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推理》评课稿——李惠琦
(2017-06-06 16:17:47)
标签:
评课稿 |
分类: 数学教研组 |
《简单推理》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也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陈慧老师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猜测等直观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课标》很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陈老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整节课以学生为主,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能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推理的过程,从初步感知到操作理解,层层深入,使学生在乐中玩、在玩中乐、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学生和教师较好的融为一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一下几个方面特别值得我学习。
一、在“猜想”中感受推理
在课一开始,陈老师首先通过出示一张双胞胎照片,“”猜一猜谁是哥哥谁是弟弟?”“给你们一个条件,我不是哥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体验盲目瞎猜的不确定性与根据条件合情推理的科学性。初步感知数学中的推理是由此及彼的合理猜想的过程,让学生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为本课能顺利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在活动中体验推理
这节课教师重视创设情境,通过给出的数学信息“小红: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这些信息判断 小丽那的是什么书?跟着柯南来闯关“第一关:判断小狗重量;第二关:游戏猜一猜图形;第三关:判断上车的顺序“提高学生参与的学习兴趣。在情境中金老师再次让学生体验合情推理的思维过程,借助“不是……就是……”、“先确定……”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用准确完整地语言表达推理的思维过程。从扶到放、由浅入深,一步一步深入,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掌握了推理的一般方法,有利于突破“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的思考、合理的推理的意识”这个教学难点。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体验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了对简单推理初步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三、在方法引导中加强推理
从两个事物“非此即彼”的判断到“三个事物的判断”,“三个事物的判断”中也是由“其中一个条件是肯定的”到“三个条件都是否定的判断”,一步一步深入,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掌握了推理的一般方法,程老师突破“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的思考、合理的推理的意识”这个教学难点。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体验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了对简单推理初步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陈老师特别注重细节。所有的解决问题,陈老师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也通过小组合作来共同讨论。这里老师不仅仅是引导学生的方法,更主要的是向学生渗透怎么搜集信息,注重了对学生长久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这次的教研活动,我深深感到作为数学老师的责任重大。数学老师不但要让学生学好数学而且要让他们热爱数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