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教育学第五章婴幼儿教师与机构
(2022-12-23 12:44:35)
标签:
育儿 |
一、简答题
1. 育婴员和育婴师与其他职业的区别是什么?
答:(1)育婴员和育婴师不同于单统的家政服务员,(2)育婴员和育婴师不同于保姆,(3)育婴员和育婴师不同于月嫂,(4)育委员和育婴师经过营养、保健、日常护理、教育、心理、意外伤害预防等方面全方位的专业培训。
2. 早期教育指导师的岗位要求是什么?
答:(1)对早期教育有清晰的认识。明确自身与幼儿园教师的区别,教育的对象不同,教学的活动形式不同,教学活动的时间不同。
(2)新时代的新教师。如今更加关注婴幼儿多元智能,社交能力,创造性艺术发展等,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理念,以跟进职业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变化。
(3)专业应用能力。婴幼儿营养保养能力,社会性发展的教育与指导能力,认知训练与指导能力,大动作训练与指导能力,环境创设能力,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婴幼儿的年龄特征自制教具的能力。
3. 简述幼儿教师再培训的内容。
答:(1)幼儿园“婴幼一体化”培训。在国外早期教育的年龄界定在0-8岁,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要做好“婴幼一体化”,需要幼儿园教育的设置和幼儿园教师的再培训,婴幼儿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概念接近,但0-3岁婴幼儿与3-6岁的儿童,无论身体发育,还是心理特征,都有较大的差异。
(2)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的早期教育专业,确保教师数量的充足。高等师范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开设0-3岁婴幼儿教育选修课程。
(3)相关部门进行专业培训,严把教育培训质量。上到政府部门,下到地方机构,都要重视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将0-3岁婴幼儿教育纳入学前教育或早期教育体系,充分调动高校师资力量,开展继续教育或短期的专题讲座、专家指导等,促进早教机构的发展。
4.简述早期教育机构的职责。
答:(1)早期教育机构的定位
0-3岁早期教育机构首先应该是一个综合性教育机构,围绕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适宜的亲子游戏,其终极目标是帮的家长掌握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科学的保育与教育方法,提高育儿水平,改善亲子关系,进而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其必须有教育性、服务性、开放性和指导性。
(2)早期教育机构的指导原则
以尊重婴幼儿为核心,以社区为整体, 以家庭教育为基石,以提升保育质量为原则。
二、论述题
1. 试论述早期教育课程设置的准则。
答:(1)重视婴幼儿的直接经验,(2)课程反映婴幼儿生活的整体,(3)共同构建课程。
2.高质量的早期教育项目具备的条件。
答:(1)课程具有发展性,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课程也要对应儿童的发展阶段;(2)小班化教学条件;(3)师资具备早期婴幼儿发展培训经验;(4)主要支持婴幼儿发展课程的员工的在职培训;(5)家长以教师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婴幼儿教育,包括定期家访;(5)定期使用发展适应性婴幼儿评估和教学评估秩序;(6)对婴幼儿教育需求的敏感度。
3.早期教育课程的类型。
答:(1)集体教学活动,一节课45分钟,课程主要内容是将一系列的亲子游戏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各环节理论依据大多来自蒙台梭利教学法,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感觉统合理论等。
(2)主题活动课程,以一个季度或一个学期为时间轴,当一个主题的系列活动完成后,在创新建构新的活动,主题活动的内容联系性强,活动采用提问、讨论的方式进行,有助于启发婴幼儿的思维,但对家长的指导较少。
(3)学科课程,也就是分科课程,课程设置上是相对独立,自称体系的,如美术、音乐、体育、语文、数学等。
4.当前早期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1)政府部门关注度低。早期教育机构无人监管,师资准入标准低、价值感不强,早期教育机构商业化、同质化问题凸显。
(2)课程理解存在偏差。对课程研究不深人,缺少观察记录,重视集体教学,忽视小组和个别指导,课程延伸活动较少。
(3)忽视环境创设。户外场所缺失,户内布置简陋。
(4)家长不能有效地参与其中。家长亲子关系淡薄,教育指导观念混 乱、极端,忽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