼极了还往暖气上撞……经诊断,王大妈患上了老年期抑郁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的7%—10%。其中,女性罹患老年期抑郁症的比例高于这一平均范围,达到了17%。而患有老年期抑郁症的女性,通常还伴有激越情绪,如用头撞墙等,这在男性患者则不多见。可以说,老年女性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焦虑情绪,或向别人、或向自己发泄。此外,她们也有老年期抑郁症的共同症状,如反应能力低下、失眠、体重下降、感到呼吸不畅、消化不良等。


老年期抑郁症的致病因素复杂,其中75%都是因生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所致。一方面,老人多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这都增加了老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另一方面,老人要面对更多的丧失,如退休、孩子单过、亲友离世等。这些事件会导致老人缺乏情感支持、产生巨大的失落感,从而导致情绪变化。尤其是女性,她们对外界变动更敏感,因此更容易抑郁。


对老年患者,一般使用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在用药上,需要特别注意,用药剂量比一般成人要小;用药时间不能太长,首次用药大致9—12个月为宜;尽量用一种药;尽量不用三环类或四环类药物。身边有老年女性患了抑郁症,子女要跟她们一起住,尽量多陪老人,耐心听她们“唠叨”,监督老人按时吃药和复查。


女人出轨能观察出来吗,答应是肯定的,任何人的心理变化都会放映到她(他)的行为上。如今的世界,太多的诱惑和未知。我们总无法去看穿,或者有一天,你一生的挚爱,那个你最熟悉的她,或许就偷偷的背着你,逃离的远远地。而你还以为她一直爱着你,以为她会和你白头偕老,所以当你遇到以下细节时,请警惕你身边的她是否已出轨。


突然变得很爱美


原本那个素颜朝天的贤妻良母,整天为这个家默默的牺牲一切,照顾孩子和他。一切都是那样的温馨和美好,生活虽然简单,却很幸福,只希望就这样一直下去。突然有一天,看似简单的生活变得不再平静。那个一向带着纯朴自然美的女孩,突然开始追求高档化妆品,再不说那个自然美的女人,而突然把自己涂的摩登时尚。还找借口说“自己老了,要跟上时尚”。笨笨的男人不要很傻很天真的以为真是这样,要不终有一天,吃亏的是自己。所以感情这事如治病一样,早发现早治疗,不然病入膏肓,神仙也没辙。


短信多偷接电话


不知何时,身为家庭主妇的她,短信变多了,只看到她一个人在角落里偷偷捣鼓着手机,还傻傻的偷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中了什么奖了呢。又或者是一个人偷偷的接电话,看到他在身边,声音突然变得很小,有时又突然挂掉电话,借口说和同事讨论工作事宜。这样的细节让人很是生疑,所以你需要注意你的她最近的动向,不要被人蒙了,到最后还若无其事的自我感觉良好。殊不知,她可能心早已飞到围城外了。


对你突然很温柔


那个一向野蛮撒娇的小女人,虽然有时可恨又野蛮,然而都是出于自己这个家的爱和对心爱人的爱。所以男人有时虽然也很窝火,然而也知道女人是为他好,所以还是很爱他。然而忽然有一天,那个野蛮可恨的小女人突然变得温柔似水,男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以为女人性情变好,还一旁偷着乐,以后也能享受女人的含情脉脉了。然而男人请别高兴的太早,或许这真是阴谋令人眩晕的表面,所以请一定要联想女人最近的表现,是否有值得可疑的地方。


常常借口加班回来晚


突然有一天,那个平日里可是最称职的家庭主妇的她,似乎变得往“工作狂”方向发展。不要暗自窃喜,这个没心没肺的终于也知道努力工作了。可是接下来,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那个平日里,下班就疯狂的往家赶的家伙,突然老老实实的在单位加班,回来的也自然很晚,还和他说“自己是争取得到这一季度的考核奖”,让人感动莫名。可是你可千万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说不定有什么事情瞒着你呢。


不再和你贴心聊天


以前那个以家庭为重的她,突然有一天变了,那个每天缠着他聊天的小女人不见了。一回家,不是做着家务,就是坐在一旁看电视上网,分明摆着一副不合作的姿态。男人主动的和她搭讪,也爱理不理的懒得回答,男人还莫名其妙的以为她身体不舒服,需要休息。说不定你一下放心的她,就会暗地里做出什么不光彩的勾当。所以当你看到这些举动时,不得不多留一个心眼,免得到时伤心欲绝。早点识破,也许还能挽回那颗曾经紧紧依靠的心。


女人常把敏感骄傲地定义成神秘的第六感,但当敏感成为一种病态时,杀伤力可比花粉过敏严重得多。女人的敏感,其实是比男人更容易不快乐的原因。


悲剧之所以有强烈的巧合性,有难以置信的复制性,多是因为你一遍一遍地瞎想。


生活中我们也常会碰到一些猜疑心很重的人,他们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或对自己使坏。喜欢猜疑的人,会特别留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别人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很可能让她们琢磨几天,努力挖掘其中的“潜台词”。这样便不能轻松、自然地与人交往,久而久之不仅憋坏了自己的心情,也影响到人际关系。


猜疑的人通常过于敏感。敏感不一定是缺点,敏感的人往往聪慧、有灵气、有创造力。但过于敏感,特别是人与人之间过于敏感,则会伤及他人和自己,是务必需要调整和控制的,这里有几种相应的方法。


自我暗示法:这是一种对自己施加某种积极的影响,从而调整心境、情境和加强自我意识的方法。当发现别人有某些“可疑”行为时,应该暗示自己要冷静,应全面分析和了解,不要瞎想乱猜。


大智若愚法: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不必斤斤计较,糊涂一些,这样可以避免自己的烦恼。


开诚布公法:世界上不被误会的人是没有的,关键是要尽快消除误会,如果误会不能尽快地解除,会发展为猜疑;猜疑不能及时解除,可能会导致不幸。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同你“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沟通和交谈,弄清真相,解除误会,解除不必要的猜疑。

 

目前有研究显示,生理变化和社交发展是女性青春期抑郁症两大诱因。在生理上,女孩进入青春期后,雌激素和孕酮激素急剧增加,研究表明,青春期女孩激素的分泌紊乱就可能导致抑郁症。在心理上,社交发展成为导致抑郁症的一大主因。研究证明,青春期女孩将她们大部分的自尊都放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上,因此,此时她们对自己是否属于某个团体、是否受到同伴欢迎更敏感。一旦感到人际关系紧张或消极,极易让她们感到压力,可能因此引发抑郁症。

 

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的支持很重要。我建议,家长首先要带她们到医院就医。而在家中,父母不要硬逼着孩子上学,更不要板起脸教训她们。在医生确诊后,最好告诉孩子真实的病情,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孩子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鼓励她们配合治疗。此外,旅行是最好的家庭治疗方法,如爬山、游泳、远足等。

 

青壮年期 看不到前途

 

马女士是某出版社的图书策划,加班加点已是家常便饭。35岁的她经常满眼血丝,脸色也不再红润。她老担心被淘汰,经常超负荷工作;然而巨大的压力让她感到沮丧,觉得自己没有前途,开始失眠、体重下降,甚至感到悲观厌世。

 

抗抑郁组织beyondblue进行过一项调查,在被调查的7500名职员中,近10%的受访者称自己有中度或重度抑郁症状。而罹患抑郁症的全职女性的比例就更高一些,她们除了一般抑郁症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外,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对生活失去信心、把未来想得很糟糕、对工作失去热情及对家人冷漠等。 而全职女性患上抑郁症的具体原因仍在进一步探索中,目前比较统一的看法是,一是外源性、激烈的竞争让她们无法达成既定目标而长期压抑;或是既要精力充沛地挣钱养家,又要拖着疲惫的身体照顾一家老小,双重压力易引发抑郁症。二是生理因素,如遗传、内分泌变化、免疫力下降等,还在进一步探讨中。

 

其实,除去遗传等因素外,全职女性可以通过自身调节远离抑郁症的困扰。首先,8小时之外多谈诸如服饰、育儿、美容等话题,以便从工作压力中抽身。其次,做放松活动,如跳舞、健身等,每周最好做3次,一次坚持15—20分钟。最后,平时如果心情烦闷,最好主动找心理咨询师聊聊。此外,氨基酸和维生素对精神健康有益,因此要多吃鱼和粗粮。

 

更年期 管不住脾气

 

年逾五旬的杜女士遇事就急躁不安。因小事和老公争执后,就认为家里不需要她了,自己是家中最没用的人。自此,她动不动就发脾气,还半夜坐起来发呆或哭泣。后经诊断,杜女士患上了更年期抑郁症。 更年期抑郁症多发于40—55岁的女性中,全球范围看,发病率大约在5%—8%左右。女性在更年期时卵巢开始萎缩,绝经后雌激素分泌锐减,影响到垂体前叶、肾上腺、甲状腺等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的活动,诱使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从而降低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增加交感神经的应激性,这便成为更年期抑郁症发病的生理基础。另外,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经济压力等因素也可引发更年期抑郁症。

 

杜女士表现为遇事情绪急躁和自我评价低,是更年期抑郁症的突出症状。此外,她还常伴有紧张、嫉妒、疑病的症状,总感觉家人会遭遇不幸、搓手顿足、坐卧不安等。出现了这些现象,如果不伴有自杀观念或行为,一般不用住院。 在家中,家人要宽容,尽量不刺激患者,并创造安静的环境,以保证她们获得良好睡眠。家人还应多带她们去做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等不剧烈的运动,并鼓励她们与人多交流。最后,一般医生会选择稳定情绪的药物加以治疗。

 

老年期 忍不住撞墙

 

60岁的罗大妈要么整天在床上躺着唉声叹气,不跟家人说话;要么不停地来回走动,自言自语“我这是怎么了?”、“浑身难受”、“以后可怎么办?”;更严重的是,她老说头疼,疼极了还往暖气上撞…… 经诊断,王大妈患上了老年期抑郁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的7%—10%。其中,女性罹患老年期抑郁症的比例高于这一平均范围,达到了17%。而患有老年期抑郁症的女性,通常还伴有激越情绪,如用头撞墙等,这在男性患者则不多见。可以说,老年女性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焦虑情绪,或向别人、或向自己发泄。此外,她们也有老年期抑郁症的共同症状,如反应能力低下、失眠、体重下降、感到呼吸不畅、消化不良等。

 

老年期抑郁症的致病因素复杂,其中75%都是因生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所致。一方面,老人多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这都增加了老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另一方面,老人要面对更多的丧失,如退休、孩子单过、亲友离世等。这些事件会导致老人缺乏情感支持、产生巨大的失落感,从而导致情绪变化。尤其是女性,她们对外界变动更敏感,因此更容易抑郁。

 

对老年患者,一般使用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在用药上,需要特别注意,用药剂量比一般成人要小;用药时间不能太长,首次用药大致9—12个月为宜;尽量用一种药;尽量不用三环类或四环类药物。 身边有老年女性患了抑郁症,子女要跟她们一起住,尽量多陪老人,耐心听她们“唠叨”,监督老人按时吃药和复查。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关注心理健康(团体辅导)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网站:http://www.xmxljg.com

心理健康网站:http://www.xmxljg.cn

专家心理辅导: http://weibo.com/fjxlzx/

专家心理治疗:http://blog.sina.com.cn/xmxlys

心理词典(企业微博): http://e.weibo.com/xmxljg

心理课堂(企业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机构地址:厦门思明区嘉禾路337号中关委大厦1108室

厦门德仁心心理咨询机构(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