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珩欣赏
标签:
玉珩文化 |
分类: 玉之六器 |
http://s16/bmiddle/971c2308gb929a087fc1f&690
双龙形玉珩
战国
107X46X 2.3MM
和田白玉,次生冰裂纹及沁色大美,有残,单面工。
http://s16/bmiddle/971c2308gb9299faf8f9f&690
玉珩
南朝
大件长18、宽3.5、厚0.4厘米,小件长7、宽2.5、厚0.4厘米
2件。青白玉,光素无纹,杂有黄褐色斑点。一大一小,造型完全相同。呈扁平状云头形,上端呈弧形,中间雕琢有三个弧形,并钻有一小圆孔;下部两端圆弧形,上部正中和下部两个凸脊上各钻一小圆孔,以作系挂之用。江西省南昌市郊京山南朝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http://s12/bmiddle/971c2308gb929a040b93b&690
黄玉镂雕一首双身龙凤纹玉珩
战国
8.5CM-4.5CM-0.3CM
玻璃光感强烈,沁色自然,双面工艺一流。
http://s3/middle/971c2308gb9299f24b9f2&690
玉珩
东汉(约公元25至220年)
长21cm 肉宽8.5cm 厚0.6cm
青黄色玉质,表面大多白化,轮廓近似「磬」形,左右两边透雕背对的螭龙,昂首挺胸,作跨步之状,双龙之间架起一个台座,座上透雕「延年」二字,寓意吉祥的祝福,文字之上加饰一个半环,可以与下方镂空配合,系连其它的饰件,是从传统玉珩中变化的新形制。
http://s5/bmiddle/971c2308gb9299f89f4c4&690
皮蛋沁璜形玉珩
汉代
长13厘米 高4.9厘米厚0.45厘米
青玉质,受皮蛋沁,局部杂赭斑。片状,器作扇形,整体造形源自玉璜,中央钻壹孔,另壹端为双孔,孔由两面钻而成,器缘有细廓,器面浮雕、阴线刻芽谷纹,排列整齐,为佩饰或整组佩饰的组件。
http://s7/bmiddle/971c2308gb9299e774bd6&690
虺纹双龙首玉珩
春秋晚期
长:13.2公分
玉料呈青褐色,玉质温润,有光泽,扁平体,两端皆琢成龙首形,龙首微张,玉璜的表面琢出两道凹槽,将其分成三区,边缘雕琢出齿脊,中区以隐起蟠虺纹琢出兽面纹,上钻一孔,左右两区,以隐起蟠虺纹够成侧看的兽面,龙口微张,可垂饰其他的玉饰。
玉珩
东晋
长9.6,宽2.9,高0.35厘米
青白玉质,玉质细腻,局部带土沁。略作半环形,主体是一云形状的怪兽,在其上下以镂空及阴线刻技法分别琢刻一螭龙,一猴。江苏省南京市仙鹤门外仙鹤山6号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http://s15/middle/971c2308gb9299ee208be&690
玉珩
东晋
长7.1,厚0.3厘米
青白玉质,通体受沁,表面呈浅白色,玉光莹莹,扁平形状,形如如意云状,又如抽象的鸟形,光素无纹,上面穿有一小孔,下面穿有两小孔。江苏省南京市富贵山墓葬出土,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院。
http://s11/middle/971c2308gb9299f01887a&690
玉珩
东晋
长8,宽2.8,厚0.4厘米
江苏省南京市仙鹤门外仙鹤山2号墓出土,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白玉质,大部分受沁呈浅褐,灰白色,润泽可爱,形如祥云,光洁扁平,通体无纹,上端琢一小孔,下端穿二小孔,用于垂挂坠饰。
http://s12/bmiddle/971c2308gb929a01a19ab&690
玉珩
明代
长14.5、宽2.7厘米
甘肃省兰州市上西园彭泽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1对。浅褐色,透明度较好。长条片状,侧视荷叶形,以阴线勾勒出荷叶的叶脉及边缘,沿边缘各有六个圆形穿孔。
玉珩
战国晚期至秦代
长7.6、高3.1、璜体宽2.3、厚0.35厘米
青玉质,两端有褐色瑕疵及浸蚀。体扁平,形若圆环的三分之一,璜两面两端线刻出张口露齿龙首形,线条不平滑,粗细不一。两端龙口及中部均有圆穿,中部穿较小。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1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
http://s1/bmiddle/971c2308gb9299fce5ae0&690
双龙形玉珩
西汉
长10、宽2.1、厚0.2厘米
玉色青白,较为纯净,珩两端各有一龙,均作回首状,体尾相连,龙鼻上翘,云纹耳后逆,后肢曲贴于腹,上部正中钻一圆孔,采用镂雕并加线刻的技法,两面纹样相同。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窦氏墓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http://s14/bmiddle/971c2308gb9299ff7be7d&690
双龙形玉珩
西汉
长7、宽1.8、厚0.3厘米
灰白色,微泛黄。珩呈双龙连体弧形,两端雕出龙首,龙翘鼻,嘴微张,云纹大耳后抿,颈部阴刻綯索纹,中部阴刻双线交叉纹,颔部各镂雕一弧形窄孔,正中钻一圆孔,两面造型纹样相同。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窦氏墓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http://s16/middle/971c2308gb929a0d0ec1f&690
旧玉珩
战国
长13.1公分 宽2.4公分 厚0.5公分
白玉,两端杂赭斑。璜形,器内较平直,两端作龙首,面琢谷纹。
http://s8/middle/971c2308gb929a0f41557&690
玉珩
战国
长11.1公分 宽2.3公分 厚0.5公分
玉质,微有赭斑。器近璜形而较平直,器身满琢云纹为饰,中间上下边及龙口处亦琢饰绳纹。两端作龙首,器有三穿,一在器正中上方处,另两穿在龙口。
http://s5/bmiddle/971c2308gb929a1084444&690
玉珩
周
长9.82公分 宽2.05公分 厚0.65公分
玉质,色灰黄,局部杂赭斑。片状,呈两侧对称的条弧形,一端钻一孔,另一端为双孔,一大一小,小孔由单面钻成。全器平素无纹。
http://s5/middle/971c2308gb9299e9f9f54&690
镂空双螭纹玉珩
东汉
宽4.1公分长10.73公分厚0.6公分
不透明白玉。琢作一玉珩,整体造形源自玉璜,但已略作折磬形。正中央上方有一圆弧行的提勾,供提悬用。镂雕一对螭虎,虎身有小圆斑,但体侧又加饰了代表具有水性的龙的鳍;螭虎的头部已发展成略成菱形,应属东汉时期风格。
http://s6/middle/971c2308gb929a0c50cc5&690
它玉珩
战国中期
长8.8、宽2.2、厚0.5厘米。
青玉质,青灰色,尖耳前勾,上吻圆形,后尾上卷,内外侧各有一撮卷毛,中腰有一系孔。铭文字数,一面墨书4字,另一面墨书3字。铭文释文为它玉玉珩,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