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甫、李白传记节选与翻译

(2014-04-06 08:26:47)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邑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续业,自七岁属词,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贫不自振           振:奋起,振作    

B.若令执先臣故事       执:继承,发扬

C.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   徙:调职          

D.遁还,客巴西         遁:逃走,逃逸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

 

B.①召入,而时白已醉;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       

②作《师说》以贻之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不能分别表现杜甫“热衷功名”和李白“放荡不羁”的是

 

A.①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②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B.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②白常侍帝

 

C.①伏惟天子哀怜之;           

②益骜放不自修

 

D.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②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年少时生活贫困,但是很有才能他客居在吴越等地,李邑很看重他的才能,第一个去看望他后来他参加进士考试没有中,滞留在了长安

 

B.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神仙下凡”后李白得到玄宗的厚爱,被授予官职,可是他狂骜不训,尝尝和酒友到闹市上喝得烂醉

 

C.杜甫为了摆脱贫困,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一方面这是古代文人欲就功名事业、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侧面体现了杜甫郁郁不得志的愁苦思想

 

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然而政治头脑过于简单,壮志终至成空在宫中,李白竟“使高力士脱靴”,表现出他性格的天真、孤傲后来他云游四方,还经常旁若无人的身穿宫廷的锦袍坐在船中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3分)

 

译文:

 

2)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4分)

 

译文:                                                                

3)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3分)

译文:                               

 

9——12  C        D

 

13.(1)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大意1分,窃、怜各1分)

 

   2)高力士向来高贵,认为这样做是耻辱,就挑出李白的诗句来激怒杨贵妃(素、耻、遂、摘各1分)

 

3)(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所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被动句式1分,益骜、自修各1

 

杜甫字子美,少时家贫,不奋发振作,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文辞,提拔为河西尉,杜甫没有接受任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和颂(两种文体),于是就自己大力赞扬自己,并且说:臣的先祖恕、预以来,继承儒学保有官位十一代,等到(祖父)审言时,凭文章显扬于中宗时。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将近四十年,然而衣不蔽体,常常靠人接济生活,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如果让臣继承先祖的旧业,改变地位低下的长时间的屈辱,那么臣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可以企望赶得上扬雄、枚皋。有这样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舍弃呢

李白字太白,他的先祖因罪流放西域,神龙年初,逃跑回来,客居于巴州之西(四川一带)天宝年初,李白前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赞叹道:你真是贬谪下凡的仙人啊!(贺知章)对唐玄宗述说。唐玄宗在金銮殿召见李白,李白谈论当世之事,进献了一篇颂。皇上赏赐美食,亲自为他调和羹汤,有诏命为供奉翰林。李白仍然和酒友们在闹市中喝酒喝得烂醉。皇上坐在沉香亭中,心中有所感,想找李白写作乐章,传召入内,但李白当时已经醉了。稍微酒醒,拿起笔来就写成了诗文,委婉华丽,精妙深切,没有一点文思滞涩。皇上欣赏他的才华,多次设宴接见。李白曾经侍奉皇上,喝醉了,让高力士给自己脱靴。力士向来尊贵,对此事感到羞耻,于是指摘李白的诗来激怒杨贵妃,皇上想授官给李白,杨贵妃就加以阻止。(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所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李白请求回归山林,皇上赏赐黄金放他归还。李白四处云游,曾经和崔宗之坐船从采石矶到南京,穿着宫中的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称,言多讽兴。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卢黄门云:陈拾遗(子昂)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谓公谪仙人,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

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

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

(李阳冰《草堂集序》,有删节)

安禄山反,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卷二O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言多讽兴       讽:劝谏

B.横被六合       被:覆盖

C.害能成谤       害:害怕

D.手集未修       修:编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公乃浪迹纵酒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B.御手调羹以饭之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C.俾予为序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D.今所存者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自远祖显赫。先人曾为凉武昭王,累世为官,中世无辜被贬,其后五代均为平民,令人叹惜。

B.李白才华卓著。有人说,陈子昂改变了当时的文风,李白改变了诗坛自梁、陈以来的绮靡之风。

C.李自仕途不济。也曾深得皇上宠信,一度出入翰林,终因谗言被疏远,后位列八仙,誉为谪仙。

D.李白晚景落魄。因卷入永王之乱,被流放夜郎,后辗转依附于当涂李阳冰,文稿得以整理。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4分)

2)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2分)

3)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4分)

 

答案:

4 5 6A

7.(4分)(1)你(只)是个平民,名声(竟)被我知道了,(假若)不是平日里积累道义,凭什么会这样呢?

2)(2分)天子知道李白不能够留下来了,就赏赐他金银让他归乡了。

3)(4分)皇上下令,(把李白)长期流放到夜郎,后又恰逢天下大赦,回到寻阳,又因事犯罪而被关进监牢。

 

 

李白,字太白,是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家族累世为官,家世非常显赫。中世由于无辜的罪名,被贬谪到了条支,改名换姓隐居下来。不过祖先从穷蝉到舜的时代,五代人都是老百姓,名声没有多显赫,真是令人叹惜。唐代神龙(唐中宗年号)年初,从条支逃回四川,又对着李树生下了伯阳(伯阳,即老子。李耳字伯阳,号老聃。李姓人奉老子为祖先。此用老子代指李白)。孩子生下来的那天晚上(惊姜,用《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生郑庄公的典故),梦到长庚星(又称太白星)进入梦境,所以生下来就命名为“白”,用“太白”来作字。世人都称这孩子是太白星的精灵,的确如此。
  (这孩子生下来后,)不读那些不是圣贤写的书,耻于写那些淫词滥调,所以他说的话大多像是神仙说的话。凡是所写的文章,言语之中多含寄寓之意。从夏、商、周以来,《国风》《离骚》之后,像驱使仆人一样驱使屈原、宋玉,像鞭打仆人一样对待扬雄、司马相如,雄视千载无人抗衡。所以王公贵族纷纷倾倒于他,名流也纷纷与他交游;学子们纷纷向他学习,就像鸟儿拥戴凤凰一般。卢黄门说:“陈拾遗(陈子昂)提倡改变颓靡的文风,天下的文章忽然就变了风格,可到如今诗歌还是有梁、陈时代宫廷的靡靡之风。到了李白才真正有了本质变化,靡靡之风如同扫地一样被扫得干干净净。古人今人的文集,都没人看了,只有李白的文章,流行于天下,真说得上是他的能力可与大自然相抗衡啊。
  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祖皇帝下诏,征招李白到宫廷中(金马,汉朝宫殿之门列置金马,故称金马门。喻指朝廷),皇帝亲自下阶迎接,如同是见了绮、皓(指商山四皓,汉代著名贤人)。用七宝床来赐食,皇帝亲手调和羹汤来给李白吃,对李白说:“你是平民,名声竟被我知道了,不是平日里道德显著怎么会这样?”把李白安置在金銮殿,可以自由出入翰林院,并向他征询治国方略,暗中让他撰写宫廷诏书,别人并不知道这事。坏人好人同朝为官,因为一些利害关系就会成为诽谤的借口;忠言不被采纳,于是皇帝疏远了他。李白于是就放浪举止饮酒无度,以此来掩饰自己(的雄才大略)。撰写的诗歌,多次声称要隐居(晋谢安隐居东山,后来重新做官。成语“东山再起”即用此典故)。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人一并自称为“饮中八仙”,(贺知章等)称李白是谪仙人。朝中官员赋谪仙之类的诗歌多至数百首,大多是写李白不得意的事。天子知道李白不能够留下来做官了,就赏赐他许多财宝让他走了。于是到从祖(从祖,俗称“叔公”)时任陈留采访大使的李彦允那儿,请北海高天师在齐州紫极宫给李白授道箓。打算东归蓬莱,跟随神仙一起在丹丘驾车云游而已。(屈原《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李阳冰的序化用了这两句话。意思是:追随神仙于丹丘啊,留在那长生不死的地方。)
  我李阳冰在当涂(当涂,安徽县名)任职,当官不是我内心所喜欢的,李白不嫌弃我,来与我同舟欢游。正准备卸任时,李白却患了重病。他写有书稿上万卷,还没有好好编辑。在病榻上把书稿给我,让我给他写篇序言。我想:评论《诗经》的精义,我比不上卜商(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阐明《春秋》的微言大义,我惭愧比不上杜预(杜预,晋人,曾注《左传》)。(引用这两个典故意思是我李阳冰不敢对李白的作品妄作评论)自从中原发生战事,李白逃避战乱达八年之久,当时所写的文章,十分之九都遗失了,现在保留下来的,都是从别人那儿收集来的。序文写于宝应(唐代宗年号,762年)元年十一月乙酉日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李白,字太白,是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家族累世为官,家世非常显赫。其间并未犯法,却被贬谪到了条支,改名换姓隐居下来。不过祖先从穷蝉到舜的时代,(应是因涉及所尊敬的对方几世祖而采取的一种委婉的说法:第四世到第八世。)五代人都是老百姓,名声没有多显赫,真是令人叹惜。唐代神龙(唐中宗年号)年初,从条支逃回四川,又对着李树生下了伯阳(伯阳,即老子。李耳字伯阳,号老聃。李姓人奉老子为祖先。此用老子代指李白)。孩子生下来的那天晚上(惊姜,用《郑伯克段于鄢》中姜氏生郑庄公的典故),梦到长庚星(又称太白星)进入梦境,所以生下来就命名为,用太白来作字。世人都称这孩子是太白星的精灵,的确如此。)

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称,言多讽兴。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卢黄门云:“陈拾遗(子昂)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这孩子生下来后,)不读那些不是圣贤写的书,耻于写那些淫词滥调,所以他说的话大多像是神仙说的话。凡是所写的文章,言语之中多含寄寓之意。从夏、商、周以来,《国风》《离骚》之后,雄视千载无人抗衡。所以王公贵族纷纷倾倒于他,名流也纷纷与他交游;学子们纷纷向他学习,就像鸟儿拥戴凤凰一般。卢黄门说:“陈拾遗(陈子昂)提倡改变颓靡的文风,天下的文章忽然就变了风格,可到如今诗歌还是有梁、陈时代宫廷的靡靡之风。到了李白才真正有了本质变化,靡靡之风如同扫地一样被扫得干干净净。古人今人的文集,都没人看了,只有李白的文章,流行于天下,真说得上是他的能力可与大自然相抗衡啊。)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谓公谪仙人,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箓于齐州紫极宫。(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祖皇帝下诏,征招李白到宫廷中(金马,汉朝宫殿之门列置金马,故称金马门。喻指朝廷),皇帝亲自下阶迎接,如同是见了绮、皓(指商山四皓,汉代著名贤人)。用七宝床来赐食,皇帝亲手调和羹汤来给李白吃,对李白说:你是平民,名声竟被我知道了,不是平日里道德显著怎么会这样?把李白安置在金銮殿,可以自由出入翰林院,并向他征询治国方略,暗中让他撰写宫廷诏书,别人并不知道这事。坏人好人同朝为官,因为一些利害关系就会成为诽谤的借口;忠言不被采纳,于是皇帝疏远了他。李白于是就放浪举止饮酒无度,以此来掩饰自己(的雄才大略)。撰写的诗歌,多次声称要隐居(晋谢安隐居东山,后来重新做官。成语东山再起即用此典故)。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人一并自称为饮中八仙,(贺知章等)称李白是谪仙人。朝中官员赋谪仙之类的诗歌多至数百首,大多是写李白不得意的事。天子知道李白不能够留下来做官了,就赏赐他许多财宝让他走了。于是到从祖(从祖,俗称叔公)时任陈留采访大使的李彦允那儿,请北海高天师在齐州紫极宫给李白授道箓。)

阳冰试弦歌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乘扁舟而相顾。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我李阳冰在当涂任职,当官不是我内心所喜欢的,李白不嫌弃我,来与我同舟欢游。正准备卸任时,李白却患了重病。他写有书稿上万卷,还没有好好编辑。在病榻上把书稿给我,让我给他写篇序言。自从中原发生战事,李白逃避战乱达八年之久,当时所写的文章,十分之九都遗失了,现在保留下来的,都是从别人那儿收集来的。)

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

(李阳冰《草堂集序》,有删节)

安禄山反,永王辟为府僚佐。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安禄山起兵造反,永王李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心怀不轨,他即逃回彭泽;永王失败了李白论罪当斩。其初,李白游并州曾见郭子仪,暗暗称奇。当时郭子仪犯法,应受处罚,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处罚。及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正好碰上大赦,又回寻阳。因事获罪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道经寻阳,将李白释放了,并聘请他为行军参谋,没多久,又辞去参谋之职。李阳冰任当涂县令,李白去投奔他。代宗即帝位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而这时李白已经逝世了,终年六十余岁。)

(节选自《新唐书•卷二O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言多讽兴    讽:劝谏

B.横被六合    被:覆盖

C.害能成谤    害:害怕

D.手集未修    修:编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3分)

A.公浪迹纵酒       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B.御手调羹饭之     臣具表闻,辞不就职

C.俾予           卒相与欢,刎颈之交

D.今存者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劫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李白远祖显赫。先人曾为凉武昭王,累世为官,中世无辜被贬,其后五代均为平民,令人叹惜。

    B.李白才华卓著。有人说,陈子昂改变了当时的文风,李白改变了诗坛自梁、陈以来的绮靡之风。

    C.李自仕途不济。也曾深得皇上宠信,一度出入翰林,终因谗言被疏远,后位列八仙,誉为谪仙。

    D.李白晚景落魄。因卷入“永王之乱”,被流放夜郎,后辗转依附于当涂李阳冰,文稿得以整理。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4分)

    2)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2分)

    3)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门前风景雨来。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①熟水:古代指煎泡而成的饮料、药汤。②酝藉:同“蕴藉”。③木犀花:通称桂花。

8.词中所写多为平凡之事、寻常之情,请简要概括。(4分)

    主要叙写了 观景、熬药、读书、赏花等日常琐事,(2分)闲静中显出闲适、淡泊之情。(2分)

9.词的末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4

 

    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末句将木犀拟人化,酝藉写出木犀花温雅清淡的风度。(1分)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把木犀写得非常多情,(1分)借以表达了作者对木犀的喜爱。(1分)

   

    此词写她一场重病后的生活情状,为晚年流寓越中所作。

    “病起”,说明曾经长期卧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动了。“萧萧”是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词中系相对病前而言,因为大病,头发白了许多,而且掉了不少。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这个处理极妙,意思似乎是说,头发已经那样,何必再去管它,还是料理今后罢。这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行文也更简洁。
    
下面接写了看月与煎药。因为还没有全好,又夜里,作者做不了什么事,只好休息,卧着看月。“卧看”,是因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时也说明作者心情闲散,漫不经心,两字极为传神。“上”字说明此乃初升之月,则此残月当为下弦月,此时入夜还浅。
    
病中的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写得极为逼真。上句写的是衰象,此句却是乐事,表明作者确实不太以发白为念了。“豆蔻”为植物名,种子有香气,可入药,性辛温,能去寒湿。“熟水”是宋人常用饮料。分茶是宋人以沸水冲茶而饮的一种方法,颇为讲究。“莫分茶”即不饮茶,茶性凉,与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
    
以豆蔻熟水为饮,即含有以药代茶之意。这又与首句呼应。人儿斜卧,缺月初上,室中飘散缕缕清香,一派闲静气氛。
    
下片写白日消闲情事。观书、散诗、赏景,确实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时光的最好办法。“闲处好”一是说这样看书只能闲暇无事才能如此;一是说闲时也只能看点闲书,看时也很随便,消遣而已。对一个成天闲散家的人说来,偶然下一次雨,那雨中的景致,却也较平时别有一种情趣。俞平伯说这两句“写病后光景恰好。说月又说雨,总非一日的事情。”(《唐宋词选释》)所见极是。末句将木犀拟人化,结得隽永有致。“木犀”即桂花,点出时间。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把木犀写得非常多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木犀的喜爱,见出她终日都把它观赏。“酝藉”,写桂花温雅清淡的风度。木犀花小淡黄,芬芳徐吐,不象牡丹夭桃那样只以浓艳媚人,用“酝藉”形容,亦极得神。“酝藉”又可指含蓄香气而言。
    
此词格调轻快,心境怡然自得,与同时其他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语言朴素自然,情味深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