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剑路情风
剑路情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39
  • 关注人气:1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亘亘:在诗歌的海洋里艰难航行

(2015-07-12 09:52:28)
标签:

转载

分类: 其他文章

亘亘:在诗歌的海洋里艰难航行

□宋长兵

 

【诗人简介】

亘亘,原名杨汝洪,男,汉族,197711月生,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人。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歌学会会员,贵阳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紫江诗刊》执行主编。199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诗歌发表在《诗歌月刊》《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当代教育》《散文诗世界》等报刊杂志。有作品获奖,2013代表贵阳地区参加贵州首届诗歌节。代表作有《山菊花》《美丽的羊群》《对一件湿衣服的反复描写》。已出版诗集《第三棵树》。

 

【宋长兵】

亘亘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走进《紫江诗刊》第四期“紫江论诗”栏目,作为《紫江诗刊》执行主编,在诗歌处于边缘化的当下,请问您为什么要做《紫江诗刊》?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您一意孤行是为了什么?

 

【亘亘】

谢谢长兵一直对《紫江诗刊》的关注和付出,并建议从第四期起开设“紫江论诗”栏目。我一直以为,诗歌并没有边缘化,边缘化的是人们失去真诚和追求的人心!不可否认的是,纸质刊物销售量日趋下滑,优秀诗人逐渐被腐化和自我抛弃,大量网络“诗歌”泥沙俱下,让我们难以找到一片诗歌真正的骨头!这些都不是诗歌边缘化的理由。要相信好诗永远存在,这需要交给时间来沉淀和检验。诗歌现场不是歌舞厅,不需要热闹!我认为,诗人永远不会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提升自己的情怀,只有感情饱满了,诗情才能喷薄而出。

《紫江诗刊》只是一个载体,做这样的一个载体实在是非常艰辛,付出的精力不必说,出刊的资金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然我们的精神感动了很多文友,他们慷慨解囊,对诗人和诗歌充满了敬意。“出力不讨好”,要客观来看待,如果只是从物质利益来说,确实是这样,但从精神层面来讲,我们是很富裕的,有那么大一个团队一起来维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我并没有一意孤行,相反,我非常快乐!

 

 

【宋长兵】

亘亘老师,我们很多初学者非常迷茫,请问诗歌写来是做什么的?并谈谈诗歌中的您与生活的关系?

 

【亘亘】

在这里我要引用诗歌评论家芦苇岸老师的一段话来回答您诗歌写来是做什么的。芦苇岸老师认为:“写作和钓鱼、打球、旅行、跳排舞、打麻将等并无高低贵贱之别,都是人们的爱好方式而已,但是一个民族大面积远离精神文本,不沉潜于关乎心性的阅读,而功利地制造着一代又一代拿着高文凭的文盲,无异于灵魂垮塌,这比洪涝、泥石流、地震,甚至战争等更为可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诗歌完全可以称之为心灵的圣经。缺之,人生就缺了支柱。”(芦苇岸《多重语境的精神漫游》)芦老师的这段话我十分赞同。其实写诗就是享受写作过程的精神愉悦。

在生活上我就是一个白痴,在诗歌上我又是一张白纸。我写了很多忧伤的诗歌,我自己都不敢拿出来与人分享,怕影响大家的情绪。我很期待自己能写出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作品去影响他人,可是这个时代给了我太多的伤痛,我写不出来!我目前的状态是需要继续沉淀和大量阅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一方面要安顿好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还要跟随更多优秀诗人的脚步,争取突破,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立的精神立场和独特的作品风格。这样的路,我知道还很遥远。

 

【宋长兵】

请问网络诗歌与传统诗歌的区别?

 

【亘亘】

其实网络诗歌和传统诗歌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传播的媒介不一样而已。我认为大家所说的传统诗歌就是指在纸质刊物上发表的诗歌,它的传播有很大的局限性,受众面很小,不过由于经过编辑的严格审核,容易发现精品。网络诗歌通过网页、微信、短信等都可以传播,受众面广,阅读方便快捷,互动性也很强,不足的是审核不严,需要读者自己分辨优劣,有些诗歌甚至会误导读者。如果把传统诗歌和网络诗歌进行有效整合,我相信读者更容易接受。《紫江诗刊》正在做这件事,希望能做好。

 

【宋长兵】

亘亘老师,现在诗歌现场的“山头意识”对诗歌有什么影响?民间诗群的崛起如何抵达诗歌的真实路径?

 

【亘亘】

现在诗歌现场的“山头意识”其实就是部分诗人欲望膨胀的产物!这有点像三国演义,又像军阀割据,一些诗人有了点功底,就想拉拢一帮人,整一个所谓的诗歌主张,举起大旗占山为王。这种现象不好,对诗歌的发展一点好处都没有!如果单纯的对某一个“主义”进行讨论和探索,这是不错的,可是恰恰相反,“山头意识”最终的目的不是诗歌,而是诗歌带来的名和利,他们互相攻击,不靠诗歌文本说话,只是想获得存在感,引起关注而已。

通往真正诗歌的路有无数条,但是最终必须聚集在诗歌文本上。民间诗群的崛起,这种现象非常好,大家在一起探讨和提高,不光是写作能力,还有鉴赏能力。一首好诗不是诗人一个人创作出来的,它需要读者进行二次创作。缺乏互动和争鸣的作品都将会被淘汰。民间诗群的崛起也许会生产出更多的好诗,也许能让诗歌真正的返璞归真,走向成熟,走向百姓。

 

【宋长兵】

如果选择赵丽华、沈浩波、伊莎、乌青、余秀华等人的代表作品,迄今你最满意的是哪些?并举例简评。

 

【亘亘】

赵丽华、沈浩波、伊莎、乌青、余秀华等人都出现在当下诗歌事件中,他们都是优秀诗人,前三者我没有过多关注,倒是余秀华我非常感兴趣,所以陆陆续续读了她的一些作品。当时我也在中国诗歌流派网混日子,据说她也在那里呆过,算是有缘吧。余的诗发乎于内心,引发了我们关于人性的思考。我非常喜欢她的真诚,感情饱满而又不缺乏诗意,在别人看来,她是炒作出来的诗人,褒贬不一,而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余秀华写了那么多年,是有实力的。《我养的狗,叫小巫》《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如何让你爱我》《摇摇晃晃的人间》……这些作品强烈地反映了余的内心,她真诚地审视爱情和人生,我们看见了她诗里的“真”与“纯”。有人把她说成是“中国的狄金森”,这有些过了,我不赞同,这没有可比性。一个诗人,还是不要过多打扰她,也许只有遗忘,她才会飞得更高、更远。

 

【宋长兵】

亘亘老师,我们来讨论一个比较有趣的问题:余秀华是当下较红的网络诗人,她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假如睡的是你,你该怎么办?

 

【亘亘】

哈哈,长兵兄很有趣。《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只是一个文学作品,只是一首诗,我强烈地感觉到余写这首诗时对爱情的渴望!我真想笑,但我控制住不让自己笑出声来。我也想哭,就像余秀华描述的那样,现在的人间确实是摇摇晃晃的。这个世界纯真的爱情在哪里?我们都想要找到答案,但是这本身就没有答案!真爱就像真的诗歌一样,是可遇不可求的,它或许就是彼此瞬间产生的火花,稍纵即逝。余秀华不会来睡我,我也不会去睡她,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和她做一个朋友,她算是我的偶像,我很尊敬她。

 

【宋长兵】

在学习写诗的路上,我们都在摸索、探讨和突破,亘亘老师能否用几句话表述一下您判断一首新诗是否优秀的标准?并举例简评。

 

【亘亘】

其实我喜欢反复说一句话:好诗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现在要定义一个物件的标准,这个物件肯定就是乱象丛生!诗歌我们还是不要规范它,它存在就有它的意义,再说我们评价一首诗,是需要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的,有些诗是写给某一个人看的,有些诗就是诗人瞬间的感概,也许自己都无法理解和掌控。长兵的意思我估计要归于大众审美的范畴。如果这样,我认为好诗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整首诗必须情感饱满真挚。这是最关键的,假大空的描述会让人十分反感;二是诗人要有宽厚的情怀。悲悯之心,仁厚之义,都是不可缺少的;三是语言的运用必须娴熟。诗歌的语言不比散文和小说,它需要词语的击碎和重组,需要指代的模糊化,这样才有句子的张力,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四是意境的构建要融合与统一。一首优秀的诗歌,总是要把自己的思想寄托在贴切的意象上,并最终形成融合统一的意境;五是要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在继承传统诗歌艺术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就没有优秀诗歌,那只能是作文,不是创作。总之,各诗入各眼,好诗没有标准。

感谢长兵专访,说得不当之处请斧正!

 

 

宋长兵,男,河南省沈丘县人士,自由撰稿人。有作品入选《威宁诗刊》《若水诗刊》《泰山文化》《西部诗选》《大别山诗刊》《月亮诗刊》《北京诗人》《江淮诗人》《中国现代诗人》、《中国魂》《中国诗乡》《扬子鄂》《蒲公英》等。现为《若水》诗刊发展部部长兼总编助理,《中岳》诗刊创办人兼总策划,紫江诗歌网华中区主任(现代诗歌组稿编辑),《洱源文化》现代诗歌栏目组稿编辑,《海派诗人》诗刊河南驻地编辑。

                                                                                                      

 

原文链接http://www.zgzjsk.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85&extra=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