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鉴赏:句子理解(感情)】——单句简答“三点式”情境辨析

(2023-05-10 09:51:01)

野人送朱樱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昨赐沾门下省,早朝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注】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赐沾:即沾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以时间词为标识,表达了作者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B. 颔联中写樱桃形体“万颗匀圆”,令人惊讶,隐含对果农种植技艺与劳动的赞美之意。
C. 颈联“沾”“擎”二字用得精妙,追忆任左拾遗时在宫中蒙受恩赐,擎持归家的情景,形象生动。
D. 这首咏物诗采用以昔衬今的手法,描写西蜀樱桃,体物精微,摹写工细,用语总体平易。
15. 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此日尝新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4. D    D项,“这首咏物诗采用以昔衬今的手法”错误,不是以昔衬今,而是今昔对比的手法。
15. “尝新”(村民赠樱桃一事),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

“此日”一词,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对长安朝廷的思念,有抚今追昔之感

“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忧伤时世;伤感乱世;伤感飘零生活。若理解成洒脱之情,自圆其说也可以)。

“转蓬”比喻自己像蓬草一样遇风旋转,到处飘零。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翻译:西蜀的樱桃原来也是这般鲜红啊,乡野之人送我满满一竹笼。熟得很透啊,几番细心地移放却还是把它弄破了,令人惊讶的是上万颗樱桃竟然如此圆得匀称而相同。回想当年在门下省供职时,曾经蒙受皇帝恩赐的樱桃,退朝时双手把它擎出大明宫。唉!金盘玉箸早已相隔遥远,今日尝新之时,我已漂泊天涯如同转蓬。《野人送朱樱》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今昔对比手法,前四句描写西蜀樱桃,体物精微,攀写工细。后四句写由野人送朱樱而引起对当年皇帝赐樱的回忆,抒写了作者忧时伤乱的感慨。“西蜀樱桃也自红”,这是杜甫入蜀后第三次产生的亲切感受:成都的樱桃每到春天也同北方一样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野人相赠满筠笼”,村农以“满”篮鲜果“相赠”,足见诗人与邻里相处欢洽。“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上句写樱桃成熟,诗人说:我几次把樱桃从篮中移置盘内,生恐碰损,却仍愁碰破。下句写樱桃大小相等,诗人说,樱桃“万颗匀圆”,令人惊讶:为何大小竟这样相同呢?二句写樱桃形体,隐含对果农种植技艺与劳动的赞美之意。第三联出于诗人的记忆。引逗这记忆的,是“野人送朱樱”这么一个小小的事件。末联“金盘玉箸”承第三联大明宫富丽堂皇的意象而来,从记忆中醒来,回到“任转蓬”的蜀地“此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