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2017-07-06 19:24:18)
标签:

杂谈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本雅明的名篇,他谈的虽然主要是艺术作品,但由于复制技术同样也带来了民间文学传统的衰落,所以本书对于理解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的命运也颇具启发。

        本雅明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神韵”(Aura),指的其实就是当我们面对美好的事物时所体验到的那种但可意会却难以言表的神秘魅力,他说:夏日午后,当我们悠然眺望远处地平线上的山峦起伏或凝目注视一根投下绿荫的树枝,这便是呼吸这些山和这根树枝的神韵。他说的其实正是陶渊明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际“欲辨已忘言”的那种“真意”。惟其难言,所以本雅明才对之多方言说。他指出,美好之物的神韵与其此时此地的独一无二的情境有关,与其植根于其中、因之而生成且赖之以流传的悠久而多变的传统有关,与世代相传的经验和智慧有关,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神韵,赋予事物以无可替代、难以复制的本真性,而复制技术则将艺术作品从此时此地的具体语境以及其与传统和历史的关联中剥离出来,从而剥夺了它的本真性,也驱散了它呼吸于其中的神韵,从而使事物丧失了令人梦萦魂牵的魅力。

        正是从现代复制技术对艺术作品的本真性和神韵魅力的消解出发,本雅明展开了对于现代大众文化消费的批判,也引出了本雅明对于那业已消失了祖传手工技艺和讲故事的传统的怀念和阐发。

(原载《民俗研究》2010年第1期   封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