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课程建设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论证书
(2011-11-14 15:00:54)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方案 |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开题论证书
课
学
课
课 题 负
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
拟 结 题
时间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1年1月制
|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11年6月17日。 开题地点:学校多功能教室。 评议专家:市研训中心、省语文特级教师陈文主任、市研训中心周怡和副主任、市研训中心王志忠、省语文特级教师陈耀方校长。 参与人员: 徐莉、王芳、孙林霞、王燕、冷漓锦、唐燕、陈赟 |
|
||||||||||||||||||||||||||||||||
|
二、开题报告要点 题目: 书香课程建设实施策略的研究 目标: 突破现行语文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方面入手,全面开展教学革新,课内实施“课外阅读”,在课堂上实现大量阅读,建立语文教学新的体系和秩序。 1.将书香变为课程,开发出适合学生语言素养发展的校本教材系列:识字教材、阅读教材。优化语文资源的配置,拓宽学生阅读的渠道。 2.形成实施校本教材的有效策略,形成三类成功的教学案例:一二年级实现2500个常用汉字识字量教学方案;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分之一”教学时间的教学方案;课内实施“课外阅读”教学方案。 3.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善阅读,会学习,语文素养大面积大幅度得到提高。 4.教师文化底蕴得以丰厚,教学观念彻底转变,形成新的语文教学理念,科研能力有所增强。 内容: 1.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 对学生目前的阅读方法、能力以及阅读习惯等现状进行观察,依据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面对部分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目前教师对有关阅读问题的观念、态度、做法。同时关注教学现场,针对部分教师阅读教学误区进行研究。 2.图书馆教学功能开发的研究 图书馆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目前,小学图书的装备对以形象思维见长的小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再则,小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课排得满满的,阅览室的作用和价值难以发挥。我们将反思图书馆资源与语文课程的关系,按照“将书香变成语文课程”的构想,改造图书馆,建设学校主题学习馆,创建班级书柜,开展图书漂流,优化适合学生发展的阅读设施和环境。 3.构建自主、互助、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课外阅读,课内实施”的研究 我们要改进课堂教学,探索“自主互助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大量识字,提前读写”为基础,用心设计学生的阅读生活,增加阅读量,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激励自主学习。教学中以读为本,以悟激情,以读促写,让学生边读边思,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动口,动眼,动手,动脑。 4.学生阅读能力测评方式的研究 我们改革评价方式,注重多元评价。关注学生内部动力的生成,关注学生阅读成就感的体验,研究教师、家长、同伴、学生本人多员参与评价的方式;结合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态度、情感体验、活动成果等内容研究多纬度评价方式。 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我校学生语文阅读的现状,收集学生及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课题研究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2.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小学阅读的论文、著作、报道等,建立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通过文献研究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 3.实验研究法。通过语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将当代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方法付诸实践,来验证预先设定的目标。 4.行动研究法。遵循“新学校行动研究”总课题组“把我们的行动拿出来研究,把我们的研究转化成行动”的原则,对我校语文阅读教学以及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与研究,发现、分析我校语文阅读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靠船下篙,从教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入手,将问题转变成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摸索研究,采取新的教学措施,拟定行动计划,落实“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引导一线教师参与教研工作,成为教育研究的主人,使教师将研究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5.经验总结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循环进行的,课题研究要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为深化我校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组织与分工:
预期成果: 1.将书香变为课程,开发出适合学生语言素养发展的识字教材、阅读教材,优化语文资源的配置,拓宽学生阅读的渠道。 2.形成三大教学方案:一二年级实现2500个常用汉字识字量教学方案;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分之一”教学时间的教学方案;课内实施“课外阅读”教学方案。 3.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善阅读,会学习,语文素养大面积大幅度得到提高。 4.教师文化底蕴得以丰厚,教学观念彻底转变,形成新的语文教学理念,科研能力有所增强。 5.以阅读为基础,建立起小学学科综合化的基本模型。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课题申报·评审书1份;课题研究方案1份;课题开题论证书1份; 课题中期评估报告1份;相关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若干份; 《识字儿歌》1份; 《阅读教学案例集》1份; 《主题学习丛书》一套;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份;研究论文若干; |
|
||||||||||||||||||||||||||||||||
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1.该课题建立在该校常州市重点课题“新学校新经典实验研究”的研究基础上,对学校语文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3.该校语文课题研究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完成该课题研究有很好的基础。 4.课题主持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都有两项市级课题研究的经历,具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且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驱力。 5.该校完成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好,陈校长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能有效保障研究活动的经费、指导、协调,课题研究的条件和时间均有保障。 对课题研究计划提出以下调整建议: 1.从校本课程建设的层面去调整书香课程建设实施策略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2.研究目标中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从校本课程的建设层面阐述。 3.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要一致,研究内容中的教师的小课题研究与减负增效研究与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关系不大,应作相应的调整。 同意课题组的开题报告,可以进入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评议专家签名 年 |
||||||||||||||||||||||||||||||||||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在开题报告会上,参加会议的专家认真听取了课题组长开题报告,并对课题做了详细的分析、评价与指导,在评议专家的指导下,课题研究计划作如下调整: 1.从校本课程建设的层面去调整书香课程建设实施策略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2.研究目标中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从校本课程的建设层面阐述。 3.研究内容做了部分调整,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要一致,研究内容中的教师的小课题研究与减负增效研究与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关系不大,将研究的重点内容放在书香课程建设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自主互助高效课堂”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上。
年 |
||||||||||||||||||||||||||||||||||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