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课稿】郑秀娇《青山不老》评课稿

(2018-12-25 17:54:31)
分类: 语文教研组

  《青山不老》评课稿

听孔晓洁老师执教《青山不老》,我觉得是一种享受,深情的语言流淌在课堂,穿梭在学生的思维里,引领着同学们思考、探究与感悟。老人已老,但是青山不老,老人的精神更是长青。

这节课孔老师设计了四个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一,孔老师通过填空帮助学生理清文脉,填空降低了学生反馈的难度,能让学生快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孔老师在学习活动二中,呈现两组词语,感受青山的变化,并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看到的画面。通过对比朗读,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青山的变化,体会青山不老的第一层字面意思。但是这一部分耗时比较多,导致后面学生活动不舒展,练笔时间不充裕。

在第三环节,孔老师先是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事例+评论”的写作特点,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3-6自然段,划出评论的句子。接着概括体现老人品质与精神的典型事例。学生在这一环节花了很多时间,但是对于后面的教学没有太大的辅助作用。如果这里只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我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了。最后读评论,感悟老人身上的精神如青山一般永垂不朽。

到了第一环节,孔老师设计了下面的练笔提升,选择一个事例,用上典型事例+评论的方法写一写。

【评课稿】郑秀娇《青山不老》评课稿一星级:选择其中的一个事例来写写评论。

【评课稿】郑秀娇《青山不老》评课稿1)一天,暴雨倾盆,山洪暴发,通往林场的森林铁路有好几段被冲毁。马永顺 当时小腿肿得碗口粗,正在家中休息治疗。听到消息,他忍着病痛从床上爬起来,冲进抢险队伍,大河水刺骨凉,马永顺全然不顾。他运沙石、修路、硬是坚持了7天,直到铁路通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次,马永顺乘车外出办事,途经建设营林所南山,想起一年前在这里栽了200多棵树苗,就让停下了车。他上山一看,林地被挖了 一个大坑,50多棵落叶松小树被修路挖土给毁坏了。他既心痛又气愤,回到铁力,立即找到局长“告状”,制止了修路毁林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课稿】郑秀娇《青山不老》评课稿 【评课稿】郑秀娇《青山不老》评课稿二星级:用自己的话提炼一星级材料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再加上评论去写一写。

【评课稿】郑秀娇《青山不老》评课稿 【评课稿】郑秀娇《青山不老》评课稿 【评课稿】郑秀娇《青山不老》评课稿 【评课稿】郑秀娇《青山不老》评课稿三星级:自己选择一个身边的典型事例,再写写对这件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老师的初衷是为了落实提炼典型事例,根据典型事例写评论的目标。但是因为前面用时过多,这里学生来不及完成。同时,我对练笔练习也存在质疑。二星级题目,将概括典型事例当成了一个训练点,但是材料一本身更能体现人物品质,这样的倒退式的练笔真的合适吗?

这节课孔老师设计了两个主要学习活动来支撑整堂课,如果真正展开,课堂会太匆忙。每一节课设计一个主要活动比较适宜。“奇迹”从对比朗读中可以感受得到,不需要着力去“独当一面”。我觉得活动三和活动四可以整合成为一个学习活动,重点落在如何围绕典型事例写好评论上。所以在概括体现老人品质的典型事例这一环节,交流时,应该关注事例和评论之间的联系,而非概括本身。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在练笔时,根据典型事例写有针对性的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