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定式
(2013-07-17 14:05:57)
标签: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决杂谈 |
分类: 电子元气件 |
在常用的低压电源中,用电容器降压(实际是电容限流)与用变压器相比,电容降压的电源体积小、经济、可靠、效率高,缺点是不如变压器变压的电源安全。通过电容器把交流电引入负载中,对地有220V电压,人易触电,但若用在不需人体接触的电路内部电路电源中,本弱点也可克服。如冰箱电子温控器或遥控电源的开/关等电源都是用电容器降压而制作的。
相对于电阻降压,对于频率较低的50Hz交流电而言,在电容器上产生的热能损耗很小,所以电容器降压更优于电阻降压。
采用半波整流时,每微法电容可得到电流(平均值)为:(国际标准单位)
I(AV)=0.44*V/Zc=0.44*220*2*Pi*f*C
如果采用全波整流可得到双倍的电流(平均值)为:
I(AV)=0.89*V/Zc=0.89*220*2*Pi*f*C
一般地,此类电路全波整流虽电流稍大,但是因为浮地,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比半波整流型更差,所以用的更少。
通常降压电容C1的容量C与负载电流Io的关系可近似认为:C=14.5I,其中C的容量单位是μF,Io的单位是A。电容降压式电源是一种非隔离电源,在应用上要特别注意隔离,防止触电。
C(电容)=Q/U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理论和实验表明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跟介电常数ε成正比 跟正对面积成反比 根极板间的距离d成反比 有
C=εS/4πkd
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介电常数ε由两极板之间介质决定
教你两条不变应万变得原理:
1.电容器的计算依据是高斯通量定理和电压环流定律;
2.电感的计算依据是诺伊曼公式。
决定式C=eS/4K派d,e是介电常数,S为正对面积,K 为常数,d为极板距离
定义式C=Q/U,Q为带电量,U为电势差
+一般计算中通常会用C=Q/U,电容的决定式是C=εs/4πkd,d代表电极板的距离,s代表电极板的正对面积,ε代表介电常数,与电极板间的填充物质有关,通常认为空气的介电常数为1
1.C=εS/4πkd(决定式)定性分析变化情况
平行板正对面积s,介质的介电系数ε,d平行板间的距离,π=3.14
2.C=Q/U(定义式)只能求解,不能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