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从“心理化”开始

(2014-01-06 10:57:49)
标签:

心理学

心理化

怎样学习心理学

我爱心理学

杂谈

分类: 我爱心理学

❤❤❤第330天,拥有一颗“心理化”的头脑❤❤❤

之前向大家征求对我们账号的印象和期待的反馈,提到最多的就是,大家都希望从这里获得更多心理学的知识。作为传播和使用心理学的工作者,我想简单谈谈对于大部分非专业的朋友来说,怎么入门心理学、心理学的核心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用。

http://mmbiz.qpic.cn/mmbiz/GYzK78tjGfstkdWQ1xaoqHFEwDToNoP3q9E1BMfQxzOOUU3t3jdCibGwqnwvZrOgs4IwRz0EJX572SoSMXun2TA/0

【我爱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从“心理化”开始

现在心理学很火,要归功于各种电视节目、网络传播,还因为现代人自我意识增强,每个人都多少开始觉察到,在有些时刻,自己的行为和心中真正的感受不一致,不再能接受“自动化”的反应,很想要知道自己内部发生了什么、怎么让自己更自主、自由。不论被过度包装的“伪心理学”多么鸡肋,我都觉得这是好事情,反映了时代和心智的进步,心理学被这个时代需要。


现在每个人都听说过“潜意识”“情商”“沟通技巧”“催眠”“灵性成长”这样的词,属于不同的理论流派,又有很多书和推荐书单,这就让非专业的朋友不知如何从它们中间找到共通的核心,也就难以举一反三地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去读大部头的专著,不去专门上心理学系统的课,就没法真正掌握心理学并应用在生活中吗?


其实真的不用,就像很多人物理也只是到高中水平,但也不妨碍人们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因为这里面有“常识”。同样,心理学的普及,最大的价值也是提供一些常识。物理学是通过对“物体”的观察,去解释事物,心理学就是通过观察我们的“心”去解释人的行为。培养了用“心”去理解自己、他人、社会行为的思维方式,就叫“心理化”。有了这个能力,其实就已经掌握了心理学对大部分人最有价值的一面,人人都是天生的心理学家,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心最熟悉,至于那些理论就随它们去吧。


心理化就是根据自己的渴望、信念、感觉去解释行为。类似于开头举的例子,比如在某些情况下,我就总是会那样,因为总是会冒出某种感觉情绪来,这意味着我渴望……?每当别人跟我借东西时,我心里明明不乐意,但我还是会借,然后我发现除了不乐意,我还怕对方觉得我小气,就会不再跟我借东西了,我怕没有什么可以帮到别人,对别人不重要了,别人就会不在乎我,所以我还是会借。我又发现,我心里不乐意,是感到被冒犯,他跟我借东西好像理所当然我非要给他似的,好像我没有决定权,其实对这个借东西本身倒不那么在意,我讨厌这个人的态度,他让我觉得自己很没用,似乎我经常觉得自己很没用……就像这样,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心上,慢慢就会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并且总结出规律来,就可以在那些不曾被觉察到的感觉上去问自己,真是这样吗?只能这样吗?我还可以做什么?这就是自主和自由。


同时,这样的能力也可以推己及人,帮助了解别人,在有些情况下,特别需要“心理化”的能力。比如孩子要不到玩具大发脾气、安慰失恋的朋友、说服顾客买我的产品、向老板提加薪、向生气的朋友道歉……需要注意的是,对别人仅是猜测,虽然看起来反应差不多,但心里的感受可能完全不同。所以不能光顾着从自己的经验去猜测别人出于什么感受有这样的行为,而是要更多地倾听,设身处地理解,也就是常说的“换位思考”。但是换位思考的基础,还是来自于对心的熟悉和了解,在自己身上练习是最合适的。


归根结底,人类的普遍需要和渴望是相通的,可以概括为爱和被爱,只是各人争取的方式不同,就演化为各种行为模式和性格特点。我们共享人性的完整光谱,每个人只是代表着其中不同的颜色,心理学不同的理论流派,只是告诉你什么样的棱镜会折射出什么样的颜色,但你本来就可以在自己身上看到这所有的规律,这时候只需要看一些你不了解的、感兴趣的,就足够了。


我想,学习心理学,就从培养自己拥有一颗“心理化”的头脑开始吧。


修齐健康微信编辑 劳申玥


--===∽===--

♦账号定位我们致力于提升职场人群的幸福感,分享身心健康知识、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方法

栏目设置早安心能量、我爱心理学、ZO Talk(评论)、ZO Show(读图)、心语等栏目,每日早8点档推送

推荐功能

求助咨询:留言预约免费文字/电话咨询

下载APP:发送“心资源”获得下载二维码

【我爱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从“心理化”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