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斋雨后】——颔联“下的切”【浣溪沙苏轼】——上下阕感情判定
(2019-11-23 09:51:3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豳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2)窦长君曰:“广李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
彼以好来,而用之锋镝,失远人心,且示中国弱。
乃奏请召军佃作,复其租徭,移大同一岁市马费市牛赋之。
嵩以为宜解党禁,益出中藏钱、西园厩马,以班军士。
今身建不赏之功,体兼高人之德,而北面庸主,何以求安乎?
季布多次为了项羽使皇帝陷入困境,皇上怨恨他,所以一定要抓到他。
季布将军不喜欢你,你不要去。曹秋生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信,便启程去了。
鲁迷国为双方交好派来使者,(我们)却派用他们与蒙古兵作战,(这样做会)丧失远方的人心,况且让人以为中原国家实力弱小。
于是(詹荣)奏请抽调士兵从事耕作,恢复他们的租傜,调拨大同一年买军马的经费用来买牛交给耕作的士兵。
皇甫嵩认为应该解除党禁,拿出中藏钱、西园厩马,来赏赐军士。(“以为”“益出”“班”各1分,大意
现在您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又有高人的品德,却侍奉昏庸的人主,凭什么求得安全呢?(“不赏”“北面”“何以”各1分,大意2分
【北斋雨后】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旧时属吏每天早晚两次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长官,禀白公事,叫“衙参”,也省称“衙”。“吴画”指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画。这里用作珍贵名画的泛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诗的第一句总写北斋环境的幽静,庭院不大,园圃却极清幽,表达了作者对园圃的喜爱之情。
B. 五六句转向写室内生活,诗人既有独处之乐,又有交友之乐。两者情趣不同,但恬淡闲适之情则一致。
C. “野兴”就是指山居生活的乐趣,这句是倒装,因为近来公事稀少,所以野兴渐渐多了起来。
D. 末句写出了对旧日山居生活的回忆和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对仕宦生涯的厌恶和急于逃离的心情。
15. 近代诗人陈衍赞赏颔联“下得切”,请结合诗歌赏析颔联。(6分)
【浣溪沙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枱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当地曾发生严重春旱,他前往石澤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写了一组(浣溪沙》,这是第三首。络丝娘:指繳丝的女子。垂白:老人。捋青捣耖软饥肠:把没有成熟的青麦炒干后捣成粉末充饥,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描写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人的活动,既充满田园悄趣,又富有生活气息。
B.上阕综合运用视觉、嗅觉和听觉描写,把雨后农村的景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
C.下阕描写了谢雨途中遇到的一位农村老人,这位老人因久早逢雨而»悦醉酒。
D.这首词对农村风物人情的细致描写,隐藏着作者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15.对比上阕和下阕,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不同?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赤壁》中“
(2>屈原在《离骚》中,用“
《阿房宫赋》中,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北斋雨后】
14.D(“暗示了诗人对仕宦生涯的厌恶和急于逃离的心情”于诗无据)
15. 颔联写北斋雨后之景。双禽占竹,两鸟对鸣;一蝶寻花,飞来飞去。(1分)
“占”“寻”二字尤为传神生动。“占”是占有之意,写出鸟雀的欢喜得意神情,极富活力。“寻”即“寻找”。深秋时节,花事已少,这只蝴蝶飞来飞去,四处寻觅。鸟声蝶影,高下相映,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天晴的美景,充满野趣、充满生机。(3分)
此联情景交融,传达了作者的喜爱和享受之情。(2分)
【浣溪沙
14C
15上阙喜悦,下阙内心忧虑。
喜悦:是因为作者看到久旱雨后农村生机勃勃的景象。
忧虑:是因为对百姓的关切,看到一位老人用没成熟的青麦充饥,看到春旱给百姓造成的灾难之重——表现此人的爱民之意。
16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