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就懂】跑步的心理效应

标签:
马拉松慢跑跑步心理健康健康 |
分类: 我爱心理学 |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开跑的日子了,今天小编想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跑步运动的心理学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http://mmsns.qpic.cn/mmsns/GYzK78tjGfuEfNGH7HTXR7poh0JJC3JsluktEZU9waFEbNFCN0cSEw/0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那么,人们究竟会从运动锻炼中获得哪些益处呢?
跑步的心理益处
一是改善情绪。
当人们情绪低落时,朋友们常会提出这样的建议:“没关系,到操场去跑几圈,出一身汗就舒服了。”可见,跑步最直观的心理效益是改善消极情绪(如紧张、焦虑、抑郁和愤怒等)。许多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锻炼有着宣泄、中和、抵消消极情绪的作用。人们通过跑步不仅释放了能量,同时也释放了积压已久的消极情绪。长跑还能够得到一种特殊的情绪体验,那就是——“尖峰时刻”。
“尖峰时刻”有人们通常所说的“超水平发挥”之义,包括最佳表现、高峰体验等多种良好的情绪体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跑者快感”,也就是在跑步过程中瞬间体验到的一种快慰感。它通常不可预料地突然出现,当这种快慰感出现时,跑步者会感到充满能量、活力十足、欢欣鼓舞、健康幸福感高涨等等。这种体验最先由跑步者报告,并在跑步以外的游泳、自行车等运动动中得到验证。有研究者认为,“尖峰时刻”经常出现,是运动锻炼者的一种特殊而有价值的自我奖赏。
二是完善性格。
长期慢跑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提高跑者的自信、自尊和自我控制能力,让跑者有更大的满足感,从而完善个性。经常跑步的人,不仅身体素质好,柔韧性强,而且精神愉快,心态平和,就连性格也变得温和,更容易与人相处共事。这也是运动锻炼带来的一大心理收益。
三是延缓认知衰退。
人的认知功能是指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其实质是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内外信息的加工能力。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认知能力也逐渐衰退。保持信息加工的速度是延缓衰退的关键,而跑步对于保持人们的感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延缓认知功能衰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的慢跑运动可以保持甚至提高人的反应速度,有效延缓认知能力衰退。
编辑:劳申玥
❤❤❤第296天,更积极健康的生活,跑了就懂!❤❤❤
★明天我们修齐团队也会出现在健康跑的队伍中,请认准【ZO修齐™】的橙绿色logo,欢迎各位参赛的和围观的小伙伴们来和我们交流~~(*^__^*)
--===∽===--
我们关注职场人群心理健康,传播心理学知识,分享积极的生活态度和高效的工作方法,现已开通微信咨询通道,欢迎与我们同行!