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图文解析:心理防御机制如何让人不焦虑(上)

(2014-07-23 17:11:23)
标签:

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

心理学

精神分析

分类: 我爱心理学

盘点十几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作者举了很多生活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通俗易懂~~周六的【我爱心理学】继续分享下篇,欢迎新朋友关注我们~~

https://mmbiz.qlogo.cn/mmbiz/GYzK78tjGfuvszn4JOSfOYjaferYsia4uF9H7Bm2dYq6hAKYRZemXvf1YbEWs9dlvs10960Uwaib8ZsyAhT6HLZA/0


来源:网络

编辑:劳申玥


每个人心里面都会有一道心理防御墙,这道墙非常非常的坚固。利是:能保护好自己的自尊心,不让自己的心理崩溃,弊是:让人无法理性的对待问题,无法做出最好的决定,更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激烈冲突。


心理防御机制的三个最基本的性质:


第一,心理防御机制不是一种本事,而是一种心理现象。

第二,心理防御机制不是练出来的,而是人的天性。

第三,心理防御机制是潜意识捣鼓出来的现象,不由你控制的。


按照佛洛依德的理论,心理防御机制是人因为有些跟社会规则冲突的想法,这“社会”在你脑子里有个代理人,就是弗洛伊德说的超我。超我整天板着脸检查你的思想是否健康,所以很多本我欲念就给逼得藏身潜意识不见天日,压力很大。于是心里慌,科学说法叫做心里有焦虑。那你的“自我”就玩了些小花样,为的是让你不焦虑。这些小花样就叫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虽然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但至少形式上它能掩盖症状让你不焦虑啊。所以这个心理防御机制就有了存在的理由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GYzK78tjGft0C1RL48kr3ibGt5GJVLPMJD840W25GlO4vvhiaL0LkY8ugtR8icXEcKqr9IqHhaEPR2kia84mcklS4w/0


心理防御机制如何让人不焦虑呢?精神分析学派总结出来这么几种常见的机制:


1、潜抑


这个大概是弗洛伊德心理学里最最基本的一个心理机制,就是把超我不能容忍的欲望给压进潜意识里,让当事人眼不见为净。比如一个虔诚修士,觉得嘿咻是邪恶的。可是食色性也。他的基因决定了他也有性欲。这就让他很惶恐。怎么办呢?对不起天父的教导啊。他就努力修行。几年之后他觉得自己还真的就六根清净了无杂念了,整个不想男欢女爱了。这个其实就是他的自我在努力斡旋,悄悄的把他的性欲望给压到心底黑箱子里,就是潜意识里,让他自个觉得自己很净化了,已经古井无波了。但是咱说过,欲望潜抑到潜意识里不等于消失了。它还会在那儿鼓涌呢。所以这修士不知啥时候开始就有了个爱好,布道时就喜欢举着一根手杖说话。弗洛伊德一看就说了,说瞧见没?他这潜意识欲望还在找口子冒泡呢。他手里抓根手杖啊,那不就是打飞机的象征吗?

https://mmbiz.qlogo.cn/mmbiz/GYzK78tjGft0C1RL48kr3ibGt5GJVLPMJBvJYDfubtPbQCxoicw3LMaLqxxhb5CLgicD6bicnZd8QJqWIktIVDL1Pw/0


潜抑不一定是说社会不容的欲念,比如性欲念,才会被潜抑。有时候就是自己觉得受不了的感情压力,比如单相思,比如丧亲,这都能让当事人很难受。为了不天天向隅垂泪,就得把这些难受的事情压到心底黑箱里。比如儿子车祸死了当妈妈的很痛苦。这痛楚太难以承受,于是自我就起作用,把关于儿子去世的记忆压到了潜意识。但因为不是真的遗忘了而只是埋在潜意识里,所以每年到了二月她还是莫名抑郁。原因就是因为她儿子那年是二月出车祸的。这种情况下,她的记忆已经被掩埋到潜意识,所以她会不明白为啥每年都闹抑郁而且就开春这么一阵。据弗洛伊德说如果您能给她分析出这个潜意识记忆跟她的二月抑郁的关联,她一明白了这抑郁其实是因为那段潜抑了的惨痛记忆,这种心理防御机制的伪装作用就消失了,她的抑郁也就消失了。


咱这是在说弗洛伊德的理论。您要真在做心理治疗您当然知道这事没这么简单。您真给她把潜意识心结挖出来了您还得给她扶上正路让她能自个应对这种心理创伤对吧?


2、隔离


这说的是情感反应的隔离。就是说,要是遇上啥很有感情冲击的事,为了逃避这种感情冲击,就表现得极为平静极为理性。比如爱侣忽然死亡,活着的这位在跟人说这件事的时候,可能会表现得出奇的平静。其实她这不是修行高超城府很深所以喜怒不行于色。其实她就是不能让感情冲破这个堤坝,不然她就会崩溃了。

https://mmbiz.qlogo.cn/mmbiz/GYzK78tjGft0C1RL48kr3ibGt5GJVLPMJFs99Lic5GIssDSyEOtMRSVp9tbLaGJB9vjpic5XcpL7lM0mv4v27g6Ow/0


这个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日常生活里也有很多小花样是处于隔离机制的。比如不说上厕所而说上“大号”,或者比较白领的说上“洗手间”,都是为了隔离那个“肮脏”的联想。比如人死了不说人死了而是说人“去”了,这是为了避免直接面对哀痛情绪。这也是隔离机制在起作用。近年有潮人学了一些英文,有时候人家说话就会插几个英文单词。您要留心一下,就会发现他用洋文的地方,多半是有些“敏感”的概念。比如该说钱的时候他不说钱,他说 money。该说嘿咻的时候他就说ml。这要弗洛伊德听到了他一准说这就是隔离机制。因为这人爱清高,觉得直接说“钱”啊说“嘿咻”啊不够文雅。所以就换了个洋文来说。这么着就跟那种“低俗”的概念拉开了一些距离,就起到了隔离的作用。


3、转移


又叫置换。这个有点李代桃僵的意思。就像在单位给老板无端训斥了不敢跟老板反抗,于是回家就冲老婆发脾气。前面说那位修士握着手杖说话那个咱是虚构,不过如果真有这事,这个用握手杖的方式间接渲泄性压力的方式,就是个置换型的心理防御机制了。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比如说一个人找的妻子,性格上跟他自己的母亲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个不是偶然,而是他的恋母情结决定了的。既然现实中不能娶自己的母亲,找一个性格类似的女子大概就是最好的替代品了。又比如,一个暴饮暴食的人,其实是因为性欲望被潜抑,于是用吃东西来间接的渲泄性压力。因为,按弗洛伊德的说法,口唇欲的满足也是性欲的满足。

https://mmbiz.qlogo.cn/mmbiz/GYzK78tjGft0C1RL48kr3ibGt5GJVLPMJlYZnpnIo63pNtctmJbySjHvY1nDXkP2x7cbcc1s3dcy2BMXaq568fw/0


4、拒绝


又叫否认。这个是最没技术含量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就是矢口否认。当然这不是说那种有意的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无赖。他这个,就是因为陡然面临巨大感情冲击难以接受,于是他的“自我”就用这种方式来试图让他逃避受伤——当然是暂时的。电影里常常能看到这种否认行为。比如当着自己的面儿子忽然被汽车压死了,当妈妈的就可能坚持说孩子没死你不许胡说!日常生活也有一些比这含蓄的例子。比如这位个性很依赖,可是自己又觉得这岁数了这么依赖人不怎么有面子,于是就时不时的跟人说自己怎么的独立,还能找出谁谁来做例子说你看这些人多依赖,像我这么独立的人如今真不好找。他这其实不是跟你撒谎或是对付。他自己是真的觉得那些人比自己差多了,他是真的觉得自己特独立的。心理防御机制就是这么诡异,能让人自己忽悠自己。

https://mmbiz.qlogo.cn/mmbiz/GYzK78tjGft0C1RL48kr3ibGt5GJVLPMJ0D0GwYfHsVr6kRGELGCmpapib63oVPDTetibO0ODV0jDIXIYbnC3w9zg/0


5、退行


这个也是比较原始的心理防御机制,就是好好的一成年人忽然表现出幼童的行为来,有点类似“扮可怜”,既然自己是一个可怜的孩子,那就不需要面对那些责任和压力了,顺便还可以获得别人的关照,益处良多。当然这也是无意识行为,当事人自己也没意识到自己有这种退化表现。他就是心态上忽然陷入这种幼稚状态。比如一个年轻工程师头一次负责一个爆破拆迁,要是有失误旁边的大楼就会被牵连倒塌。工程师基本觉得自己的设计应该没问题,可是到实施爆破的前夜他越想越没把握,心理忽然就崩溃了,于是就躲起来了。家里人到处找他,结果发现他一个人蹲在浴池里抱着膝盖前后摇晃呢。这个就是模仿婴儿在摇篮的行为。潜意识里就是说“我是一无辜的小孩啊,你们不能让我背这么重的担子啊”。

https://mmbiz.qlogo.cn/mmbiz/GYzK78tjGft0C1RL48kr3ibGt5GJVLPMJ25WT2p5wMzqAa5WmLc8uGLVabNPMibbLvj1qDsz03ysXJvCU6Tibg0aQ/0


一个大学生考试前要抱着布袋熊睡觉,可能也会是退行反应。好几年不尿床了的孩子,在家里添了个弟弟或是妹妹之后忽然又开始尿床了,也是这个原理。您要是喜欢在论坛里转,您可能见过这种人,他没来由的对别人说些很无稽的恶意评论,或是直接开口骂娘。更极端的,直接贴一些肮脏恶心的图片。这些行为,在别人看,完全就是找抽,是很失人格的作为,但当事人乐此不疲,你越骂他无聊找抽他越来劲。这个其实跟成年尿床的心理类似,他目的就是要招人注意。理想的情况下他应该用建设性的方法招人注意,比如发表有见解的跟贴。但是这位童鞋可能一时想不出建设性的方法,或者他的心理发育过程出了点岔子,让他不能用正常心态处理世事,而是采取退行到儿童状态的方式来获取关注,在论坛上的表现就是这种幼稚行为。您可能也注意到,对这种行为,您回帖骂他劝他都不能让他停止的。因为他目的就是招引注意。您骂他劝他就是注意他,这就等于给他正反馈,给他证明他的幼稚行为确实能招引注意,于是他就更来劲了。所以您如果想让他歇着,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本别理他。他招不到希翼的关注,就失去动力,自然就会歇着了。


(未完待续~~)



--===修齐,修身齐家===--

♦账号定位我们致力于提升职场人群的幸福感,分享心理学知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方法。

服务功能

组织健康咨询:解答企业发展和员工绩效的疑问/需求

体验EAP咨询:留言预约免费文字/电话咨询

http://mmsns.qpic.cn/mmsns/GYzK78tjGfuKnVrYMRHibZ69ujza37Sk6eIRpRiar8RvvdnYSicHLSROw/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