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心理学】投射:人与他自己制造的世界

标签:
我爱心理学投射曾奇峰心理月刊心理学健康 |
分类: 我爱心理学 |
❤❤❤第347天,一切唯心造?❤❤❤
这篇短文解释了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投射”。有时候我们要破除一些投射来直面真相,有时候我们需要主动投射出去一些不安全感来让自己安心生活,虽然归根结底,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全凭“想象”,但毕竟一般人无法直视存在和死亡的深渊,怎么制造一个“刚刚好”的世界,就是个精细活了。
不但我们对外界的感觉是投射的结果,连生理心理疾病、灾祸命运也是潜意识投射的结果,你相信吗?新朋友请关注账号,查看今天的另一篇文章《潜意识是如何“制造”疾病的?》看看这个玄乎的道理是怎么说的……
作者:曾奇峰
来源:《心理月刊》
世界本来是同一个世界,但在不同的人眼里却如此不同,原因就是每个人在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掺入的主观材料不一样。一个人,首先是生活在一个自己制造的世界里,我们称之为投射的世界。这个世界,隔离了人与真实世界的关系;这种隔离,少了多了都会造成问题。
先说少了会怎样——
一些经过灾难性事件的人,他们投射的安全世界就变得“薄”了,这使他们更接近真实世界的不安全。我们也的确生活在一个不安全的世界里。没有经过创伤性事件的人,他们可以制造一个投射的、100%安全的世界,所以他们能够从容地生活、工作。心理医生对经历灾难性事件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重建“虚幻的”安全感,使他们投射的世界变得“厚”一些,“厚”到足以让他们认为普通的生活100%不会有灾难的程度。
再说投射的世界太厚——
这会使一个人跟现实的世界脱节。自作多情的人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他们生活在一个自己制造的世界里:所有漂亮的异性,都会对他/她有意思。这种幻想,既可以给他们带来欣喜和活下去的力量,也会让他们与现实不协调的得意,引起周围人的嘲笑。
投射的世界,实际上是这个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有人曾经打过这样的比方:单细胞生物,已经有一整套自我保护的设施,包括细胞膜和细胞质里的一些物质。如果攻击是来自外界,这些保护设施就会发挥作用;但是,如果攻击来自内部,危害就难以防御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些内部的威胁,想象成来自外部——即“投射”到外面去,这样就变得容易抵御了。自作多情的意思就是“我对所有漂亮异性都有意思,但我不能承认,承认了会很没面子,所以我就将其想象成他们对我有意思,至于事实是不是那样,我就管不着了”。
有时候,这样的投射会把自己置于一个难受的境地。一位曾经是全国散打亚军的人,走在城市的街头该是很有安全感了吧?他却没有。他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因为害怕无意中碰到别人,被暴打一顿;也不敢跟人争吵。深层心理分析后发现,原来是他总想着要攻击别人。在弄清楚自己玩的这一花招之后,他再走到街头,就觉得每个男人都温和得像南极企鹅一样——虽然这也是自己制造的一个世界,但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感觉实在是好多了。
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与这个世界无关,而与你愿意把它制造成什么样子有关。
--===∽===--
♦账号定位♦我们致力于提升职场人群的幸福感,分享身心健康知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方法
♦栏目设置♦早安心能量、我爱心理学、ZO Talk(原创评论)、ZO Show(读图视频)、心语等栏目,每日早8点档推送
♦推荐功能♦
求助咨询:留言预约免费文字/电话咨询
下载APP:发送“心资源”获得下载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