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他乡》寻访——客家古村的文化遗存

(2012-11-29 06:59:48)
标签:

客家古村

围屋

土楼

梅州

赣南

分类: 南粤纵横
《行走他乡》寻访——客家古村的文化遗存
http://s4/mw690/971343a0tcf9625852293&690
人境庐——黄遵宪的故居,位于梅州市区东山大桥下的小溪唇,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红色的木门有一副对联:结庐在人境,步屧随春风。

 

http://s3/mw690/971343a0t7b289d5dbc12&690

祠堂大门和左右小巷的门一关,盗贼很难进来,即使进来了也跑不出去,一声呐喊大伙一起就能将盗贼抓住。 
http://s10/mw690/971343a0tcf9625c909e9&690

http://s12/mw690/971343a0tcf9625ec399b&690
客家民居讲究“人居和谐”。排水沟、游廊、天井、巷道、正堂、正屋、花厅、花阶、围屋、杂屋、厕所、畜棚等一应俱全。  
http://s3/mw690/971343a0tcf9626160532&690
斑驳的木门 叩响历史的回音
http://s3/mw690/971343a0tcf9626382f92&690
静静的养生胜地
http://s13/mw690/971343a0tcf962662aa7c&690
半亩池塘听蛙鸣
http://s3/mw690/971343a0tcf962684a172&690
梅州的杨氏祖居
http://s11/mw690/971343a0t7b289d79479a&690
客家人喜欢早睡早起,村头小巷,一大早就开始买卖猪肉。
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不过环境在恶化,污水自然净化功能受到抑制。 
文魁——乡试(清代乡试考场设于各省称贡院)于八月举行,亦曰秋闱。九月放榜(因时值秋季,桂花盛开,所以也称桂花榜),新科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余称文魁,均由国家颁给20两牌坊银和顶戴衣帽匾额。匾额悬挂住宅大门之上,门前可以树立牌坊。
http://s13/mw690/971343a0tcf96283ba3dc&690

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面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
客家围屋、客家土楼是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建筑用料一般多用石灰、砖木、青石结构,而墙体则用俗称“三合土”材料,即用没有杂质的细净红土,按一定的比例掺以细河沙、水田底层的淤泥和年代久远的老墙泥,充分搅拌均匀后,加水用锄头反复翻整发酵再大力夯筑而成。 
http://s15/mw690/971343a0tcf966ce5393e&690
丰顺北洋坑围屋
http://s1/mw690/971343a0tcf966d21b5d0&690
大埔客家古村
http://s12/mw690/971343a0tcf966d5fceab&690
客家古村用三合土建造,按一定的比例掺以细河沙、水田底层的淤泥和年代久远的老墙泥,充分搅拌均匀后,加水用锄头反复翻整发酵再大力夯筑而成 
http://s3/mw690/971343a0tcf966e90b1d2&690
客家民居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就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
http://s10/mw690/971343a0t7b28a4ba40a9&690
由于主人外出或搬迁,有些古屋已经人去楼空、破落不堪。脱贫致富向城市迁徙,越来越多的客家人远离故土,老屋在不少当地客家人眼里是“烂屋”,而每一代人都在不断“做屋”,似乎不做一栋楼这辈子没有脸一样,即使空着也是对外展示的“面子”。
协箕、畚箕、打石锤、铲、草镰、多齿(铁扎)、锄头、蓑衣、笠、耙、牛嘴笼、石磨等等,过去客家人常见的生活用具、农具,现在,孩子们看起来都觉得很稀奇了。客家传统农具还有:织布机、炸油机、草鞋凳、舂米碓,还有收稻子用的禾房、石磨、谷箩及油灯、藤箩、滚辘、木水桶、鱼箩、篮子、取暖器、木工刨等等,只能在客家博物馆里看到了。(行走他乡摄影)
http://s1/mw690/971343a0tcf96cebd12a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