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你是想读书,还是想读完书?
标签:
读书怎么读书自我成长 |
分类: 自我成长 |
关注修齐健康,获得更多心理学知识和免费咨询体验。微信号:wx_zo365
来源:豆瓣
知乎上有个很好的问题:大学两年读了大概200本书,为什么感觉读书的价值还是没有体现出来呢?
其中有些精彩的回答道出了个中缘由——“书不在于读完它,而在它成为你人生的一部分。”
大学时,一位很有才华的心理学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让我终身难忘:“很多同学喜欢说自己一天能读多少页的书,有些人一天能读50页,有些人能读100页。可是一旦你用‘页数’为单位来度量读书这种行为时,从一开始你就错了。”
当你沉迷于书中绚烂多彩的世界,当你的观念被翻天覆地地革新,是不会care、甚至会完全忽略掉今天读了多少页,今年读了多少本的。
当我们看手表的时候,常是快等不及了;当我们数书页的时候,常是快看不下去了;当我们念叨看了几本书的时候,常是连书名都记不全了。所以,数多少页、多少本这行为本身,就说明你已经败了。
阅读是一种享受,但如果读完一本书,没有新的体验,完全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不能对你的思维有所改变、特别是读完一本好书之后,想不清楚、说不清楚、写不清楚、也从来没有行动过,那你看书是在浪费时间。
有些书,是一代宗师级的人物,把他们毕生的智慧熔铸在一本书里面;有些书,是一个领域的开疆拓土之作,从一片混沌中劈出一个新世界;有些书,是一个领域的集大成之作,观点纷繁,气象万千;有些书,如盗梦空间一般有几层境界,你多读一遍就多梦到一层。对这些书,你若只是都当成那两百分之一,花上一个星期匆匆读完,读后即扔,只摘下几条金句供日后泡妞之用,难道这就算读过了吗?
看书的方法,不仅要看作者写了什么(一层)
还要琢磨文字背后的意蕴,那些弦外之音(二层)
还要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要这样写(三层)
还要去想想 看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框架和策略在组织这本书,以及在各种细微处又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四层)
当然更重要的是,以上的这些分析对你自己的现实和精神世
界能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是否能启发你、引导你、改变你……(五层)
于是乎,和很多人的答案相反:所谓200本,你不是读少了,而是读多了、读水了、读浅了!
其实你的状态一点都不特殊,你和许多人一样,以为自己在读书,其实是在集邮。
最后,建议你重新拿起一本你最崇敬的书,换一种方式,再读一遍、两遍、三遍……
--===修齐,修身齐家===--
♦账号定位♦我们致力于提升职场人群的幸福感,分享心理学知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方法。
♦服务功能♦
组织健康咨询:解答企业发展和员工绩效的疑问/需求
体验EAP咨询:留言预约免费文字/电话咨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