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育组“教材三个一”第三次教研活动

(2018-06-12 08:39:21)
分类: 体育教研组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表

 

时间

2018.4.11

地点

 操场

主题

新课程标准——“教材三个一”

参加人员:

会议摘记:

1课例展示:严峰奇——《足球:脚内侧运球的练习方法》

2、评课议课:

优点:

1)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

2)教学内容丰富,拓展恰当

3)学生讨论激烈,情绪活跃。

缺点:

1)课堂上细节讲解不够。

2)教师示范少,学生没机会展示。

3、布置学期任务:

1)上课老师(课件、教案、反思),其余老师评课稿1篇,周五之前发我邮箱:81668951@qq.com 温馨提醒:评课稿和反思的格式要求:标题:四号宋体加粗,正文:宋体,小四,1.5倍行距)

2)评课稿或者反思发学校教研博客:(区二小教科研博客)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534989844_0_1.html

登陆帐号:15167826989

密码:    

 






















 “足球:脚背正面运球的练习方法”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练习、合作练习的能力。突出“教材三个一”的教学设计,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浙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二三年足球“多种形式的运球活动方法及综合活动”单元第六课时。足球——脚背正面运球是足球项目中比较基础且实用的技术动作,是培养兴趣、提升控球能力的重要学习内容,是后续足球技术学习的关键。脚背外侧运球对球感以及人球结合的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学习脚背正面推拨球促使球向前运动,使学生利用正确的触球动作掌握正确的触球位置,为后续的快速运球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足球练习中具有了对抗和比赛的渴望,但没有学习过快速运球的方法,控球能力较差。学生身体素质基础薄弱,身体的协调性、身体重心的控制能力、人球结合能力还不足,学生只能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由找准触球位置开始逐步学习。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2种脚背正面运球练习的动作名称。

2、技能目标:在游戏中,利用脚背正面小步触球能做出3米距离3次以上触球并完成练习任务,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发展下肢力量。

3、情感目标:在练习中表现出果断、自信的一面,积极与同伴合作。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步触球。

难点:控制球。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兴趣导入、寓教于乐。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运球热身以游戏导入,通过“足球对对碰”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中初步尝试运球的感觉;游戏“触球比多”让学生提升连续触球的能力;游戏“小小搬运工”进一步提高控球能力的同时发展体能。

2.合理安排、组织有序。利用两个同心圆的站位,便于学生练习老师观察;单人的练习满足自主学习探究;双人练习达到互帮互组效果;游戏分组,创造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学习环境。

3.教具实用、一物多用。将标志贴标记在脚背外侧,用来触球的部位,然后用该部位去触球、运球的过程,让学生产生练习的新鲜感、持续保持学习兴趣,同时规范了技术动作的准确性,一举两得。

4.语言激励、及时评价。教师通过鼓励性的语言进行正面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采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来提升学生的信心,提高课堂学习气氛。

七、教学流程

准备部分:课堂常规——队列练习——热身游戏(足球对对碰)——球操(球性练习)

基本部分:两人一组触固定球练习——一运一停练习——运球绕圈练习——两人相对运球练习——传球+运球练习——脚背正面运球+脚背外侧运球+传球——运球+射门——游戏(小小搬运工)

结束部分:放松操——课堂小结——师生道别——回收器材

八、安全防范措施

1、强调课堂常规,严格课堂纪律。

2、合理布置场地,器材摆放讲究。

3、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运动中注意避让。

 

                   《足球:脚背正面运球的练习方法》

授课教师

严峰奇

学校

龙湾区第二小学

班级

三年级

44

单元课次

 

学习内容

1、   脚背正面运球的练习方法

2、   游戏:小小搬运工

学习

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说出2种脚背正面运球练习的动作名称。

2、技能目标:在游戏中,利用脚背正面小步触球能做出3米距离3次以上触球并完成练习任务,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发展下肢力量。

3、情感目标:在练习中表现出果断、自信的一面,积极与同伴合作。

学习

重点

小步触球

学习

难点

 

控制球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

与安全措施

次数

时间

 

准备

部分

8

1.课堂常规

2.队列练习:四面转法

 

3.热身游戏:足球对对碰

4.球操

1.快速集合,明确要求

2.精神饱满,动作合拍、协调。

3.控球稳定,注意避让。

4.跟着老师一起做操,要求动作协调。

1.四列横队。

2.四列横队。

 

3.散点。

4.四列横队。

 

3

1

1

    

 

1

3

3

 

 

 

 

 

 

 

 

 

基本

部分

28

1足球:脚背正面运球练习习方法

1.1两人一组触固定球练习

 

1.2两人相对运球练习

 

1.3一传一运练习

 

1.4脚背正面运球+脚背外侧运球+传球

1.5运球+射门

2.      游戏:“小小搬运工”

游戏规则:每组56名的队员在自己的家里出发,快速到任意一方的家里面拿球, 并迅速运球回家,到家后继续出发搬运;其余同学平板支撑。在规定的时间里看谁家里面的球最多。最后吹哨时还在半路的球不算个数。  

 

 

 

1.1支撑脚的位置与脚背正面触球的位置准确。

1.2两人相距3米运球能触球3次以上。

1.3传球准,运球触球轻,跟重心。

1.4

1.5

 

2.运球控制好球,学会避让,中途不得拦截他人的球,不得保护自家的球,球运到家停好后继续出发去运球,每次只能运一个球。

 

 

 

1.1前后两人一组

 

1.2前后两人一组

 

 

1.2.2前后两人一组

 

1.2.3前后四人一组

 

体育组“教材三个一”第三次教研活动2.

 

 

 

 

安全提示:注意力集中,注意避让。

 

 

60

 

 

20

 

 

20

 

10

 

20

 

 

2

 

 

1

 

 

1

 

 

2

 

3

 

1

 

 

1

结束

部分

4

1.放松操:“幸福拍手歌”

2.课堂小结

3.师生再见

4.回收器材

1.跟着节奏,充分放松。

2.主动交流学习体会。

 

4.一起回收器材。

 

两个同心圆

 

1

 

2

场地

器材

篮球场、45个足球、呼啦圈若干、标志盘若干、小球门4

预计练习密度

40%左右

预计平均心率

115130

/

教学

反思

 

 

 

 






 

脚背正面运球课后反思

严峰奇

足球是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也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体育运动。随着全国性的“足球进校园”活动开展,我们更在体育课上加大了足球运动过度普及度。我所教授的三年级学生,他们对足球的兴趣,大多数都是男生听到很开心,女生听到皱眉头。

   本节课的上课内容为脚背正面运球。教学重难点是触球位置准确,小步触球,推、拨球动作协调自然,用力适宜。对这节课开始时自由带球练习,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部位来运球,之后老师再讲授脚背正面运球的正确动作方法,并带领学生做两人一组的触球练习。在初步掌握动作要领后,开始了两人一组的运、传练习;运球绕圈练习;两人相向运球练习;脚背正面运球+脚背外侧运球+传球;运球+射门。最后,通过游戏比赛调动学生积极性。

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的领悟能力和配合,以及教材的设计都比较好,发现最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是个人自身的综合素质。

1.     语言应更富有激情

2.     要拓宽知识面,积累更多有实效的教学方法、

每次上完课都会发现自己新的不足之处。所以需要一次次的锤炼才能走向成功。 

足球——脚内运球评课

                                      

    严老师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合理,采用尝试法、分组法、游戏法等形式进行教学。

1.整堂课的组织教法严密,教学内容安排紧凑。

在课的准备部分,通过原地踩球、前进后退中踩球、脚内侧拨球等球性练习熟悉球感。让学生初步学会足球脚内侧传球的基本动作要领。迅速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基本部分教学中,在主教材的教学中老师对技能学习的目标把握比较好。 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 符合运动技能学习规律和学生的实际。 在巩固练习中, 通过脚内侧传球比赛游戏这个环节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肖老师对足球脚内侧传球的技术动作指导准确到位,组织合理有效,采用的分组教学法提高了练习密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教学任务,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

2.关心学生,及时评价和鼓励。

教师的综合评价和语言激励更好 地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学生的尝试,小组练习,教 师及时小结,师生共同探讨得出练习方法,教师抓住学生的学习动机 及时示范,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达到达跃跃欲试的教学效果。在 “搬运工”游戏教学中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从而使本课的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3.严老师在本课的教学组织过程中,语言精炼,生动形象,比 较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态自然大方, 口令准确,示范动作到位,姿势优美;教师的适时参与更拉近了师生 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感情。

 

4.场地器材设置:场地布置简单、合理、实用;能有效地控制学 生的活动范围,利用小足球贯穿整堂课,真正达到一物多用的教学效果。

体育组“教材三个一”第三次教研活动

体育组“教材三个一”第三次教研活动

体育组“教材三个一”第三次教研活动

体育组“教材三个一”第三次教研活动

体育组“教材三个一”第三次教研活动

体育组“教材三个一”第三次教研活动

体育组“教材三个一”第三次教研活动

体育组“教材三个一”第三次教研活动

体育组“教材三个一”第三次教研活动

体育组“教材三个一”第三次教研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