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陆游——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为何而“愤”
(2021-08-23 15:34:40)(1)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
(2)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14. 刘邦为什么会赦免原本是仇人的季布?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书愤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注释]宗父:宗泽,南宋抗金名将,多次上书力主收复中原,未被采纳。
15.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是说国家的分裂自古有之,但是外族入侵京城充满血腥的景象前所未闻,写出了战祸的惨烈。
B. 颔联中“遗民”指金人统治下的汉族百姓,陆游有诗“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C. 颈联大意为:上天后悔兴起这场祸乱,有一天终会驱除敌虏,谁又忍心让百姓离散呢?
D. 尾联“祝炉熏”,诗人凭“炉熏”而“祝”,焚香祷告,表现出诗人因报国无门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16. 诗歌题为“书愤”,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为何而“愤”。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说,到郊野去的人,只带一日之粮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的人,则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而去往千里之外的人,就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3)项羽破秦入关,三分关中之地,以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从此“三秦”作为一个地理名词,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有研究人员分析,(
研究人员表示,近年南极温度升高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雪衣藻本身没有危害,但是会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从而________,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
B. 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
C. 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D. 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13. (1)许多有名望的人物都称赞季布能变刚强为柔顺,朱家也因此而在当时出了名。
(2)由于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
14. (1)刘邦听取了滕公的进言。(2)季布为项羽卖力,是尽了他的职分,是忠心的表现。(3)刘邦赦免季布,向天下显示胸怀宽广。(4)逼迫季布,会为敌国所用。
15.
D
16. 国家破碎,山河分裂,外族入侵,战祸惨烈,百姓遭殃;
统治者昏庸,纵有宗父和岳飞那样的抗金名将,却未能顺应民意,收复失地;
自己虽有报国的精神意志,却年老体衰,力不从心。
17.(1)宿舂粮
18.
D
19.
D
20. 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
21.
A
22.
示例:在寒冷的冬季
23.【立意】
1.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
2.强者如果滥用其强,最终也许会转为弱;
3.弱者如果不断努力,久之也会变强;
4.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当用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5.强弱变化或转化的关键是勤自锻炼,增益不能,而不是等待机缘。
6.青年当自强,为国做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