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焦点解决】第二季03:谈谈焦点解决与应对失眠

(2014-04-09 14:24:58)
标签:

焦点解决

焦点短程

sfbt

心理咨询

失眠

健康

分类: 焦点短程SFBT

初学者常有种误会,以为焦点解决就是找解决方法,这话既对也不对。所有的解决方法都应在对话中产生,而不是针对某个症状去思考,这才是焦点解决的精神。对于失眠,或者其他“症状”,都要考虑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带着“不知道”的心态去面对。


今天是骆博话焦点第三集,大量干货分享~快关注起来吧!

https://mmbiz.qlogo.cn/mmbiz/GYzK78tjGfuaNjPlzAW60iaLRZah57QYTnptOddiaOyIBMa0Yz1wsvXmrtUuuUCSDUHIgdAJB6kb03fAyyBibxn9g/0

【焦点解决】第二季03:谈谈焦点解决与应对失眠

来源:骆宏心理健康创新工作室(微信号:lhcxgzs)

作者:骆宏


开年参加了杭州地区第一场“焦点沙龙”,主题是“SFBT如何帮助应对失眠”。自己在现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知道”。这里再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


首先,后现代心理学对“诊断”是有自己独到看法的。


描述、解释等方法对我们理解事物虽然有利,但它所框定的边界却恰恰是我们思维的局限之处。对于这个话题,中国传媒大学曾海波老师最近从“合作对话实践”的角度发表的观点很多,后现代心理学应用的QQ群和微信群皆可获得。据此,SFBT将“诊断”视为另一种语言。


具体来说,焦点解决并不关注“失眠”,事实上很多人受困于失眠的影响,这种危害恰恰来自于对失眠的担忧,而非失眠本身的影响。SFBT的着力点在于更关注主诉失眠的那个“当事人在什么情境下有这种状态”,操作时,我常用厘清当事人当下的“情境+行为”来定义。


其次,如何能够知道“当事人在什么情境下有这种状态”。


从操作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通过与当事人的沟通对话来实现,而就SFBT而言,在当事人描述自己失眠的时侯,听清当事人的需求是什么,进而把当事人的注意力从关注失眠的成因或者危害上,转移到“我需要什么”上面,接下来就是走SFBT的套路了,这里不详述。


再次,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运用心理学方法要知道“适应症”很重要。具体而言,帮助失眠,除了知道能做什么,一定要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这就是有医学背景的伙伴的有利之处。


首先不是每一种失眠都可以用心理谈话来解决的。如果当事人确实有明确的器质性基础,或者当事人主观能动性非常弱,药物等生物学手段也是一种有效的应对资源。当然,这个时侯SFBT也并非没有帮助的,它可以成为一种辅助手段,用于增强应对失眠的信心以及提高药物依从性等等整合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据此,在没有面对当事人,没有具体情境,没有澄清边界之前,我的回答只能是“不知道”,而这正是后现代心理学应用的一个根本原则,即带着“not knowing”的心态面对有“问题”的那个人。


举一反三,伙伴们可以发现,本文的题目可以改为“谈谈SFBT与应对XXX”,所以,SFBT其实原则很简单,难就难在怎么通过沟通会话来完成当事人认知的转变。如何提高理解和认识,前辈的经验是:实践、实践、实践……



★Reading Time

回复“焦点解决”回顾第一季《焦点解决的基本精神》



--===修齐,修身齐家===--

♦账号定位我们致力于提升职场人群的幸福感,分享心理学知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方法。

服务功能

组织健康咨询:解答企业发展和员工绩效的疑问/需求

体验EAP咨询:留言预约免费文字/电话咨询

http://mmsns.qpic.cn/mmsns/GYzK78tjGfuKnVrYMRHibZ69ujza37Sk6eIRpRiar8RvvdnYSicHLSROw/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