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厦门心理咨询网官微
厦门心理咨询网官微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925
  • 关注人气: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为什么总喜欢“搞破坏”

(2016-07-10 00:00:00)
标签:

厦门心理医生

厦门心理治疗

厦门心理专家

厦门心理咨询

郭潇赢

孩子为什么总喜欢“搞破坏”

  小机器人的零件散落在客厅里,桌上的电话机被拔掉了线,台灯罩也掉到了地上……不用说,这又是小宗干的事!刚满四岁的小宗,越来越让他的父母不知如何是好 了,小宗一点也不笨,他说话早,走路早,动手也早,可他的动手能力实在太“强”了,只要是他玩过的东西就难逃被“肢解”的厄运。小宗的父母应该怎么办?


  小宗的这种情形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儿童破坏性行为,孩子有这种的行为,父母大可不必紧张不安,我们不妨和儿童心理学家一起认识孩子的这种行为。用“破坏” 来探索未知的世界三到五岁的孩子开始接触和认识外界的一切,对于自己遇到的东西,他会利用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偶尔也会摔一下的方法,来看看它会产生 什么样的反应。


  如果您家的孩子正处在这个年龄段,就请把家里鹭的东西收藏好,给他一些安全的家用物品,或是买些耐摔的玩具,让他好好研究研究吧!这时,家长要慢慢引导孩 子建立什么东西可以碰,什么东西不可以碰的概念。比如他可以玩一个小皮球、摆弄一个大水桶,但他不可以把笔记本电脑当玩具,不然会有大麻烦。同时,爸爸妈 妈可以给孩子一些组合式的玩具,鼓励他尝试组合不同的造型。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孩子手里的东西要少棱角且质量好。


  对策:让“好奇宝宝”当修理工如果孩子好奇地想知道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总想弄明白不停转动的大座钏里到底装了些什么?电视机里是否真有个会讲话的小人 儿?那么,您修理家中物件的时候,不妨让他也来参与。您可以当着他的面拆卸家中废弃的物件,没有危险性的动手部分可以让“好奇宝宝”来操作。不要责备“笨 拙”的探索者三到五岁的孩子,手脑的配合还不是很协调。他在四处碰触探索的过程中,会由于手脑配合的不协调而产生许多“危险动作”,例如一不小心就把桌子 上的杯子打翻了,或是把玻璃瓶打破了。


  其实,他不是故意的,您应该更耐心些,您可以责怪他,但目的是让他懂得什么是危险。对策:让“闯祸宝宝”自己善后对孩子无心造成的过失,您可以在他力所能 及的范围内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杯子打翻了,就让孩子用抹布擦干桌子,玻璃瓶打破了,让他帮您拿来扫帚和畚箕。让孩子善后要比严厉地责备他好,毕竟他不 是故意的。孩子无法控制他的“蛮力”孩子对力量的使用也有一个尝试的过程,因为他还不了解应该用多大的气力去完成某件事,所以家里会出现抽屉被拉到地上, 东西被摔坏等现象。这也是他的正常行为,是孩子在学习与外界相处的一种方式。


  总之,对孩子的这些行为,您应该做的不是惩罚,而是让他领会,哪些事他做了别人会称赞,哪些事他做了会造成伤害。从而让孩子了解普遍的社会规范,知道每个 人做事的限度和应该遵守的法则。对策:和“野蛮宝宝”玩“温柔游戏”如果孩子拉抽屉的力气用大了,不妨再让他慢慢地轻轻地拉一次。让孩子尝试从轻到重地使 用他的力气也能使他学会如何控制好自己的力量,但这对周围环境的伤害却小多了。


  他用“破坏”来“抗议”如果您发现孩子有破坏性行为,就应该多留心他最近的动向。说不定他的“破坏”情绪的起因是您对他过于严厉。有时候,孩子外在的破坏 行为也是他内心困扰的表现。也许孩子只是觉得孤单,也许他只想引起妈妈的注意。对策:和你的“抗议宝宝”谈一谈三到五岁的孩子有无穷的精力,孩子善于“破 坏”的背后很可能藏着一颗渴望探索的心。您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特别是我们的独生子女,让他多和邻居家的同伴玩耍,节假日多去参加集体的游 戏活动。爸爸妈妈不妨和孩子谈一谈,了解他最近有些什么烦恼,或是他有什么需要。







关注心灵健康(预约) 0592—5515516


官方网站:心理健康 ◆ http://www.xmxljg.com

专家微博:心理资讯 ◆ http://weibo.com/fjxlzx/

企业微博:心灵鸡汤 ◆ http://e.weibo.com/xmxljg

心灵博客:心理辞典 ◆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业博客:心灵秘钥 ◆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厦门心理咨询(尊重您的个人私密,使隐私权得到充分的保障)

文章引用图片均来自网络,若侵犯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